十年生死两茫茫
宋神宗熙宁八年(1075年),40岁的苏东坡来到密州任职,这一年正月二十日,午夜梦回,他恍然回到千里之外的故乡,看到爱妻正坐在窗前梳妆,蓦然惊醒,才知不过是大梦一场,不禁热泪滚滚而下。
由此写下千古名作《江城子》: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
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
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那时苏轼的结发妻子王弗已经去世十年了。 可苏轼对她的思念依然痛彻心扉。
唤鱼联姻
年少时,苏轼在家乡四川眉山青神县中岩书院读书。附近有一碧波荡漾的水潭,是他读书之余时常驻足的地方,池中有成群的鱼儿,每当有人在池边击掌,便从岩下应声而出。
一天,中岩书院院长王方带一群文人雅士,来为绿潭命名,大家献计献策,怎奈说来说去,名字起了一堆,都通俗平淡,没一个令人满意。最后苏轼秀出他的题名:「唤鱼池」,大家纷纷叫绝。
正在此时,一个丫鬟送到了一张红纸,说是王方的女儿王弗出的池名,众人打开一看,更是叫绝,原来纸上题写的,同样是「唤鱼池」三字!
十九岁时苏轼娶妻了,妻子就是小他三岁的王弗(1039年-1065年)。
虽然娶的是老师的女儿,但苏轼日后在纪念王弗的文章中讲到,刚过门的妻子,谦虚地说自己大字儿也认不了几个。
小夫妻情深意笃,王弗孝顺公婆之余,恨不得成天在书房陪苏轼读书。不久,苏轼觉得有点不对!
他偶尔忘了什么内容,妻子竟然常常能够提醒,苏轼问她其它书,她也说略微知道,苏轼惊了。试想,能给大文豪苏轼做提示的人该是个啥水平!
古人说“女子无才便是德”现在的人以为是说女子不需要有才,但其真实涵义是说:女子的德行是有才而不显露,尤其在夫君面前。切合的是《易经》中“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中的坤德。王弗的作为正是这句话最好的注解。
王弗为苏轼红袖添香,伴他寒窗苦读,也一同经历了苏轼金榜题名的风光。后来苏轼科考连连得中,得到官职,小夫妻一起来到京城开封。
听老婆的话没有错
苏轼生性放达,为人率真,待人接物也不设防。王弗肩负着公婆的嘱托,常提醒苏轼凡事小心谨慎,不过看苏轼这性子,觉得自己如果不亲自出马,指望夫君自己留心留意,那是指望不上了!怎么办呢?
这天,苏轼在厅堂与来访的客人谈得那叫一个高兴。王弗呢,也没闲着,她站在屏风后面把两人对话听了个一字不落!客人走后,夫人就出现了:「此人谈论事情总是查探你的意向顺着你说,左右逢源,恐怕不能信任。」
「哦?」
有的人有事相求,对苏轼十分亲厚,王弗说:「熟络得快,离开得也快,恐怕不能长久。」
「好的,夫人」苏轼嘴上答应,心中存疑。 但这些话之后无不言中,想起苏轼日后因言获罪,几起几落,颠沛流离的人生,可见德才兼备,又能识人的王弗对苏轼该有多大的助益。
可惜他们鹣(音兼,比翼鸟)鲽(音蝶,比目鱼)情深的生活只过了十一年,27岁的王弗就病逝了。留下6岁的儿子苏迈。苏轼痛不欲生。
第二年,他扶柩归蜀,将王弗葬在了老家——四川眉山,与父母的墓穴相距八步,在亲人埋骨的山头,他与弟弟苏辙种下了三万株松苗,把自己的相思化身青松,沐雨栉风守侯在亲人身旁。
俗话说「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去巫山不是云」 经历了与发妻王弗刻骨的深情,还有什么样的女子能走进苏轼的内心呢?
请看雪莉为您解说:苏轼与三个女人的故事 让你更懂婚姻与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