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14日訊】安徽省鳳陽縣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出生地,明清兩代,由於鳳陽一帶是「三年惡水三年旱、三年蝗蟲災不斷」的長年災區,輪番不停的水澇、乾旱,使得民不聊生,沒有辦法,人們只好年年逃荒。每年秋後,都有成群結隊的婦女外出賣唱乞討。
清人趙翼《陔餘叢考》中《鳳陽乞者》條,寫道:「江南諸郡,每歲冬必有鳳陽人來,老幼男婦,成行逐隊,散入村落間乞食,至明春二、三月間始回。」
當年鳳陽花鼓演唱者多為婦女,往往是姑嫂二人對唱。一人身繫腰鼓、擊鼓,一人提碟形小鑼、敲鑼,口唱小調,稱為花鼓女。
最原始的唱詞是:「說鳳陽,道鳳陽,鳳陽本是好地方;自從出了個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大戶人家賣騾馬,小戶人家賣兒郎,奴家沒有兒郎賣,身背花鼓走四方。」這悲悲切切的內容,暗諷朱元璋未照顧故鄉安徽鳳陽的百姓,使他們無法在家鄉安身立命,只有身背花鼓,渡長江、過黃河,背景離鄉,走南闖北,以乞討謀生,成了一種貧窮討飯的象徵。
也有傳說這首原始歌詞,是李自成起義軍,攻佔鳳陽之後傳唱起來的,含有動員貧苦農民揭竿而起的意思,一般認為形成於明代。
其實這首安徽民歌,源於歡樂秧歌,後來經由這些「花鼓藝人」,不斷從各地帶回了多種民間歌曲和音樂加入,就漸漸的豐富了原有的傳統「花鼓調」基礎,如今已成為著名的地方曲藝,新春佳節或其他重要慶典活動中總也少不了它。這也是朱元璋和該地居民所始料未及的。
鳳陽花鼓流傳南北很多地區,在許多方面都產生過一些影響,例如它唱法比較自由,重點詞句可以重唱,有時連說帶唱。歌詞中「得兒飄…得兒飄…得兒飄得兒…飄飄一得兒…飄飄飄一飄」,『得兒』就是右手小鼓的打擊聲,利用口語擬聲法,加以表現打鼓時的節奏感;『飄一飄』就是左手小鑼的打擊聲,也是利用口語擬聲法,表現敲鑼時的清脆快節奏聲響。這些都是這首鳳陽花鼓的特色。
至於鳳陽為何總是如此窮困呢?也有道聽塗說的故事流傳下來:
據說,鳳陽地方的人,本來是很富足的,但是現在卻很窮苦。這事,和「佛手」有莫大的關係。
不知從何時起,大多數的鳳陽人變得人心險詐,多行惡事不知悔改。西方如來佛祖知道了,便派觀音菩薩去懲罰他們。觀音菩薩奉命來到鳳陽,化作一位絕色女子,並且揚言:有誰能將金銀拋在她身上,便嫁給誰。鳳陽人被美色迷住了心竅,於是大夥兒你拋金、我丟銀的,人人搶破了頭,但是無論如何,始終沒人能將金銀拋在她身上。
這樣拋了許久之後,驚動了一位神仙,就是大名鼎鼎的呂洞賓。他一想,如果再這樣下去,鳳陽人都要餓死了。於是便化作一個道人,雜在人群中,拿了一錠銀子,向觀音菩薩所化的絕色女子身上拋去,正巧拋在她的手上。絕色女子說:「這位道人拋中了我的手,我的手就給他。」說完,立刻拿刀將手割下。忽然,一陣大風撲地捲來,頃刻之間,美女、道人和拋在地上的金銀,都已不知去向。同時,剛割下來的手,也飛向樹上,成了一個手形的果子。
因為觀音菩薩是個佛,所以就叫它作「佛手」。這就是我們今日常吃的蔬果——「佛手瓜」的由來。而鳳陽地方,經過這一次的大失財,從此以後就貧窮不堪了。@*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