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家: 人們對待天才兒童的迷思

馬穎慧
font print 人氣: 418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4年06月01日訊】(大紀元記者馬穎慧編譯報導)當代許多人常感嘆社會沒有為適合的優質教育機構,為天才兒童提供足夠的發展機會,而令天才兒童被埋沒。一名曾經的天才少年、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的數學家艾倫伯格(Jordan Ellenberg)卻在《華盛頓郵報》上撰文,提出了完全不同的看法。

當提到天才兒童,人們就會想起那些一兩歲就會讀書,三四歲就會心算,又對繁瑣的數學問題得心應手,智商(IQ)至少在115,多在120~130之間,甚至那些高達160的兒童。

艾倫伯格介紹說,由本博博士(Camilla Benbow)和魯賓斯基(David Lubinski)從1986年就開始在愛荷華州立大學(後來改到范德堡大學)開展的「數學早熟青少年模式研究」(the Studyof Mathematically Precocious Youth)項目,針對全美上百名13歲前SAT的數學成績就在700分之上,英語成績就在630分以上的天才學生進行了跟蹤調查,並且要這些學生定期提交自己在成長過程之中知識和專業水平發展的報告。

研究結果發現,這些孩子並不像人們想像的曇花一現,他們起步就比一般的孩子更早,而且更強健,也發展得很好。其中44%的人獲得了博士學位(美國只有2%的普通民眾獲得博士學位);他們的中等收入為8萬美元,是美國人平均工資的兩倍,而且其中的兩個天才兒童現在是哈佛的教授。

艾倫伯格對此表示高興,但是他認為那些過於重視天才兒童的人們過於推崇天才兒童,卻往往低估了辛勤和持久工作的意義,以及創造力、視角和品味的重要性,然而是沒有這些品質,天才兒童卻難以成功。

他同時認為,很多教育工作者對天才兒童的期望值過高,將他們稱為特殊的人力資源,全球經濟競爭的驅動力。例如范德比爾特大學的心理學家魯賓斯基最近在一次採訪中表示:「這些天才兒童是能夠猜出所有謎語答案的人,他們將成為帶領戰勝恐怖主義的人,創造能夠推動經濟發展的新專利產品和科學創新的人,而現在的問題是,我們的學校並沒有給他們設計專門開發這些孩子智慧的服務。」作為一名天才兒童,他曾經因為這種說法而驕傲過,但是現在他卻認為,我們人類並不是沒有對這些天才少年提供足夠的關注,而是我們過於關注這些天才兒童。

艾倫伯格表示,他在鮮花和掌聲以及人們羨慕的目光中長大之後,才發現其實很多工作是由平凡的,沒有進入精英學校的人做的,而由於在美國社會中這些優秀兒童與一般兒童的比例是1:10,000,因此哪怕這些具有天分的人能夠解決1%的難題,還有99%的問題是由那些沒有拿到精英班的特快車票的人做的。

艾倫伯格說,「雖然很多天才兒童由於勤奮和天分更容易成功,但是我們的社會中更多地成功人士卻並不是天才兒童。」

他以自己的學術領域數學理論研究為例,他很遺憾的表示,因為人們過於重視天才兒童,似乎只有有優勢的人才可以在數學這種專業領域取得成功,因此他自己每年都有很多非常有前途的學生,未來的數學家放棄數學專業,放棄的原因僅僅是因為自己不是最優秀的,無法在競爭中獲勝。但是他指出,其實我們的世界並不僅僅是需要數學家,還需要數學老師,很多精通數學的醫生、首席行政官和參議員,普通人大可不必因為生活在精英的陰影之下而自慚。

那些推崇天才兒童的人還有一個誤解,就是那些在數學領域的帶頭人都是與生俱來的優勝者,正是這些人帶著人類在數學叢林中跋涉。但是現實生活中,數學是一個公共事業,每一個成績都是一大群有學識的人,向同一個方向努力的結果,雖然人類總喜歡給最後的成功者帶上桂冠,而這個帶上桂冠的人可能偏巧曾經是一位天才兒童。他舉例說,正如馬克吐溫說的:「上千人參與創造了電報,但是總是最後那個人獲得榮譽,其他所有做過貢獻的人卻被遺忘了。」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教授、菲爾茲獎(年輕數學家所能夠獲得的最高獎項)的獲得者陶哲軒(Terry Tao)也表示,他在大學時代的成績就是在很多同事的協助下,在艱苦而持續的努力下完成的,而不是像很多人所認為的那樣,由於自己是『天才』才完成的。

艾倫伯格在文章的最後說:「將陶哲軒及許多像他的神童們稱為「天才」(genius)不能說錯,但是用「天才」來形容他們的成就則更為準確。「天才」應該是用來形容發生的事情,他們的成就,而非某類人。」

(責任編輯:韓婕)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賈斯汀‧查普曼去年夏天從紐約搬到科羅拉多時,神童之名便如影隨形。他的一舉一動受到媒體關注,如今這位神童鬧出精神崩潰服藥自盡未遂的新聞,兒童心理學家紛紛指責他的母親的不是,甚至丹佛的兒童醫院鑑定他只有一般兒童的智商。
  • 【大紀元3月21日報導】(中央社記者劉嘉泰花蓮縣二十一日電)十四歲華裔天才兒童徐安盧今天到花蓮和原住民國小學童分享學習經驗,對於徐安盧從小到大的教育方式,他的父親徐宏義表示並未刻意給予特殊的教育方法,只是在成長過程中提供足夠的書籍和玩具,其他就讓徐安盧自我探索,朝自己的興趣自然發展。
  • 兩年前初到英國時幾乎不懂英語的中國天才男孩王逸南,如果能夠順利通過英國的A-Levels考試,他將於年9月將進入牛津大學攻讀材料科學專業。由於牛津已經在考慮停招類似的「天才兒童」,因此,王逸南很可能成為牛津大學最後一批「天才兒童」之一。
  • 【大紀元3月14日訊】韓國8歲兒童宋裕根(音譯)在2005年10月通過仁荷大學教授的特別面試,成為韓國歷史上最年輕的大學生。推薦他入學的朴載南(音譯)教授表示:他是數學天才。前韓國科技部長吳明稱他為“國家首位科技天才”。
  • (大紀元記者金沙、魏德編譯報導)一篇發表在《心理科學透視》(Perspectives on Psychological Science)雜誌上的文章對於一個預計50年的研究計劃做了35年的追溯。這個計劃叫做「數學上早熟的青年」(Mathematically Precocious Youth),它對五千多名數學和口才方面早熟的學生進行追蹤,以便找出使他們走向創造性或高學術成就的關鍵因素,尤其是在數學和科學方面,並加以歸類。
  • 英國一對夫婦想把他們七歲的化學天才兒子送進大學,他們認為如果兒子現在不能進大學,「一個偉大的頭腦就會消失」,他們此舉卻引來了專家警告,專家認為缺少正常的童年會給兒童帶來長期的無法彌補的心理損害。
  • 一談到近代科學開創者牛頓,人們可能認為他小時候一定是個「神童」、「天才」、有著非凡的智力。其實不然,牛頓童年身體瘦弱,頭腦並不聰明。在家鄉讀書的時候,很不用功,在班裡的學習成績屬於次等。但他的興趣卻是廣泛的,遊戲的本領也比一般兒童高。
  • 只有2歲多的英國女童埃莉斯‧坦-羅伯茨現在,但智商竟然高達156,僅低於科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埃莉斯不久前加入英國「門薩協會」,成為這個高智商群體組織中年齡最小的一名會員。
  • 熟悉美國教育體系的朋友常常感歎道:「美國是培養天才的地方。」這句話一點都不假。美國是世界上天才教育最普及的國家,早在一百年前就開始了設置天才教育。美國的公立學校非常重視天才兒童的需求,為了滿足一些智力和創造力超前的孩子的發展需求,避免普通教學的方式和進度對天才兒童造成的阻礙,專門開辦了「天才和資優教育計劃」(Gifted and Talented Program, 簡稱G&T課程), 也就是大家經常聽到的「天才班」。
  • 遺傳學家稱,神童可以出自任何家庭,而知識份子和富有創新精神的家庭出神童的概率更大。教育專家們認為,只有當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及學校老師等教育者能儘早地發現孩子身上的特長,並能施以有針對性的特別教育,充分培養和發揮孩子的先天優勢,鼓勵引導他們積極進取,孩子的天賦才不會被埋沒。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