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嶽仙跡探微:西天目山—清涼神仙世界

牟梅
font print 人氣: 19
【字號】    
   標籤: tags:

天目山有東、西山之分,它們是兩個對峙的山峰,東西綿延130公里,南北寬30多公里。西天目山位於浙江省西北部,離臨安縣城有31公里。它有4溪、5潭、6洞、7澗、8台、9池、12巖、27石、28峰,主峰海拔高為1507米。其「大樹華蓋聞九州」,被譽為「大樹王國」和「清涼世界」。

天目山古名「浮玉山」。相傳古時,東、西天目山峰頂各有一個半月形的天池。每年八月,當月亮掛在天中央時,天池裡就會浮出一塊滾圓的寶玉,閃閃發光,故稱「浮玉山」。而這兩個天池,又宛如仰望蒼天的兩隻眼睛,因此此山又稱為「天目山」。

如此清幽、清涼之地,自然也是修煉人修行的佳所,它被封為道家第三十四洞天。大約在公元前100多年的西漢時期,就有被武帝冊封為「太微先生」和「太素先生」的王谷神、皮元曜在此修煉。東漢時期,江西龍虎山的天師、道教創始人張道陵就出生在西天目山,並在此修煉多年。

相傳,張道陵的父母為避戰禍,來到西天目山定居。一日,他母親夢見一個巨人從魁星迅疾而來,並將一徑綠油油的薇草交給她。可是她醒來後,手中並未發現什麼花草,但是居室中卻有陣陣異香撲鼻。不久,她就懷孕了。分娩那天,室內光焰萬丈,香氣馥郁。西天目山獅子巖西邊就是張道陵的出生地張公捨。他長大後,放棄官職,隱居在西天目山修煉。

張公舍下的張公洞就是張道陵的隱室,洞的西崖下有一丹池,即張道陵煉丹處。相傳池內有神魚,異形四足能吐氣作雲。此後,張道陵還去了江西的龍虎山,在四川鶴鳴山受太上老君的秘授,最終羽化成仙。

此外,漢時在此修煉的還有魏伯陽、左慈、葛元等,他們最終都得道成仙。這裡講一個關於仙人左慈的故事。

魏國的曹操聽說左慈神異之事後,就把他召去,關在一間石屋裡,並派人把守監視,一年間,沒給他吃一粒米,等到放出他時,他的模樣依然如故。曹操認為世上的人沒有不食的道理, 而左慈竟然可以不食,認為左慈修的一定不是正道,想將他殺掉。曹操一起殺左慈的念頭,左慈就知道了,於是請求曹操放他回家。

曹操說:「為什麼你如此急著走呢?」左慈說:「你要殺我,所以我才請求離去。」曹操說:「我絕無此意,我怎麼會殺你呢。既然先生有高潔的志向,我也就不挽留你了。」於是曹操為左慈設酒宴餞行,左慈說:「我就要遠行了,請求和您共飲一杯酒。」曹操表示願意。當時天寒,酒正在火上溫著,只見左慈拔下頭上的道簪來攪酒,片刻間,道簪完全溶在了酒中,如同磨墨一樣。起初,曹操見左慈要求喝 「分杯酒」,以為是自己先喝半杯,然後將剩下的半杯給左慈,沒想到左慈用道簪把自己的酒杯劃了一下,酒杯即分成了兩半,相隔好幾寸。

左慈先飲了一半酒, 把另一半杯子遞給了曹操。曹操不高興,沒有馬上就喝,左慈就向曹操請求,把另一半也喝了。飲完後,他把杯子朝房樑上扔去,杯子在房樑上懸空搖動,好似飛鳥作俯衝狀,似落非落,宴席上的客人都注視著那酒杯。過了一會,杯子才墜落下來,這才發現不見了左慈的人影。一問,才知左慈已回了老家。

這一來使得曹操更想殺掉左慈,他想試試左慈能不能逃過一死。曹操下令拘捕左慈,當捕吏正要抓住左慈時,碰巧有一群羊擋住了左慈的去路,於是左慈走進這群羊中,捕吏找不著左慈,就查看羊的數目,果然多出一隻,這才知道左慈已變成了羊。捕吏就轉述曹操的意思,說曹操只想見見左慈,暫時同他們一起回去,不用害怕。

這時一隻大羊上前跪著說:「你們看我像嗎?」捕吏們互相說:「這只跪著的羊一定就是左慈了!」就想把這羊抓走。沒想到,所有的羊都跪下說:「你們看我像嗎?」捕吏真是弄不清哪隻羊是左慈,只好打道回府。

另一位修行之人葛元時稱葛仙翁,拜左慈為師。傳說一天他在西天目山的一個石壁巖洞中搗藥時,不小心掉了一粒,被一隻鳥吃了下去。從此那隻鳥的鳴叫聲猶如杵臼,故稱搗藥鳥。

東晉時有葛元從孫葛洪、許邁、大徐五仙、小徐五仙等在西天目山修煉。許邁是「慕臨安多金台玉室,仙人芝草,遂移居西天目山,登巖如芝,渺然有終」。唐代天目山人徐靈府、北宋唐子霞也都在此結廬修煉,都得道成仙。唐子霞成仙後入主洞霞宮。

元明時曾在此修行的著名道士有莫洞一、阮日益、張三豐等。據說莫洞一會「五雷法」,可以驅鬼;阮日益,在西天目山石巖中打坐,寒暑不動。而張三豐能日行千里,可以往來於西天目山和其他山。元朝後期,道教活動漸趨衰落。

東晉永和年間,西天目山始建宮觀,著名的有「至道宮」、「紫陽宮」、「萬壽宮」等。

東晉時期,佛教傳入西天目山。最早在此修行的僧人是竺法曠,南北朝時期南梁武帝之長子蕭統,隨後有更多的僧人來此。唐大中初年,洪言西土禪師繼位,「始惟百僧,後盈千數。」比較著名的僧人還有慧忠、鑒宗。宋代有無門慧開禪師在此修行。元初,高峰禪師來到西天目山獅子巖,倚松結廬,號為「死關」。

據說他在修行時稱:「來不入死關,去不出死關,鐵蛇鑽入海,撞倒須彌山。」以此表明修煉的決心。他終於成為西天目山一代師祖。他有兩個非常有名的徒弟,一個叫斷崖了義,一個叫中峰名本。因為他們修煉時常面對著那棵松樹,故該松樹被稱為「悟道松」。他們圓寂後,其弟子又在旁邊建了一個悟道亭。

此後,佛教大興,西天目山的名聲遠播海外,有日本、印度、朝鮮等國的高僧來修行。明代有松隱禪師,清代有玉琳國師、晦石、際界等在此修行。

早期在西天目山修行的僧人,大多壘石為室,結茅為廬。最早修建的寺院是建於唐光啟二年(886年)的保福院。888年建明空院,元時,高峰禪師與其徒斷崖了義、中峰明本建成規模宏偉的獅子正宗禪寺、大覺正禪寺、禪源寺等。禪源寺是登山的第一景,後被日軍炸毀。禪源寺東側,有七星石、蟠龍橋、雨華亭、天然居等,林泉幽雅。此外,還建造了45座庵堂。如今尚存的有禪源寺山門、天王殿、韋馱殿、獅子正宗禪寺(今稱開山老殿)及太子庵等。

西天目山還有許多仙跡可尋,其最高峰仙人頂,傳說是神仙出沒的地方。獅子巖是元代高峰禪師參禪和坐化之處。此外,還有倒掛蓮花峰、昭明峰、旭日峰等處。  

唐朝詩人杜光庭曾作詩《登天目山》,詩云:

盤空躡翠到山巔,竹殿雲樓勢逼天。
古洞草深微有露,舊碑文滅不知年。
一州風物分簷外,萬里雲霞在目前。
自是人間輕舉地,何須蓬島訪真仙。

(本文轉載自正見網)(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位於四川省中南部、四川盆地西南邊緣峨眉境內的峨眉山,以其諸多的佛家勝跡以及秀麗的自然風光聞名於世,被稱為「蜀國仙山」,也是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雲海、日出、佛光、聖燈」乃是峨眉山的四大勝景。峨眉山南北綿延23公里,面積115平方公里。其主峰萬佛頂海拔3099米,次峰金頂海拔3075米,不僅高於五嶽,而且在中國眾多的名山中,也算是最高的一座山。
  • 關於武夷山山名的由來,大概有兩種說法。南宋白玉蟾著的《武夷重建止止庵記》說,古代的仙人彭祖居住在此山,他有兩個兒子,一名鏗武,一名鏗夷。彭祖880歲的時候,上天成仙去了。臨走時囑咐兩個兒子要繼承祖業,為百姓造福。此後,他們開山挖河,並在山上種植百花仙草。人們為了紀念他們,就各取其名字中的一個字,將此山命名為「武夷山」。
  • 終南山古名太一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簡稱南山。據說因為山在周王朝的南面,故名南山,也叫終山,即陸終居地而得名。《禹貢》有「終南悖物」之句。因漢武帝曾在這裡祭祀過太乙神,故又名為太乙山或太一山。《漢書·地理志》載:「扶風武功縣有太一山,故以為終南。」宋朝程大昌《雍錄》卷五稱:「毛氏曰:『終南,周之名山中南也,中南即終南也...............
  • 以玲瓏秀麗聞名於天下的九華山,位於安徽省西部青陽縣城西南,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作為黃山的支脈,它有99座山峰共18景,其中天台、十王、蓮華、天柱等九峰最為雄偉,最高峰十王峰海拔為1342米。
  • 位於江西省樟樹市清江縣的閣皂山,是武夷山的支脈,綿延二百餘里,共有99座山峰,主峰凌雲峰海拔807.5米。因其風景優美,頗有靈氣,而成為道教靈寶派的祖山。據說由仙人郭真人掌管。
  • 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普陀山,位於浙江省杭州灣以東的蓮花洋中,是舟山群島中的一個小島。它南北長約8600米,東西寬約500米,面積為12.76平方公里。最高山峰為佛頂山,海拔約290米。山上有奇異的石洞和眾多的寺廟,自古就有「海天佛國」、「蓬萊仙境」的美譽。
  • 茅山古代稱句曲山、地肺山,又名岡山。因為它山勢曲折,像漢字的「已」字,故名句曲山,又名金陵地肺山,道家稱「句曲之金陵,是養真之福境,成神之靈墟」。西漢景帝時,有陝西咸陽茅氏三兄弟茅盈、茅固、茅衷來句曲山修煉,同時給當地百姓治病,人稱「三茅真人」;後三人得道成仙。人們遂改句曲山為三茅山,簡稱「茅山」。在道教中,它被列為第八洞天和第一福地。
  • 嶗山自古就被譽為「海上仙山」,「神仙之宅,靈異之府」。《史記》記載,春秋戰國時期,有一個仙人名叫安期生,在琅琊郡海邊以賣藥為生,據說他吃的棗子大的象瓜。他後來得道成仙,活了上千年,被稱為「千歲翁」。秦始皇東巡琅琊時,曾經召見過安期生,密談了三天三宿。安期生離開時,給秦始皇留言,「千年之後,求我於蓬萊山下。」後來,秦始皇為了尋找神仙安期生和長生不老之藥,曾派方士徐福率人在此登船入海,沒有返回。
  • 天台山幽靜、奇特的自然環境,吸引著歷代眾多修煉者來此修行。此外,道教認為天台山是神仙居住的洞天福地,因此其赤城山洞為十大洞天之一,其靈墟洞和司馬悔山為七十二福地之一。天台山由此被視為神仙窟宅薈萃之所。
  • 王屋山,位於河南濟源縣城西北45公里處。它北依太行,南臨黃河,是古代濟水的發源地。其山勢雄渾,平均海拔1715.3米,它有三十六座奇峰秀嶺,二十八個神洞名泉,主峰天壇峰,更是一峰突起,萬峰臣伏。很多人都知道愚公移山的故事,而這個故事的發生地就在王屋山。現在人們仍然可以看到,在王屋山南面的山梁中間,確實斷開了一條很大的山口,這大概就是傳說中愚公移山的所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