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具茶泉
茶道藝術的空寂之美 耐人追尋的茶香味
茶道之美、茶道之境都可以在泡茶、奉茶、品茗之間求得的,除了人、茶、器外,無需茶席的佈置、無需服飾的搭配、無需佐以什麼音樂。茶的沖泡與供奉已表現了看得到的美感與境界,茶的品飲已表現了看不到的香、味與茶性的美感與境界。
泡茶奉茶品茗 茶道藝術中的自然美學
茶人除了要具備茶學的基本功底,對繪畫、音樂、舞蹈、戲劇、文學、宗教、哲學諸方面都要有一定的修養,尤其是抽象藝術,這樣才能融合泡茶、奉茶、喝茶、品茗環境成一件新的藝術作品,並從中創作出讓自己與參與者都能享用的茶湯境界與茶道氛圍。
紫玉金砂(3):紫砂的前世今生
紫砂並非是一般泥土或陶土,目前已知唯一的紫玉金砂——宜興丁蜀紫砂礦來自黃龍山紫砂礦。常聽到有本山與外山礦料,有何大不同,如何區別呢?
紫玉金砂(2):宜興紫砂礦源探究
世上唯一的紫砂壺,它的名字叫宜興!是的,對宜興而言,紫砂是一個文化標誌、文化地標,自明代以來盛放紫砂壺與茶文化的繁花,繁華幾百年於今未謝。隨本文去穿越宜興紫砂礦源。
紫玉金砂(1):紫砂文化淵源
紫砂壺不僅是實用器物,還集繪畫、詩文、書法、印款、雕塑等藝術於一身,顯示出中國豐富的傳統文化內涵。本文希望從頭說起,從各種角度說說紫砂的過去以及現在。
紫砂攜茶而美 如何鑑別紫砂壺?
紫砂文化源遠流長千百年,內斂古樸的紫砂壺與茶文化,在泡養間根脈依存,融入百姓的生活之中,陶冶人們的心靈。近20年來在商業利益掛帥下,傳統紫砂文化早已被拋諸腦後,想買真正的紫砂壺,必須具備相關辨別常識才行。
短短4分鐘的影片,展示了樂燒法的製作過程,而真正的製作過程約2、3個小時左右。
長嘴壺是中國一種獨特的差距,已經有很長的歷史了。據傳長嘴壺起源於四川峨眉山。 左手拖壺,右手「慘茶」 表演行雲流水,透過長長的壺嘴茶藝師們可以將茶壺內滾燙的熱水滴不漏的倒進茶杯中。
高溫柴燒 林瑞華「釉母」茶碗情
近年來,茶碗名家展現其創意與工藝的美學,博得博物館典藏、收藏家垂愛、雅士把玩;竹南蛇窯第二代林瑞華以高溫柴燒,無釉美飾,追求釉母理念,以古樸、胚土 磁化,宛若如玉、寶石的質感,呈現釉母茶碗原礦美的特性,品味茶與水在釉母茶碗內的特質,味覺、視覺的呈現,令人驚艷,讓更多人深深迷上茶道。
水為茶之母 器為茶之父
中國古代茶具,又稱「茶器」,泛指採茶、製茶、貯茶、烹茶、飲茶等使用的各種工具。明許次紓《茶疏》︰「茶滋於水,水藉乎器,湯成於火,四者相須,缺一則廢。」要獲取一杯上好的香茗,需要做到茶、水、火、器四者相配,缺一不可。
(show)自古神傳茶文化賜予中國人醫療和養生修性,製作精良的器物以烘托茶性的甘醇,古往今來,吸引無數工藝家鑽研投入。在精益求精的過程中,創作者的心靈也獲得鍛鍊提升,台灣天目碗名家江有庭是其一例。
紫砂壺的原產地在江蘇宜興,故又名宜興紫砂壺,是中國傳統文化藝術中,集詩詞、繪畫、雕刻、手工製造於一體的陶土工藝品...
茶道師沈武銘談茶器
歷經三代「養土」的宜興紫砂泥,在陶師巧手打造下成了一把會呼吸的壺。且看資深茶道師沈武銘如何掌握壺、茶、水的頻率,譜出和諧的旋律,泡出一泡令人內心悸動的好茶。
歷代茶具演變
茶葉和茶具總是相得益彰、珠聯璧合,北宋范仲淹:「黃金碾畔綠塵飛,碧玉甌中翠濤起。」這是讚譽宋代點飲末茶時,茶器的優美來烘托新茶的鮮嫩、怡人;茶案上選用一套白如玉的景德瓷茶具,或置上宜興紫砂壺配上明式瓷甌,沖泡香高味醇、泡水細長的上等茗茶,此時才能同時表現茶湯的色澤,山林的芳香和清雅的味韻,大大提升品茶的意境和生活藝術的內涵。
宋代飲茶風行 高麗引進汝窯茶器形
北宋汝窯天青碗藏於英國倫敦大學大衛德基金會的碗形器,為滿釉支燒的撇口(即口緣處微開展)碗,圈足亦微外撇,碗底可見5個清晰的支釘痕,並可從中看見灰黃色胎土...
以紫砂泥為原料,造型古樸,澤地典雅,貴如鼎彝...
藏色天目,含納七彩集於一碗身中,這種窯燒技術,是現今日本和中國古代尚未出現的!封藏了千年、渾然天成的密色,被江有庭開啟了這扇大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