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背景
西元前770年周平王東遷以後,王室衰微,失去了控制諸侯的威望與力量。維持社會秩序的禮樂制度崩壞,社會經濟迅速發展,道德卻開始衰敗的時代,諸侯國也因各自的經濟條件不同而區分出強弱大小。諸侯多不依制度行事,以「力」治國代替以「禮」治國,各國互相競爭,皆致力於尋找強國富民之策,以求問鼎天下,代替失勢的周室治理四海。
在政治上,春秋五霸先後崛起,統領諸國結盟抗敵,此時諸侯還尊周室為共主,權謀中多少仍講仁義;而後戰國七雄並立,殺伐大起,互相兼併,演繹著兵爭天下、王者治國的人世規則。在思想方面,諸子百家競起、各種學說紛陳,治世的、治國的、治人的、修身的、利他的,不一而足,真修大道也在其中,此時出現的道家與儒家思想成為後世的思想主流,影響著神州文化的方方面面。
)ㄒ)—-ㄒ
在城鎮發展與建設方面,由於社會和經濟結構的改變、政治上的競爭與動盪等原因,帶動了城鎮建設的發展,除了原有城鎮規模的擴大改建外,各地也持續開發新城。春秋戰國時期在神州大地發生了第二次的造城風潮。
私營化開發城市
周朝封建制度隨著禮樂制度的崩壞而逐漸瓦解,工商業由官營開放為私營,出現的商人階級在利之所趨下,「雖有關梁之難、盜賊之危,必為之」(《墨子•貴義篇》),商業活動熱絡促進城鎮建設的發展,因為領主樂於加強建設以吸引更多工商前來交易,好坐地收取可觀的稅金。)—-====
土地公有制失靈 交通樞紐發展商業都市
另外,與封建制度結合的土地公有制也逐漸失靈,土地所有權逐漸可被封建主以外的階層擁有,富裕的商人階級收購土地,除了出售農作物外,也設立市場以供附近農民交易貨物。本來根據《周禮•地官司徒》,周朝制度「凡國野之道,……五十里有市」,工商的自由化促使城市鄉村普遍開設市場以獲取利益。位於交通樞紐的市場逐漸發展成為商業性的城市。
戰亂頻傳 構城池為堡壘
社會的動盪也是興建城池的重要原因之一。春秋戰國戰亂頻傳,兩軍交戰動輒殃及百姓的身家財產,築有城牆的城池便成為附近百姓躲避戰火的堡壘,各國因此廣建城池以自衛。一些諸侯國之間過去荒涼的邊界地,原來約定互不使用,在動盪時期也興建起堡壘以鞏固勢力範圍。
郡縣代替封建制 行政官署城池應運而生
封建制度瓦解後,各國通過戰爭獲得的土地不再分封出去,取而代之的是郡縣的創建,設立郡守或縣長來治理當地,如此作為行政官署的城池便應運而生。
城鎮數量增多 千餘座城市開展
具有政治意義和戰略地位的地點被有目地的選為城址外,具經濟性的聚落點也逐漸形成商業性的城鎮。戰火雖然摧毀了許多小國古城,新的城鎮如雨後春筍般隨之興起。據今人估計,在春秋戰國時期各國城市從四百多發展成千餘座左右。到秦國統一中國後,將倖存的各國城邑改為郡縣,尚得八九百個郡縣之多,可知春秋戰國的兵紛馬亂並沒有阻礙城市快速發展的趨勢。
在春秋戰國時期除了城鎮數量增多,原有都城的規模也不再遵守禮制的規範,各國競相建設國都以展示其強盛的國力,其作為區域中心的重要性也使之自然成為商業交易的重鎮。
西周時期以王城方九里(約10.4平方公里)為最大的城市,到了春秋戰國時期,「……今千丈之城萬家之邑相望也」(《戰國策•趙三》)超過王城規格的諸侯都城比比皆是,如秦都雍城與咸陽宮城、魯都曲阜、齊都臨淄、魏都安邑、趙都邯鄲、燕下都等,其中燕下都(今河北省易縣東南)的面積更廣達32平方公里,是當時最大的一座。
城市的擴建意味著城市人口的增加,追求利益與躲避戰亂等原因促使人口往城市集中,在禮制下設計的城市大小為能住2萬人的子男城,在春秋戰國是「率萬家而城方三里」(《墨子•雜守篇》)。若一家以五口計,等於在面積不變的城市裡多了一倍半的居住人口,其擁擠與衍生的問題可想而知。為了應付日益嚴重的居住問題,此時蓬勃發展的諸子百家也各自提出了解決之道。(待續)@
(轉自《正見網》)
責任編輯:古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