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有一位科普作家迈克尔·舍默(Michael Shermer)在2015年出版了一本书,题为《 道德弧线:科学和理性如何将人类引向真理、公正与自由》( The Moral Arc: How Science and Reason Lead Humanity Toward Truth, Justice, and Freedom)。他在书中给出了「弯曲的道德之弧」的表述:「数万年来,道德退步是对人类最准确的形容,结果就是无数人为之受苦受难。但五百年前某些重大转折发生了,科技革命开启了理性时代和启蒙运动,一切都随之改变。因此,我们应该去理解发生了什么,这些改变如何和为何扭转了人类向下的历史趋势,并且应该意识到为了升华人性、延伸道德之弧,并使之永恒向上,我们能够做得更多。」他认为,科学和理性是独一无二的通往道德世界的路径和最佳方法。弯曲的道德之弧的比喻象征了人类期望道德之弧终将充满希望的向上回升,但却把道德进步之源建立在科学理性主义之上。
「道德宇宙之弧」虽长,终将弯向正义(bends toward justice)的说法,最早出自十九世纪美国的一位传教士西奥多·帕克(Theodore Parker)的布道演讲。后来被马丁·路德·金博士引用,表述为:「道德宇宙之弧固长,但最终指向正义。」(The arc of the moral universe is long, but it bends toward justice.)这些都代表了苦难中的人类心中对公平正义和道德回升的渴望。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对于道德起源和对目标的认识上却背道而驰——把道德局限于人的行为规范和伦理道德的范畴,服务于人类的「好生活」( well-being ),把「人类幸福最大化」作为道德价值判断的预设标尺;而科学恰恰是建立这种物质文明追求的手段,所以想当然的想用科学的方法推动社会表面的道德文明进步。
十八世纪苏格兰哲学家和经济学家亚当·斯密(Adam Smith),被誉为「市场经济之父」。他的两本书,却揭示了两种不同的人性:《国富论》(The Wealth of Nations) 揭示了人的物质属性是利己的;而《道德情操论》(The Theory of Moral Sentiments) 则指出,人的精神属性是利他的——后来被称为「亚当·斯密问题」(das 'Adam Smith-Problem')。如果说《富国论》的主题是「财富增长」,基于人的自利形成市场经济「看不见的手」;《道德情操论》的主题则是「欲望约束」,将同情贯穿始终。由此可见,构建市场经济的正义性与伦理层面的道德精神很难达成完全的一致,所以他在书中提出了「合宜性」(propriety),试图在其中建立一个平衡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