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文獻記載,秦以前漢字書體並無專門名稱。
甲骨和金文是小篆,而小篆是由春秋戰國時代的秦國文字逐漸演變而成的。由於是官書,小篆實際上只適合於隆重的場合,如記功刻石,叔量詔版,兵虎符之類。而隸書則更普遍地被使用,用於一般的公私文件和書籍,範圍要廣泛得多。
標誰篆書體的體式是排列整齊,行筆圓轉,線條勻淨而長,呈現出莊嚴美麗的風格。與甲骨文,金文相比,具有這樣一些基本特徵:字形修長,而且緊畫向下引伸,構成上密下疏的視覺錯感,這與自上而下的章法佈局也有關係。線條勻稱無論點畫長短,筆畫均呈粗細劃一的狀態。這種在力度,速度都很勻平的運筆,給人以純淨簡約的美感這兩種特徵。加之字體結構的趨簡約固定的傾向,小篆書體的章法佈局更能形成縱橫成行的序性。
秦篆有圓筆方筆之別。圓筆以秦刻石為代表,方筆以秦詔版權量為代表,為秦篆之俗體。漢魏之際是秦篆的強弩之末,除用於碑銘篆額和器物款識之外,難得有獨立的篆書。唐篆,因李陽冰出而復甦,秦篆的渾厚宏偉之氣已蕩然無存。宋代金石之學和元朝的復古書風,使用權篆書得以起微潮,以篆書著稱者不乏其人但乏超越之力。明代承元之風,步趨持平。清朝篆書百花鬥艷,進入了推唐超秦的大繁榮階段。
(資料來源:世華網)(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