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安身立命的好職業 其誓言蘊含深刻啟示

作者:蔡雅
無論是和平年代,還是戰爭、瘟疫爆發時期,醫務人員一般都可在安身立命的同時,得到人們的敬重。(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氣: 863
【字號】    
   標籤: tags: , , ,

無論是和平年代,還是戰爭、瘟疫爆發時期,醫務人員一般都可在安身立命的同時,得到人們的敬重。而一個醫者要真能拯救人的生命,須具有非凡的醫德和醫術。唐代名醫孫思邈為此在《千金要方》的開篇,特地撰寫了「大醫精誠」一文,闡明了兩個極其重要的素養:一個是精,要求醫者要有精湛的醫術,「故學者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一個是誠,以「見彼苦惱,若己有之」的感同身受的心,進而發願立誓「普救含靈之苦」。「大醫精誠」與西方醫學之父的希波克拉底的誓詞交相輝映,成為後世醫者所遵循的醫德誓言。

古代醫者懸壺濟世,今天的醫務人員肩負著救死扶傷之重任。其實還有許多行業工種也很可能因為某個崗位上的一個決定,影響著一個人的未來,甚至生死疾苦。讓我們從這篇「大醫精誠」中汲取古人的智慧,在各自行業中更好地履行自己的使命吧。

1. 要做到醫術精通 忌眼高手低

有人自以為學習了很多理論,已經很了不起了,但在真正實踐的時候,在複雜的疾病面前,卻發現所學根本不夠用。一千多年前的孫思邈就看到了這種情況,因此就在「大醫精誠」的開篇有感而發:「夫經方之難精,由來尚矣」,意思是:「經方(或治療方法)難以精通,這種情況的存在已經很久了」。

無論中醫還是西醫,在醫術方面,古今都有同樣嚴格的要求。精通一種方子或一種專業科目、治療方法,並靈活有效地運用,真正能做到得心應手並非易事。因為有時候相同的症狀病因、病灶並不相同;五臟六腑的虛或實,脈絡的深淺不同,用藥方法也不同;非常精微的醫學道理,如果認為很簡單就能搞懂,就掌握到手,其實不然。比如,受寒引起的症狀卻用寒涼藥物,由風熱引起的病症卻用溫熱療法,就會使病情加重。

「大醫精誠」中說:「故學者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不得道聽途說,而言醫道已了,深自誤哉!」精通這一門的醫術,是每個醫者的追求目標,如果沒有謙卑的心,謹小慎微的鑽研學習,是根本不夠的。

大醫學家孫思邈告誡「學者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大紀元合成圖)

2. 醫生原來是一個無欲無求的人?

精通醫術不易,那麼,有了好的醫術而心智卻容易受到不良風氣的影響,最終還是無法好好發揮其技能。那麼作為醫者,應該具備什麼樣的修養呢?

「大醫精誠」曰:「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媸(yán chi),怨親善友,華夷智愚,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亦不得瞻前顧後,自慮吉凶,護惜身命。」

一心救人是醫者的天職,在職業生涯中,會遇到高低貴賤身分不同的人,以及老幼病殘、面臨各種疾苦的患者,他們都是等待醫治的蒼生,在醫生眼裡應該毫無分別。

醫者還要體諒患者身處病痛急需救治的迫切,甚至要放下個人的各種享受,不分白天黑夜、嚴寒酷暑,只為治病救人。正是「見彼苦惱,若己有之,深心悽愴(chuàng),勿避嶮巇、晝夜寒暑、飢渴疲勞,一心赴救,無作功夫形跡之心。如此可為蒼生大醫,反此則是含靈巨賊。」

大醫學家孫思邈還特意強調,醫生所懷救濟蒼生的心,不只是對待人類,就連對動物都是一樣的。「夫殺生求生,去生更遠」,人與牲畜同樣是生命,不可為了讓一個生命得到延續,而讓另一個死掉,這不是醫生應該做的。所以在《千金要方》藥方中,極少殺生取藥材,頂多購買市面已有的幾樣而已。

孫思邈說,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示意圖,圖為明 仇英《清明上河圖》之藥房。(公有領域)

3. 醫者風範 超越凡人

「大醫精誠」主張對待病人的疾苦就如同自己的疾苦,醫生在病患遇到危急的情況,診斷用藥皆須小心謹慎、有條不紊,以最大限度救治生命為要,不能在人命關天的大事上草率行事,更不可藉此機會炫耀個人醫術,追名逐利,對醫者而言,這些都是「人神之所共恥,至人之所不為」的事情。

作為醫者,在各種場合都要恪守醫德,體現穩重得體的大醫風範。試想一下:一個病人在忍受痛苦的時候,根本就無法好好享受生活的樂趣。因此,即便在患者家中,也不可隨著周圍寬鬆的環境心緒起伏,表現出輕鬆歡愉,要知道此刻病人正在承受著痛苦呢。即便偶爾治好一個疑難病例,也不可得意忘形,以為自己的本領是天下無雙了。即「夫為醫之法,不得多語調笑,談謔喧譁,道說是非,議論人物,衒耀聲名,訾毀諸醫,自矜己德,偶然治瘥一病,則昂頭戴面,而有自許之貌,謂天下無雙,此醫人之膏肓也。」

最後,「大醫精誠」點明身為醫者的使命,「所以醫人不得恃己所長,專心經略財物,但作救苦之心,於冥運道中,自感多福者耳。」醫者肩負著治病救人的使命,這是上天賜予的大任,做好了有好報,做不好也自然會面臨報應。

當今醫生只是人類眾多行業中的一個代表,今天我們做其它行業的人,讀過「大醫精誠」是不是也會有相同的啟發呢?以此類推,從古人的文章中尋找這些智慧,我們會找到人生該承擔的使命,會了解如何做好該做的自己。

附孫思邈《備急千金要方》之「大醫精誠」:

張湛曰:「夫經方之難精,由來尚矣。」今病有內同而外異,亦有內異而外同,故五藏六腑之盈虛,血脈榮衛之通塞,固非耳目之所察,必先診候以審之。而寸口關尺,有浮沉弦緊之亂;俞穴流注,有高下淺深之差;肌膚筋骨,有厚薄剛柔之異。唯用心精微者,始可與言於茲矣。今以至精至微之事,求之於至粗至淺之思,其不殆哉!

若盈而益之,虛而損之,通而徹之,塞而壅之,寒而冷之,熱而溫之,是重加其疾,而望其生,吾見其死矣。故醫方卜筮,藝能之難精者也,既非神授,何以得其幽微?世有愚者,讀方三年,便謂天下無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無方可用。故學者必須博極醫源,精勤不倦,不得道聽途說,而言醫道已了,深自誤哉!

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靈之苦。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媸,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亦不得瞻前顧後,自慮吉凶,護惜身命。見彼苦惱,若己有之,深心淒愴,勿避嶮巇、晝夜、寒暑、飢渴、疲勞,一心赴救,無作功夫形跡之心。如此可為蒼生大醫,反此則是含靈巨賊。

自古名賢治病,多用生命以濟危急,雖曰賤畜貴人,至於愛命,人畜一也。損彼益己,物情同患,況於人乎!夫殺生求生,去生更遠。吾今此方所以不用生命為藥者,良由此也。其䖟虫、水蛭之屬,市有先死者,則市而用之,不在此例。只如雞卵一物,以其混沌未分,必有大段要急之處,不得已隱忍而用之。能不用者,斯為大哲,亦所不及也。其有患瘡痍、下痢,臭穢不可瞻視,人所惡見者,但發慚愧淒憐憂恤之意,不得起一念蔕芥之心,是吾之志也。

夫大醫之體,欲得澄神內視,望之儼然,寬裕汪汪,不皎不昧。省病診疾,至意深心,詳察形候,纖毫勿失,處判針藥,無得參差。雖曰病宜速救,要須臨事不惑,唯當審諦覃思,不得於性命之上,率爾自逞俊快,邀射名譽,甚不仁矣!又到病家,縱綺羅滿目,勿左右顧眄,絲竹湊耳,無得似有所娛,珍羞迭薦,食如無味,醽醁兼陳,看有若無。所以爾者,夫壹人向隅,滿堂不樂,而況病人苦楚,不離斯須,而醫者安然歡娛,傲然自得,茲乃人神之所共恥,至人之所不為,斯蓋醫之本意也。

夫為醫之法,不得多語調笑,談謔喧譁,道說是非,議論人物,衒燿聲名,訾毀諸醫,自矜己德,偶然治瘥一病,則昂頭戴面,而有自許之貌,謂天下無雙,此醫人之膏肓也。

所以醫人不得恃己所長,專心經略財物,但作救苦之心,於冥運道中,自感多福者耳。又不得以彼富貴,處以珍貴之藥,令彼難求,自衒功能,諒非忠恕之道。志存救濟,故亦曲碎論之,學者不可恥言之鄙俚也。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讀報教育對內化學生的氣質,有加成的效果,竹田國中賴芳蘭老師表示,「我們學校孩子的氣質很優質,這次看了學生的讀報心得作品,發現孩子心靈層面的成長提升很大,真的讓我很感動。」
  • 機會是給準備好的人。小男孩不向命運低頭的堅持,才有今天的他。
  • 書中描述,有一座森林,平常綠意盎然、純樸祥和,但到了夏季則容易孳生蚊蟲......
  • 有錢人的書,翻閱後真的會變有錢嗎?不見得,但可以知道的是,那是本成功者的書。
  • 人與人之間問題的產生,大致上是出自於某些的「自私」之人,因為一時快樂或方便,造成他人困擾,所以我們要知道「除了自己,還有他人」的重要性,才不會增加社會的負擔。
  • 一個人之所以能成為聖賢,並不是因為他生下來就如此,而是由日積月累逐漸形成的。由有恆心的人而逐漸成為有道德的人,由有道德的人而逐漸成為君子,再由君子而成為聖人,這中間高下等級區分,取決於一個人的學識、造詣的深淺程度。
  • 岳飛用他的生命譜寫著「忠」、「孝」、「節」、「義」,給歷史奠定著正統文化,以身教後代。
  • 坤山為了貼補家計,國小畢業就出門做生意,賣雞蛋糕、醃鳳梨心來賺自己的註冊費。
  • 有一天阿姨借我一本書,書名是《用腳飛翔的女孩》。內容描述一位沒有雙臂、左腿又只有右腿一半長的女孩,但是,她卻是奧運游泳獲獎選手,也是一位遠近聞名的演唱家,她就是──蓮娜‧瑪麗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