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說(27):君子周,小人比

作者:薛馳
君子與人為善,包括對小人在內,不能嫉惡如仇,「對所有人都心懷慈悲」,應該也是「周而不比」之義吧。(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437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論語‧為政‧十四》)

【注釋】

周、比:兩者相對而言,說法很多,如說公為周、私為比,義為周、利為比,忠信為周、阿黨為比,和為周、同為比,等等。

:舊讀 bì。不一定專用為貶義,如孔子說過「義之與比」(《里仁篇》),《國語‧晉語》中,叔向有「君子比而不別」的話。

【討論】

《論語》中「君子」出現107處,「小人」有25處,君子、小人相對而言者凡18章。本章是《論語》中第一次君子、小人對說。

「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因為對「周」、「比」的理解不同,有多種白話翻譯,例如:

(1)「君子待人忠信,但不阿私。小人以阿私相結,但不忠信」(錢穆)
(2)「君子是團結,而不是勾結;小人是勾結,而不是團結。」(楊伯峻)
(3)「君子調和卻不混同,小人混同卻不調和。」(孫欽善)
(4)「一個君子對人忠信而不阿黨;小人只知阿黨而不能忠信。」(毛子水)

古文簡約,一個字含義多,白話文難以一一對應,譯文也只能是大意。上述譯文,可以兼通,「雖不中不遠矣」。

《論語‧衛靈公》中,孔子說「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大意:君子矜持莊重而不與人爭執,合群而不與人結成宗派);《子路》篇中,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大意:君子追求與人和諧而不盲目附和,小人盲目附和而不能和人和諧相處)。這些都可以互參。

不過,筆者以為,「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其內涵可能更接近於「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山木》)。

如果不是「君子之交淡如水」,那麼在現實社會中就引出一個問題來:小人往往結黨營私,那麼君子要不要結黨呢?

這裡講樁公案。公元1044年,范仲淹主持慶曆新政,朝爭激烈,一次宋仁宗問道:「自昔小人多為朋黨,亦有君子之黨乎?」隨後,歐陽修上了篇《朋黨論》,說「小人無朋,惟君子有之」,因為小人與小人以同利為朋,是假的;只有君子有朋,因為君子所守者道義、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節,同心而共濟,始終如一;「惟幸人君辨其君子、小人而已」。

斯文一出,名傳千年。但卻引起了很大的爭議。例如,什麼是義,什麼是利,是你歐陽修說了算的嗎?君子為義結黨,那如果君子對怎麼行義有了分歧怎麼辦?同樣是結黨,小人結黨就是錯的,君子結黨就是正確的,這算不算雙標?事實上,北宋朋黨之爭極烈,是其亡國的一大因素。約700年後,清朝雍正帝讀了歐陽修的《朋黨論》,火冒三丈,特意親書一篇《御製朋黨論》,稱《朋黨論》為「邪說」。

即使歐陽修《朋黨論》立論或有不周,雍正帝也不必要火氣太盛。通過這樁公案,再來看「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聖人的話實在意味深長啊!

君子、小人之別不是絕對的。君子與人為善,包括對小人在內,不能嫉惡如仇。19世紀美國總統林肯在第二次就職演說中講「對任何人都不懷惡意,對所有人都心懷慈悲( With malice toward none,with charity for all.)」,這應該也是我們理解本章的題中之義吧。

主要參考資料
《論語注疏》(十三經注疏標點本,李學勤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
《論語集注》(朱熹,載入《四書章句集注》)
《四書直解》(張居正,九州出版社)
《論語新解》(錢穆著,三聯書店)
《論語譯注》(楊伯峻著,中華書局)
《論語今注今譯》(毛子水注譯,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論語三百講》(傅佩榮著,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論語譯注》(金良年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論語本解(修訂版)》(孫欽善著,三聯書店)

看更多【《論語》說】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這體現了孔門教學的一個根本特點:「求諸己」, 即向內求,所謂「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在處世上,不怨天尤人,以「人不知而不慍」的精神,完成自己的仁德修養,在寂寞中成就事業。
  • 為政篇,首章以「為政以德」定基,次章則講「思無邪」。正義曰:此章言為政之道在於去邪歸正,故舉《詩》要當一句以言之。孔門立學,無論學什麼,都在人心上下功夫,歸於己心之德。為政這等大事上,尤要人走正道、大道、王道,厚德載物,坦坦蕩蕩。
  • 「為政以德」的內涵是很深、深廣的,包含了前一篇中孔子所講的「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本章,孔子沒有具體解說什麼是「為政以德」,而是打了一個比方:君王自己像北極星一般安居其所,別的星辰就都井然有序地環繞著它。
  • 本章對比了政刑之治與德禮之治。大意是說:以政令來誘導,以刑罰來管束,百姓只是暫時地免於罪過,卻沒有廉恥之心;若以德行來教化,以禮制來整飭,百姓有廉恥之心,而且歸服,走上正途。
  • 孔子為學日深。相傳孔子與南宮敬叔至周問禮於老聃,問樂於萇弘。孔子在齊聞《韶》樂,如醉如痴,三月不知肉味。孔子學《易》,窮理盡性,知天命之終始。這個時期,魯國發生內亂,魯昭公逃往齊國,孔子也到了齊國,受到齊景公的賞識和厚待,但齊景公不能用孔子,齊國的大夫想加害孔子,孔子逃回魯國。經過這些磨練,孔子對人生、時世都看得清楚了,所以說「四十不惑」。
  • 有意思的是,子游問孝,孔子強調孝以恭敬為本(孝在於內心的敬愛);子夏問孝,孔子強調的則是外形(容色)的和悅。孔子的這些說法,不是相互矛盾,而是側重點不同,相互補充的,要貫通理解。
  • 顏回十三歲即拜孔子為師,學習、修身十分用功,二十九歲就頭髮全都白了。孔子曾稱讚顏回「不遷怒,不貳過」、「回也,其心三月不違仁,其餘則日月至焉而已矣」。「不幸短命死矣」。 他去世的時候,孔子痛呼「天喪予,天喪予」。
  • 分析這個人做這個事情的方法和過程、心理和動機。即使為惡的人,也要看他是迫於無奈還是心存惡念,抑或好心幹了壞事?至於行善的人,也要看他是真心為善還是沽名釣譽。
  • 天下之義理無窮,而人之聞見有限。若專靠記問,則胸中所得,能有幾何?若能於舊日所聞的時時溫習,如讀過的《詩》《書》,聽過的講論,都要反覆玩味,而不使遺忘,又能觸類旁通,每有新得,就是未曾知道的,也都漸漸理會過來。將見義理日益貫通,學問日益充足。
  • 「器」字大抵是指器量、器具、才德。孔子讚美子貢為「瑚璉之器」,以宗廟裡用來盛黍稷的貴重禮器為喻,稱許其堪為大用之才。那麼「君子不器」又是何等高遠境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