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h logo
https://www.soundofhope.org/post/837405https://www.soundofhope.org/post/837405
韦应物女儿沦落风尘 节度使帮她脱离贱籍 他的义举从长沙传到帝都(示意图片:希望之声合成)
韦应物女儿沦落风尘 节度使帮她脱离贱籍 他的义举从长沙传到帝都(示意图片:希望之声合成)

韦应物女儿沦为舞姬 节度使帮她脱离贱籍 义行风靡从长沙传到帝都

韦应物女儿沦为舞姬 节度使帮她脱离贱籍 义行风靡从长沙传到帝都

唐朝一首感恩诗背后的感人故事

【希望之声2024年9月6日】(作者:白瑿) 唐朝时期,韦族是关中郡姓的名门望族之一。著名诗人韦应物就是出自望族韦氏。自大唐开国,韦族作为官宦门第,豪门大家,出了不少才俊,也享尽了荣华。但是传到韦应物一辈时,家道逐渐中落了。

韦应物自少年时代凭著祖上的荫福,做了右千牛(禁军武官)。到了天宝十年(751年),他有幸成为唐玄宗的近侍官。据韦应物本人所说,他年轻时期豪纵不羁,仗著皇恩横行乡里。

后来大唐经过「安史之乱」这场由盛转衰的剧变后,韦应物不羁的性情也被动荡乱世磨砺的日渐沉稳,年轻时的豪纵日渐消弭,他开始立志读书。后来,他还出任滁州、江州、苏州等地刺史。

到了晚年,韦应物辞官后,闲居在长安的善福寺。韦家昔日是高门贵地,但在家道中落,韦应物死后,家庭生计也陷入困境,他的子女不得不想办法谋生。

韦应物有一个庶出(注)的女儿善跳柘(zhè)枝舞,竟沦落到潭州(今长沙)当舞姬。柘枝舞是一种源自于西域的舞蹈,其节奏鲜明欢快、风格健朗,在大唐很盛行。当时,有很多的酒肆都有舞者大跳柘枝舞,为客人们助兴。

有一年,山南东道节度使李翱在筵席上偶然看到了韦女的表演。柘枝舞的伴奏乐器是鼓,伴随著欢快的鼓声,韦女的舞姿惊艳绝伦,令人赞不绝口。

但是细心的李翱却看到了舞姬的眉宇间流露的悲苦,脸上似乎还有眼泪滑落的痕迹。再看她的气质,并不像风尘女子那般庸俗,很好奇她的身世。

她的气质,并不像风尘女子那般庸俗(示意图片:希望之声合成)
她的气质,并不像风尘女子那般庸俗(示意图片:希望之声合成)

于是表演结束后,便将舞姬唤到跟前询问她的家世韦女含泪诉说道:「我是韦太守之女,家中的几个兄弟都已经夭折。我无依无靠,无以为生,便委身乐部为人跳舞,这真是耻辱,有辱先人。」说著,呜咽的哭起来。

李翱这才得知,原来她是韦应物的女儿,心中不免讶异惊诧。想来韦家也是高门望族,他的女儿却沦为舞姬,心中感概唏嘘,伤叹不已。于是宽慰她说:「我原本和韦族有姻亲之好。」遂即唤来婢女,带韦女赶紧换下舞蹈的衣服,为她装饰闺秀之襦裙。把她打扮一番后,带著她去见夫人。

韦女出身于官宦之家,家庭教养很好,无论答礼言辞都有大家闺秀之范。一场安史之乱,改变了很多人的命运。在乱世中,想要求生的,岂止是官宦,也有很多籍籍无名的软弱女流。

李翱不想眼睁睁的看着官宦之女沦落在声色场所,于是联系地方官员,帮助她脱出了贱籍,还为她从宾客中选了一个年轻有为的才子做夫婿。

为此,在场的一位宾客殷尧藩赋诗《潭州席上赠舞柘枝妓》,诗文曰:

姑苏太守青娥女,流落长沙舞柘枝。

满座绣衣皆不识,可怜红脸泪交流(另作泪双垂)。

节度使的这一义行很快风靡,从长沙传到了京城。舒元舆听说这件事后大为感动,飞速写了一首诗送给李翱,以表他救韦女的大义大德。《献李翱》诗文曰:

湘江舞罢忽成悲,便脱蛮靴出绛帷。

谁是蔡邕琴酒客,魏公怀旧嫁文姬。

诗文的大意是说,舞姬为取悦宾客,对人欢笑、跳舞,却在背后暗自垂泪,心中悲苦。他以三国曹操的故事,比喻李翱韦女脱离贱籍的恩德之大,可媲美曹操蔡文姬归汉。大唐官员的义行随著诗文的流传载誉后世千秋。

注释:庶出,即不是嫡妻所生。关于韦女的生母,后人猜测或许是韦应物当苏州太守时的侍妾。想来她的母亲也是貌美多才的江南女子,否则不会得到太守的垂青,从而有了肌肤之亲。

参考资料:

〔唐〕舒元舆:《献李翱

〔唐〕殷尧藩:《潭州席上赠舞柘枝妓》

〔清〕彭定求、汪士纮等撰:《全唐诗》卷489

 

责任编辑:李穆

希望之声版权所有,未经希望之声书面允许,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相关文章

更多 >

最新文章

更多 >
中国广播台
美国联播网
粤语台

热门文章

更多 >

最热文章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