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s-->
【原文】
曰國風(1),曰雅(2)頌(3),
號(4)四詩(5),當諷詠(6)。
詩既(7)亡(8),春秋(9)作(10),
寓(11)褒(12)貶(13),別(14)善惡。
【讀音練習】
曰(yu□) 國(gu□) 風(f□ng),曰(yu□) 雅(y□) 頌(s□ng),
號(h□o) 四(s□) 詩(sh□),當(d□ng) 諷(f□ng) 詠(y□ng)。
詩(sh□) 既(j□) 亡(w□ng),春(ch□n) 秋(qi□) 作(zu□),
寓(y□) 褒(b□o) 貶(bi□n),別(bi□) 善(sh□n) 惡(□)。
曰(ㄩㄝ)國(ㄍㄨㄛˊ)風(ㄈㄥ),
曰(ㄩㄝ)雅(一ㄚˇ)頌(ㄙㄨㄥˋ),
號(ㄏㄠˋ)四(ㄙˋ)詩(ㄕ),
當(ㄉㄤ)諷(ㄈㄥˋ)詠(ㄩㄥˇ)。
詩(ㄕ)既(ㄐ一ˋ)亡(ㄨㄤˊ),
春(ㄔㄨㄣ)秋(ㄑ一ㄡ)作(ㄗㄨㄛˋ)。
寓(ㄩˋ)褒(ㄅㄠ)貶(ㄅ一ㄢˇ),
別(ㄅ一ㄝˊ)善(ㄕㄢˋ)惡(ㄜˋ)。
【字詞義解釋】
(1)國風:《詩經》體裁之一。指周代諸侯國的民間歌謠。共160篇,分為15國。大抵是西周至春秋中葉的民歌。
(2)雅:《詩經》體裁之一,分為《大雅》、《小雅》。《大雅》是諸侯朝見天子時所用的詩歌;《小雅》是天子宴享賓客時的詩歌。
(3)頌:《詩經》體裁之一,是祭祀宗廟的詩歌,分為《周頌》、《魯頌》、《商頌》三類。
(4)號:號稱。
(5)四詩:詩經的四種體裁。
(6)諷詠:朗誦與吟唱。
(7)既:已經。
(8)亡:失。
(9)春秋:書名,孔子根據魯國史書編纂而成,記載了魯國自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至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共242年的史事。為中國較早的編年史。其文字簡短,多含褒貶,後世稱為「春秋筆法」。
(10)作:產生。
(11)寓:隱含。
(12)褒:讚揚。
(13)貶:批評。
(14)別:分辨。
【譯文參考】
《詩經》中的《國風》、《大雅》、《小雅》、《頌》,合稱為「四詩」(《詩經》的四種體裁),應當時常朗誦與吟唱。
後來,由於周朝的衰落,《詩經》逐漸被人遺忘,於是孔子就編著了《春秋》,這部書中有褒有貶,善惡分明。
【問題討論】
(1)孔子曾說「不學詩,無以言」,你背過詩歌嗎?你有什麼感受?是否請和大家分享。
(2)孔子於亂世中作《春秋》以寓褒貶,你認為混亂的局面裡,如果有人出來明是非端風氣,是不是好事?有權者做錯事時,你會如何具體對待?
【故事天地】
問一得三
孔子的兒子出生的時候,魯國的國君派人送來一條鯉魚,所以孔子給兒子取名叫孔鯉,字伯魚,意思是魯伯送的魚。
有一次,孔子的弟子陳亢問伯魚:「你父親有沒有特別傳授給你什麼?」伯魚說:「沒有啊。一次他一個人站在庭院,我快步經過。他問我:『學詩了嗎?』我說:『沒有。』他說:『不學詩,就不能掌握說話的技巧。』我就回去學詩。一次他又一個人站在庭院,我快步經過。他問我:『學禮了嗎?』我說:『沒有。』他說:『不學禮,就不能立足於社會。』我就回去學禮,就聽過這兩次。」陳亢回去高興的說:「我今天問了一件事,卻得到三方面的收穫:知道了詩的作用,知道了禮的作用,也知道君子並不偏愛自己的兒子。」
「問一得三」問的少而得到的回答多,喻求少獲多。
【心得寫作單】
(1)陳亢為什麼想向伯魚請教問題?他獲得哪些反饋?
(2)你是否覺得老師對待自己的孩子與一般學生的標準不同?請舉自身或身邊的例子和大家分享。
(3)學習本故事後,你會如何正確對待先前的認識?
轉載自:〈正見網〉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