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說(35):人而無信,不知其可

作者:薛馳
孔子雕像,位於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孔廟。(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255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子曰:「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論語‧為政‧二十二》)

【注釋】

大車無輗:大車指牛車,乃笨重載貨之車。輗,音ní。車兩旁有兩長槓,古稱轅。一橫木縛兩轅端,古稱衡。一曲木縛橫木下,古稱軛。牛頭套曲木下,可使其較舒適。輗則是聯結轅與衡之小榫頭。

小車無軏:小車指馬車,乃輕車。古之獵車、戰車及平常乘車,皆輕車。軏,音yuè,也是馬車上聯結轅與衡的關鍵(活銷)。

【討論】

本章講「信」。孔子教育學生,有四個方面的要點,分別是:文獻、德行、忠誠、信守。(述而篇曰「子以四教:文,行,忠,信」。)所以,「信」字在《論語》中出現的比較多,38次。孝悌忠信禮義廉恥——儒家講的「八德」,其中「禮」在《論語》出現最多,75次,「信」排第二位。

孔子講「信」,有一個體系。首先,「信」不是無條件的,一個人「言必信,行必果」,在孔子眼裡也不過「硜硜然小人哉」(子路篇)。為什麼呢?因為要看其是否符合「義」,不符合就不要守信,這時守信反而不好。孔子說:「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衛靈公篇)就是君子把義作為本,依禮而行,表現謙遜,誠信地做人做事。

其次,孔子強調上位者講信,居於上位的人好誠信,老百姓就沒有敢不誠實的。(子路篇曰「上好信,則民莫敢不用情」。)

再次,在為政方面,孔子強調「民無信不立」,如果沒有民眾的信任,國家就站不住了。顏淵篇裡有這樣一段著名的話。「子貢問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貢曰:『必不得已而去,於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無信不立。』」

回到本章。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注意,「人而無信」的「而」字,不能當「如果」講,這裡是強調人,人之為人,要講「信」,如果沒有信譽,這個人就沒有什麼可觀的了。信,是做為一個人的基本條件之一。

孔子這話講得很重了。但要人記得住、印象深刻,孔子又做了個比喻,生動且深刻。如果沒有後面這句話,恐怕會落入「言之無文,行而不遠」的田地。

孔子打了個什麼比方呢?古代的大車、小車,都要把牲口套在車轅上。車轅前面有一道橫木,就是駕牲口的地方。聯結車轅與橫木的關鍵(活銷),大車叫輗,小車叫軏,車子沒有它,就無法套住牲口,怎麼能走呢?孔子說,人而無信,就像沒有輗和軏,怎麼能行呢!

張居正教小皇帝說:孔子此言,只是要人言行相顧,事事著實,不可少有虛妄的意思。然「信」之一字,尤為人君之大寶,是以為治者,必使政教號令之出,皆信如四時,無或朝更而夕改,然後民信從,而天下治也。孔子之言,豈非萬世之明訓哉!

錢穆對本章的解說,則非常高妙。他說:人類社會,有法律契約,有道德禮俗,所以為指導與約束者縱甚備,然使相互間無信心,一切人事仍將無法推進。信者,貫通於心與心之間,既將雙方之心緊密聯繫,而又使有活動之餘地,正如車之有輗軏。

學習本章,還可體會《論語》用字的妙處。「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這裡的「可」字,能換成別的字嗎?「大車無輗,小車無軏,其何以行之哉?」這裡的「何」字意味深長。

孔子說過「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孫以出之,信以成之。」「信以成之」與本章所說的「大車無輗,小車無軏」,是不是很貼合呢?

主要參考資料:
《論語注疏》(十三經注疏標點本,李學勤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
《論語集注》(朱熹,載入《四書章句集注》)
《四書直解》(張居正,九州出版社)
《論語新解》(錢穆著,三聯書店)
《論語譯注》(楊伯峻著,中華書局)
《論語今注今譯》(毛子水注譯,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論語三百講》(傅佩榮著,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論語譯注》(金良年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論語本解(修訂版)》(孫欽善著,三聯書店)
《樊登講論語:學而》(樊登著,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看更多【《論語》說】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林芳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器」字大抵是指器量、器具、才德。孔子讚美子貢為「瑚璉之器」,以宗廟裡用來盛黍稷的貴重禮器為喻,稱許其堪為大用之才。那麼「君子不器」又是何等高遠境界?
  • 君子為什麼能「溫故而知新」和「不器」呢?是因為君子「志於道」。本篇是講「為政」的,君子「溫故而知新」和「不器」是重要的但還不夠,所以本章強調了第三點——「先行其言而後從之」,這樣為政更能令人信服、政令暢通。
  • 君子、小人之別不是絕對的。君子與人為善,包括對小人在內,不能嫉惡如仇。19世紀美國總統林肯在第二次就職演說中講「對任何人都不懷惡意,對所有人都心懷慈悲( With malice toward none,with charity for all.)」,這應該也是我們理解本章的題中之義吧。
  • 天下的道理,散在萬事,而統會於吾心。惟其散於萬事,故必加致知格物、躬行實踐的工夫,而後能實有諸己,這叫作學。惟其會於一心,故必加沉潛反覆,研究求索的工夫,而後能窮其精微,這叫作思。這兩件缺一不可。
  • 孔子本人是寬容、平和的,講「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子路篇)不搞強制,不強求一致。還說「道不同不相為謀」(衛靈公篇),也並沒把「道不同」的人視為敵人,僅僅「不相為謀」罷了,並沒有排斥異己。
  • 在說話方面趾高氣揚的人誇誇其談,在行動方面趾高氣揚的人自我炫耀。從臉色上就能知道他有才能的人,是小人啊。所以君子知道了就說知道,不知道的就說不知道,這是說話的要領;會做的就說會做,不會的就說不會,這是做事的準則。
  • 子張之問干祿,可以說是孔子教學的要點之一。孔子這段話有三個要點。首先,要多聞多見,即博學;其次,要闕疑闕殆,即審慎、精擇;再次,要慎言慎行,即守之約。如此,言寡尤,行寡悔,祿將不求而自至。
  • 孔子尊賢容眾,並不主張除惡務盡。事實上,善惡相對,是人世常態,世界上不可能全是君子而沒有小人、惡人,對小人、惡人也要給條活路。孔子建議舉用正直之人,置之於邪枉人之上,則邪枉之人也能化為直,而不是說廢置邪枉之人。
  • 對於本章,明代大政治家張居正如是說:「季康子之問,專求諸民。孔子之答,專求諸己。蓋人同此理,吾能自盡其理,而人豈有不感化者哉!」其實呢,孔子是要季康子以身作則、以上帥下、率先垂範。
  • 儒家對孝的重視,對中國歷史影響深遠。歷朝歷代都說「本朝以孝治天下」。甚至西漢皇帝的諡號裡都有個「孝」字,其它王朝皇帝的諡號也多有「孝」字。所以,中國正統之政,重點是講「教化」、「王化」,而非暴力統治,皇帝是「作之君、作之師」,官員是「父母官」,家國同構。從家庭到朝廷,孝是主導性的倫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