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涼石 歇龍石
在五臺山的「望海峰」上,矗立著一座牌坊,銘刻著幾個大字「清涼勝地」。它彷彿一扇大門,將人們引入菩薩的清涼世界。在中國的名山大川中,有許多大山晝夜溫差很大,為什麼唯獨五臺山以「清涼」著稱呢?這還要從一個造型奇特的石頭說起。
五臺山有一座千年古廟,名叫清涼寺。山寺的大殿後有一塊天然巨石,名叫「清涼石」,它上方平整,下方凹陷,整體造型彷彿一株碩大的靈芝。這個造型奇特的巨石,正是五臺山的鎮山之寶。
這塊大石頭除了造型有點特別之外,似乎也沒有什麼奇特之處啊,怎麼就成了鎮山之寶呢?
相傳,在很久以前,五臺山一帶氣候惡劣,夏季酷熱難耐,冬季寒冷異常,一年到頭黃沙滾滾,滿目蒼涼。這麼惡劣的環境,這哪兒是人能住的地方啊。不僅附近的百姓生存艱難,就連飛禽走獸也跟著遭殃。
時逢文殊菩薩到那裡講經說法,看到五臺山一帶黃沙滾滾,鋪天蓋地,刮的百姓們眼睛都張不開了。菩薩慈悲為懷,發了一念要拯救生靈。於是前往東海龍宮,想借龍王的寶石一用,也就是龍宮門口的大青石。那可不是普通的石頭,它叫「歇龍石」。
每當龍王五子行雲布雨歸來時,都是大汗淋漓,燥熱難耐,只要躺在歇龍石上滾一滾,疲勞燥熱頓消,迅速恢復神力,所以這是龍族的寶物,而且天上地下就只有這麼一塊。
龍王見老僧心繫蒼生,還真的不好拒絕,但轉念一想那歇龍石重達上萬斤,老僧未必就能拿得動啊。於是,龍王就說:「哎呀,那塊石頭也算不上什麼寶貝,只是非常重,要是您能拿得動,那就把它帶走吧。」
只是龍王沒想到,拿塊石頭對菩薩而言太小兒科了。文殊菩薩施展神通,口唸咒語,瞬間就把巨石變成一根指頭那麼大,直接飛入了衣袖中。看著菩薩飄然而去的背影,龍王站在原地目瞪口呆。
降伏五龍
五位龍子外出公幹,回到龍宮後,得知歇龍石被一名菩薩帶走了,頓時氣得暴跳如雷。年輕氣盛的他們,原地打了個轉,旋風一般地飛向了五臺山。傲慢無禮的龍子們,見了菩薩也不趕緊行禮。為了給他們一個教訓,菩薩略施法術,就將中臺、北臺的山峰合攏,把五個龍子夾在了裡面。龍子們都動彈不得,只能掙扎著搖頭晃腦,擺動龍尾。
只見龍尾掃過山體,巨石頓時翻滾下來,這就是今天人們傳說的「龍翻石」。龍尾掃過峰頂,立刻把山峰削成了一馬平川的大平臺。最終,菩薩馴服了五名龍子,那塊歇龍石就被永遠地安放在五臺山,瞬間靈氣充溢,流溢山間,一片清涼襲來,沁人心脾。從此五臺山成了清涼聖境,菩薩道場。
那塊歇龍石也改稱為「清涼石」。這是一塊神奇的靈石。這塊清涼石上可以同時站四十多人。人們站在石上,感覺悠悠晃晃的,真像是聽到文殊菩薩琅琅的說法聲,又像坐船行於水上,神秘而奇特。因此它有了一個神奇的名號「曼殊床」或「文殊菩薩說法船」。
那麼在佛門中,「清涼」是什麼意思呢?看過佛典的朋友,可能有所瞭解,人世間的煩惱如同熱毒,由太多的慾望和雜念交織而成。修習佛法,可以解除煩惱,使人如入清涼世界。因而,清涼是與煩惱相對的,反映的是修行人清淨、超脫的境界。
同時,這塊清涼石也有文殊菩薩清涼智慧的象徵。菩薩右手持智慧之劍,表示以智慧為利劍,斬斷煩惱眾結;左手持蓮花上放經卷,代表智慧的思維;而菩薩駕馭獅子表示智慧之威猛。
康熙 菩薩頂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八月,清聖祖康熙為清涼寺題寫了「水晶域」和「心會真如」匾額。康熙四十一年(1702年)二月,康熙皇帝帶著四皇子胤稹等人第四次巡遊五臺山時,再一次抵達清涼寺,禮拜文殊菩薩,瞻謁清涼石。
康熙寫了一首詩《菩薩頂》。這首詩傳至今日,直接刷新了很多人對康熙帝的認識。詩文這麼說的:
「四十餘年禮世伽,本來面目是天家。
清涼無物何所有,葉鬥峰橫問法華。」
那麼這首詩文到底什麼意思呢?康熙皇帝代替世人發出了怎樣的天問?
請點擊視頻,觀看主播雪莉為您講解的精彩內容:林彪派人炸五臺山 文殊菩薩顯靈?康熙在五臺山發出怎樣的天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