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8月11日訊】「七夕」是個美麗浪漫的日子,也是中國的情人節,傳說牛郎織女兩星隔著銀河,每年黃曆七月七日在鵲橋相會,這千古流傳的愛情故事,成爲中國傳統節令中最富浪漫淒美的民俗節日。
「七夕」的由來
相傳自南北朝起,黃曆七月七日是天上牽牛星與織女星一年一度相會的日子,俗稱「七夕」。逐漸也成為中國的「情人節」,情人在這一天互贈信物結緣,兩情久長綿延。
傳說天上玉皇大帝有七個女兒,小女兒織女最聰明可愛、手藝又巧。玉皇大帝有一群牛,交給一位牛郎的年輕人管理。兩人情投意合、熱戀,甚至荒廢原本的工作。玉皇大帝生氣,叫喜鵲告訴牛郎織女要節制,七日見一次面即可。沒想到喜鵲傳錯話每天都可以見面,他們高興無比,更把工作完全拋在腦後。
玉皇大帝龍顏大怒,降旨他們每年僅能在黃曆七月七日的晚上才能見面。後來織女被王母娘娘帶回天庭,拆散他們美好的婚姻。牛郎追上天庭,終被王母娘娘的天河所隔。後來,牛郎和織女的忠貞愛情感動了喜鵲,千萬隻喜鵲飛來,搭成鵲橋,讓牛郎織女走上鵲橋相會,王母娘娘對此也無奈,只好允許兩人在每年七月七日鵲橋相會。七夕當天通常都會下著毛毛雨,象徵兩人傾訴相思的淚水。
各地「七夕」習俗
七夕節最普遍的習俗就是「乞巧」活動,未婚少女祈求牛郎織女保佑嫁個如意郎君,已婚少婦祈求早生貴子,中年婦女則祈求家庭平安。婦女們在七月初七夜晚設下香案,擺上水果、花粉,針線祝織女星,進行的各種乞巧活動。
在山東濟南、惠民、高青等地的乞巧活動很簡單,只是陳列瓜果乞巧,如有喜蛛結網于瓜果之上,就意味著乞得巧了。而鄄城、曹縣、平原等地吃巧巧飯乞巧的風俗十分有趣:七個要好的姑娘集糧集菜包餃子,把一枚銅錢、一根針和一個紅棗分別包到三個水餃裏,乞巧活動以後,她們聚在一起吃水餃,傳說吃到錢的有福,吃到針的手巧,吃到棗的早婚。
有些地方的乞巧活動,帶有競賽的性質,類似古代鬥巧的風俗。近代的穿針引線、蒸巧悖悖、烙巧果子、還有些地方有做巧芽湯的習俗,一般在七月初一將穀物浸泡水中發芽,七夕這天,剪芽做湯,該地的兒童特別重視吃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紙、彩綉等形式做成的裝飾品等就是鬥巧風俗的演變。
浙江杭州、寧波、溫州等地也有類似的乞巧習俗。用麵粉制各種小型物狀,用油煎炸後稱“巧果”,晚上在庭院內陳列巧果、蓮蓬、白藕、紅菱等。女孩對月穿針,以祈求織女能賜以巧技,或者捕蜘蛛一隻,放在盒中,第二天開盒如已結網稱爲得巧。紹興農村有許多少女會偷偷躲在生長得茂盛的南瓜棚下,夜深人靜時若能聽到牛郎織女相會時的悄悄話,少女便能得到這千年不渝的愛情。
浙江金華一帶七夕則家家都要殺一隻雞,意爲人們希望牛郎織女能天天過著幸福美滿的生活,七月七日夜牛郎織女相會,若無公雞報曉,他們便能永遠不分開。
在廣西西部,傳說七月七日晨,仙女要下凡洗澡,喝其澡水“雙七水”可避邪治病延壽。七夕這天鶏鳴時,人們爭先恐後地去河邊取水,取回後用新瓮盛起來,待日後使用。
廣州的乞巧節獨具特色,從初六晚開始至初七晚,一連兩晚,姑娘們穿上新衣服,戴上新首飾,一切都安排好後,便焚香點燭,對星空跪拜,稱爲“迎仙”,自三更至五更,要連拜七次。姑娘們手執彩線對著燈影將線穿過針孔,如一口氣能穿七枚針孔者叫得巧,被稱爲巧手,穿不到七個針孔的叫輸巧。姑娘們將所製作的小工藝品、玩具互相贈送,以示友情。
在福建,七夕節時要讓織女欣賞、品嘗瓜果,以求她保佑來年瓜果豐收。供品包括茶、酒、新鮮水果、五子(桂圓、紅棗、榛子、花生、瓜子)、鮮花和婦女化妝用的花粉以及一個上香爐。一般是齋戒沐浴後,大家輪流在供桌前焚香祭拜,默禱心願。大家一邊吃水果,飲茶聊天,一邊玩乞巧游戲,乞巧遊戲有兩種:一種是“蔔巧”,即用蔔具問自己是巧是笨;另一種是賽巧,即誰穿針引線快,誰就得巧,慢的稱“輸巧”,“輸巧”者要將事先準備好的小禮物送給得巧者。
臺灣民間在七夕當天,會在床上擺設麻油雞、油飯、七張刈金和婆姐衣等祭拜婆姐。另外,凡是給七娘媽作契子的孩童,七夕黃昏須在門口設供桌準備雞油飯、胭脂水粉、鮮花、刈金和婆姐衣等祭品,並以銅錢繫上紅絲線,掛在孩童頸部,稱為「掛絭」,此後每年七夕都要祭拜七娘媽,並更換紅絲線,直至十六歲為止。
直到今日,七夕仍是一個富有浪漫色彩傳統節日。但不少習俗活動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徵忠貞愛情的牛郎織女的傳說,一直流傳民間。
(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