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山西省中部,距太原100公里的地方,有一座有2700多年歷史的古城——平遙古城。古時平遙是帝堯的封地,稱古陶地,原為夯土城垣,古城始建於西周宣王時期(公元前827-782年 ),城池總面積2.25平方千米,現存的磚石城牆是明洪武三年,因軍事防禦的需要而擴建的。
平遙古城是中國漢地現存最完整的歷史古城,也是中國古代城市的原型。這座城市的城牆、街道、民居、店鋪、廟宇等建築,基本保持著明清時期的格局與風貌。
庭院深深幾許
古城的民居大都是明清時期的古建築,現存完整的大約有400座。因平遙城地勢平坦,街道排列齊整,使得平遙民居多為二進四合院和三進四合院,建築十分嚴謹,左右對稱,有明確的軸線,院落之間以矮牆或垂花門分隔,宅內層層遞進。整個院落顯得主次分明,頗有輪廓,從外面看去,則有庭院深深之感。
四合院房屋的建築一般有三種形式,其一是下層磚窯洞,上面一層是木構房屋;其二是磚窯洞的房屋,外面是木廊式的房簷;第三種則是木構磚瓦房。一般以窯洞與木構磚瓦房相結合的四合院為多。窯洞冬暖夏涼,是黃河流域的民居特色,窯洞的窯洞一般呈「拱」形,有木欞花格,再貼上剪紙窗花,惟妙惟肖,栩栩如生,十分具有民間鄉土風情。
此外,富裕之家在磚砌窯洞外面還要加築一道木廊瓦簷,並裝飾以精美的木雕,磚雕,石雕(柱礎等)及彩畫等。
風雨滄桑古城牆
平遙古城牆始建於公元前827年至前782年,為夯土築成。公元1370年在舊城基礎上改築為磚石城牆。城牆高12米,周長6公里,牆頂寬3米~6米。古城牆有3,000個垛口、72座敵樓,傳說象徵孔子三千弟子及七十二聖人。
牆外有護城河,城牆周圍辟門六道,東西各二,南北各一。東西柵外又築以甕城,以利防守。城牆四角原建有角樓,可惜現已毀壞。清朝後期,在古城東南角還修建了一座像徵古城文運昌盛的魁星閣。
平遙古城牆是現存最完整的磚石城牆之一,歷經數百年的歷史風霜,仍巍然屹立,雄風猶在。
五代遺寺鎮國寺
鎮國寺位於平遙縣城北15公里的郝洞村,修建於北齊武平二年(公元571年)。鎮國寺分前後兩進院落,四大天王分立於山門內,亦稱天王殿,左右鐘鼓二樓對峙,金代所鑄大鐘懸於鐘樓之上,鐘聲可聞於數里之遙。
萬佛殿是鎮國寺最古老的建築,也是鎮國寺的主體,屬現存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築之一 。萬佛殿殿頂為單簷九脊歇山式,出簷深遠,斗拱總高超過柱高的三分之二,這在中國古建築中頗為罕見。萬佛殿裡沒有一根釘子,這是「斗拱」之功。萬佛殿的斗拱,保留和繼承了唐代建築的雄壯風格。
鎮國寺內樹木成蔭,鬱鬱蔥蔥,其中有一株千年龍槐,形如傘蓋,盤曲臃腫。據說寺內的龍槐不止一棵,有詩為證:「殿前笑話共徘徊,枝桿離奇仰古槐,何日風雲時祭會,神龍逃下一雙來。」此詩留在碑亭中有一塊碑上,相傳為貢生田耕藍所作。
「匯通天下」日昇昌
平遙是著名的「晉商」的發源地之一。「日昇昌」票號創建於道光年間,是中國第一家票號,經營存款、放款、匯兌業務。
「日昇昌」由山西省平遙縣西達蒲村富商李大金出資與總經理雷履泰共同創辦。座落平遙古城西大街的繁華地段,佔地面積1600多平方米;分號遍佈全國30餘個城市、商埠重鎮,並於19世紀40年代,將業務擴展到遠及歐美、東南亞等國,使得平遙一度成為中國的金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