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故.成語數來寶】

什麼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

作者:容乃加
「放之四海而皆準」講了什麼道理呢?圖:明代仇英畫二十四孝《曾子囓指心痛》 (台北 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2318
【字號】    
   標籤: tags: , , ,

「放之四海而皆準」這耳熟能詳的詞兒有沒有出處呢?其實它不是句俗語,而是出於經典之作。那麼這話中意指什麼「道理」放之四海而皆準呢?「四海」有沒有特定的對象、特定的範圍呢?

「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經典來處

人們常常聽得到的這個詞「放之四海而皆準」,聽著聽著也習以為常,說一個道理用到任何地方、任何方面都可作為準則。這詞後人在寫文章、說理的時候,常被套用。現在來搜一搜這詞兒背後的經典義涵。

《禮記.祭義》中記載曾子說道:「夫孝,置之而塞乎天地,溥之而橫乎四海,施諸後世而無朝夕,推而放諸東海而準,推而放諸西海而準,推而放諸南海而準,推而放諸北海而準。《詩》云:『自西自東,自南自北,無思不服。』此之謂也。」這是「放之四海而皆準」這詞兒的起源處。「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人間準則,就是「孝」。

曾子說「孝」道充滿天地之間,普遍於四海之內。繼往開來到後世代代,日復一日,日日夜夜不會間斷。不管在世間哪個地方,無論是往東至東海、西到西海、或是南至南海、北到北海,遍及世界東西南北各地,只要是有人的地方,無不認同孝道的。

「四海」是東海、西海、南海、北海,從文中看來並非特定名詞,而是「 自西自東,自南自北」四面八方的境地都涵蓋其中之意,換個說法,就是普天之下的意思。詩人文人寫詩文也常用「四海」來表達天地間、各地的意思,例如「五湖四海任遨遊」(唐代呂巖作)、「四海五湖皆逆旅,千巖萬壑正秋風」(宋代晁補之作)。

革
明代仇英畫二十四孝《江革行傭備養》。 (台北  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曾子說:「孝有三」

曾子(西元前505~前436)字子輿,是春秋時魯國武城(在今山東省費縣西南)人。他是孔子的入室弟子,性至孝,以其學傳子思,子思傳孟子。後世尊稱為「宗聖」,是元文宗至順元年加封的。

曾子著作了《孝經》,《開宗明義》講了天地的至德要道就是孝道。曾子傳承了孔子的教導,在《孝經》中開示,古代聖王有至德要道,是道德的根本,是教化的泉源,可以平順天下,可以教化人民和睦相處,可以讓上下善待彼此而無怨,那就是孝道。

想一想,人來到世間是受到父母的生育、養育和教育,所以孝順父母、反哺父母是最根本的為人之道,所謂「百善孝為先」是也。世間之人誰能沒有父母而生?誰能沒有父母(或養父母)的養育而存,所以說孝道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

孝道怎麼實踐呢?曾子說:「孝有三:大孝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總體概括了孝道的三個層次。最基本的孝道是奉養父母,遺棄父母在古代的律法中是「十惡不赦」的罪行之一;奉養之上還要不辱父母,不讓父母因為自己的行為過失而感到羞辱、受到羞辱;大孝是尊親,實踐父母的教導而有成就,立身行道揚名於世,以功業成就來顯揚父母。不論能力在哪一層次上,人人都可盡力而為。@*#

-點閱:【成語數來寶】系列-

責任編輯:李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民間有「做七」習俗,「做七」意指在親人往生後每七天舉行超度法事,「做七」習俗行之久矣,由來為何?為甚麼不行作「五」、作「十」的習俗,而是做「七」呢?做「七」的理據為何呢?我們可以從幾個方面來了解。
  • 王勃從滕王閣高處臨觀秋景,所見「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滕王閣序》)瑰偉絕特的景色就來自初唐上元二年(675年)九九重陽日。共賞九九重陽詩詞的名篇佳句。
  • 可知古今有兩個「中秋」?它們各以「月夕」和「夕月」為名,表現了「中秋」豐富多元的特色與內涵。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吧。
  • 中秋節的月亮與嫦娥的傳說迢遞人間幾千年,是最古老的中華民俗傳說中的一個,啟發人修煉成仙、返本歸真的追求,也顯示給人往上飛昇的關鍵。月餅加進了月亮與嫦娥故事中扣響人間的中秋組曲,傳送著濃厚的團圓情味。宋代學者邵雍《梅花詩》吟:「蕩蕩天門萬古開,幾人歸去幾人來。」道出了天人之間的幽微相通,嫦娥可不就是引路的仙子?!
  • 有一種植物從中國的《詩經》產生的年代以來,就和一家的主婦發生了關聯,從而衍生出一些代稱母親的名詞。除此之外,還有一些名詞也是代指母親的,是什麼呢?
  • 在中國古代,「畫麟閣」或「入麟閣」代表著作為臣子的卓著功勳或最高榮耀。李白詩云「功成畫麟閣」,杜甫抒懷「志在麒麟閣」。這一典故因何而來?這要從漢宣帝甘露三年說起。那年,漢宣帝因匈奴歸降,回憶起輔佐有功之臣,於是命人在未央宮麒麟閣繪製了十一名功臣的圖像。
  • 本世紀罕見日食,世界唯一的全日食記者對日食如此反應?科學研究表明,觀看日食可以強烈影響人的心理,使人敬畏,激發原始的歸屬感。
  • 「年」的古字寫作「秊」,從古來字形的演變中可以看到「年」的本意。「年年有餘」,老百姓期待,天子也期待——他們共同的祈願是什麼?這個成語典故的本事起源於夏朝末年,源遠流長。
  • 門楹上掛上春聯,將冬天的氣氛一轉成新春,千門萬戶立即煥然一新。除夕前,什麼時候換上新春聯好呢?在中華文化史上,當前的這種遍及百姓家的紙春聯是何時開始黏掛的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