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論語‧為政‧十四》)
【注釋】
周、比:兩者相對而言,說法很多,如說公為周、私為比,義為周、利為比,忠信為周、阿黨為比,和為周、同為比,等等。
比:舊讀 bì。不一定專用為貶義,如孔子說過「義之與比」(《里仁篇》),《國語‧晉語》中,叔向有「君子比而不別」的話。
【討論】
《論語》中「君子」出現107處,「小人」有25處,君子、小人相對而言者凡18章。本章是《論語》中第一次君子、小人對說。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因為對「周」、「比」的理解不同,有多種白話翻譯,例如:
(1)「君子待人忠信,但不阿私。小人以阿私相結,但不忠信」(錢穆)
(2)「君子是團結,而不是勾結;小人是勾結,而不是團結。」(楊伯峻)
(3)「君子調和卻不混同,小人混同卻不調和。」(孫欽善)
(4)「一個君子對人忠信而不阿黨;小人只知阿黨而不能忠信。」(毛子水)
古文簡約,一個字含義多,白話文難以一一對應,譯文也只能是大意。上述譯文,可以兼通,「雖不中不遠矣」。
《論語‧衛靈公》中,孔子說「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大意:君子矜持莊重而不與人爭執,合群而不與人結成宗派);《子路》篇中,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大意:君子追求與人和諧而不盲目附和,小人盲目附和而不能和人和諧相處)。這些都可以互參。
不過,筆者以為,「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其內涵可能更接近於「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山木》)。
如果不是「君子之交淡如水」,那麼在現實社會中就引出一個問題來:小人往往結黨營私,那麼君子要不要結黨呢?
這裡講樁公案。公元1044年,范仲淹主持慶曆新政,朝爭激烈,一次宋仁宗問道:「自昔小人多為朋黨,亦有君子之黨乎?」隨後,歐陽修上了篇《朋黨論》,說「小人無朋,惟君子有之」,因為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是假的;只有君子有朋,因為君子所守者道義、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節,同心而共濟,始終如一;「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斯文一出,名傳千年。但卻引起了很大的爭議。例如,什麼是義,什麼是利,是你歐陽修說了算的嗎?君子為義結黨,那如果君子對怎麼行義有了分歧怎麼辦?同樣是結黨,小人結黨就是錯的,君子結黨就是正確的,這算不算雙標?事實上,北宋朋黨之爭極烈,是其亡國的一大因素。約700年後,清朝雍正帝讀了歐陽修的《朋黨論》,火冒三丈,特意親書一篇《御製朋黨論》,稱《朋黨論》為「邪說」。
即使歐陽修《朋黨論》立論或有不周,雍正帝也不必要火氣太盛。通過這樁公案,再來看「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聖人的話實在意味深長啊!
君子、小人之別不是絕對的。君子與人為善,包括對小人在內,不能嫉惡如仇。19世紀美國總統林肯在第二次就職演說中講「對任何人都不懷惡意,對所有人都心懷慈悲( With malice toward none,with charity for all.)」,這應該也是我們理解本章的題中之義吧。
主要參考資料
《論語注疏》(十三經注疏標點本,李學勤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
《論語集注》(朱熹,載入《四書章句集注》)
《四書直解》(張居正,九州出版社)
《論語新解》(錢穆著,三聯書店)
《論語譯注》(楊伯峻著,中華書局)
《論語今注今譯》(毛子水注譯,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論語三百講》(傅佩榮著,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論語譯注》(金良年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論語本解(修訂版)》(孫欽善著,三聯書店)
看更多【《論語》說】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林芳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