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說(37):非其鬼而祭之,諂也

作者:薛馳
祭的對象有天地神明、祖宗先人,祭的內涵玄妙高深。祭是發自內心深處的自覺行動,不是外界有什麼東西強迫你這麼做。(Fotolia)
font print 人氣: 154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諂也;見義不為,無勇也。」(《論語‧為政‧二十四》)

【注釋】

鬼:古代人死都叫「鬼」,一般指已死的祖先,但也偶有泛指的。(楊伯峻)

諂也:祭有當祭不當祭。崇德報恩,皆所當祭。求福懼禍,皆所不當祭。祭非其鬼,乃指所不當祭,此則必有諂媚之心。諂媚則非人道。(錢穆)《左傳》僖公十年:「神不歆非類,民不祀非族。」《禮記‧曲禮下》:「非其所祭而祭之,名曰淫祀。淫祀無福。」

【討論】

對古人而言,祭祀是最神聖、最重要的。「凡治人之道,莫急於禮。禮有五經,莫重於祭。夫祭者,非物自外至者也,自中出生於心也。心怵而奉之以禮,是故唯賢者能盡祭之義。」(《禮記‧祭統》)強調祭是發自內心深處的自覺行動,不是外界有什麼東西強迫你這麼做。當然,祭的對象有天地神明、祖宗先人,祭的內涵玄妙高深,只有賢者才能完全理解祭的意義。

本章是「為政篇」的最後一章,有深意。首章講「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眾星共之」,末章講「非其鬼而祭之,諂也」,這有一種微妙的對應。周人講「以德配天」、「以禮治國」。意思是君主的權力是「天」授予的,但「天命」不是固定不變的,失德會失去天命。有德者承受天命,德治天下,以禮治國。為什麼以禮治國呢?在古人眼裡,「禮也者,理也。」(《禮記‧仲尼燕居》)《禮記‧樂記》云:「禮也者,理之不可易者也。」又云:「禮者,天地之序也。」

「禮有五經,莫重於祭。」這裡,孔子指出,「不是自己應該祭祀的卻去祭祀,這是獻媚。」孔子這話說得非常重,凜然可畏。祭,要的是一顆真心(八佾篇曰「祭如在,祭神如神在。子曰:『吾不與祭,如不祭。』」)。祭是為什麼?崇德報恩;不是為求什麼,像做交易一樣。

《聖經》中有這麼一個故事。「猶太人的逾越節近了,耶穌就上耶路撒冷去。看見殿裡有賣牛、羊、鴿子的,並有兌換銀錢的人坐在那裡,耶穌就拿繩子做成鞭子,把牛羊都趕出殿去,倒出兌換銀錢之人的銀錢,推翻他們的桌子, 又對賣鴿子的說:『把這些東西拿去,不要將我父的殿當做買賣的地方!』他的門徒就想起經上記著說:『我為你的殿心裡焦急,如同火燒。』」這個《聖經》故事,能幫助我們更深地理解「非其鬼而祭之,諂也」這句話的真義。

不過,本章還有一句話「見義不為,無勇也」。一個人遇到應該挺身而出的事情卻袖手旁觀,就是懦夫。儒家很強調「勇」,作為三達德之一。勇,內涵仁義,見義勇為,「勇者不懼」(子罕篇)。

本章兩句話,前句是評一不當做而做的事,後句是評一當做而不做的事。有人認為,從意義上講,應當各自為一章。但既然作為一章,編者應有苦心。就「為政」而言,有所不為,有所必為。無論「不為」還是「必為」,都上循天理,內懷仁心,而勇於擔當。

主要參考資料
《論語注疏》(十三經注疏標點本,李學勤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
《四書直解》(張居正,九州出版社)
《論語新解》(錢穆著,三聯書店)
《論語譯注》(楊伯峻著,中華書局)
《論語今注今譯》(毛子水注譯,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論語三百講》(傅佩榮著,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論語譯注》(金良年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論語本解(修訂版)》(孫欽善著,三聯書店)

看更多【《論語》說】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君子、小人之別不是絕對的。君子與人為善,包括對小人在內,不能嫉惡如仇。19世紀美國總統林肯在第二次就職演說中講「對任何人都不懷惡意,對所有人都心懷慈悲( With malice toward none,with charity for all.)」,這應該也是我們理解本章的題中之義吧。
  • 天下的道理,散在萬事,而統會於吾心。惟其散於萬事,故必加致知格物、躬行實踐的工夫,而後能實有諸己,這叫作學。惟其會於一心,故必加沉潛反覆,研究求索的工夫,而後能窮其精微,這叫作思。這兩件缺一不可。
  • 孔子本人是寬容、平和的,講「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篇)不搞強制,不強求一致。還說「道不同不相為謀」(衛靈公篇),也並沒把「道不同」的人視為敵人,僅僅「不相為謀」罷了,並沒有排斥異己。
  • 在說話方面趾高氣揚的人誇誇其談,在行動方面趾高氣揚的人自我炫耀。從臉色上就能知道他有才能的人,是小人啊。所以君子知道了就說知道,不知道的就說不知道,這是說話的要領;會做的就說會做,不會的就說不會,這是做事的準則。
  • 子張之問干祿,可以說是孔子教學的要點之一。孔子這段話有三個要點。首先,要多聞多見,即博學;其次,要闕疑闕殆,即審慎、精擇;再次,要慎言慎行,即守之約。如此,言寡尤,行寡悔,祿將不求而自至。
  • 孔子尊賢容眾,並不主張除惡務盡。事實上,善惡相對,是人世常態,世界上不可能全是君子而沒有小人、惡人,對小人、惡人也要給條活路。孔子建議舉用正直之人,置之於邪枉人之上,則邪枉之人也能化為直,而不是說廢置邪枉之人。
  • 對於本章,明代大政治家張居正如是說:「季康子之問,專求諸民。孔子之答,專求諸己。蓋人同此理,吾能自盡其理,而人豈有不感化者哉!」其實呢,孔子是要季康子以身作則、以上帥下、率先垂範。
  • 儒家對孝的重視,對中國歷史影響深遠。歷朝歷代都說「本朝以孝治天下」。甚至西漢皇帝的諡號裡都有個「孝」字,其它王朝皇帝的諡號也多有「孝」字。所以,中國正統之政,重點是講「教化」、「王化」,而非暴力統治,皇帝是「作之君、作之師」,官員是「父母官」,家國同構。從家庭到朝廷,孝是主導性的倫理。
  • 本次中華文明,從黃帝開始,到夏商西周,是為禮樂文明。所謂「六代樂舞」,一般指黃帝《雲門》、堯《大咸》、舜《大韶》、禹《大夏》、商湯《大濩》,以及周武王《大武》。又分為文舞和武舞。前四代,因禪讓得天下,故稱文舞,表演者手持樂器與雉雞尾羽;後兩代,因靠武力奪天下,故稱武舞,表演者手持干戚。
  • 中秋夜,當仰望天空中有如銀盤一般的明月,嫦娥、玉兔和吳剛伐桂等傳說中的故事是不是躍出你的心海呢?「嫦娥奔月」的故事代代相傳,早在商周時代就有,而吳剛和玉兔的故事都是成形於唐代,這些流傳民間的中秋節故事都有上千年甚至數千年的歷史了。然而近年對月亮的研究有一個飛躍,科學分析指出:月亮是人造的!這個發現,可能啟發我們對中秋節的傳說故事的新觀點和領悟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