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吴取得了夷陵之战的胜利,但并没有进一步进攻蜀国,因为北方的曹魏势力强盛,如果吴蜀两败俱伤,只会让曹魏坐收渔利。刘备死后,当时天下三分,诸葛亮决定重新与吴国修好。公元229年,诸葛亮派邓芝出使东吴,吴蜀两国再次结盟共同对抗曹魏。同时诸葛亮与孙权还约定共同灭了曹魏以后,以函谷关为界平分天下。之后,吴蜀两国交好,仿佛又回到了多年前孙刘联盟的景象。然而大家谁都明白所谓结盟,不过是暂时的妥协而已。吴蜀之所以结盟,是因为曹魏太过强大,一旦灭了曹魏,两国必将再度燃起战火。
诸葛亮从未忘记吴国袭取荆州、火烧连营的耻辱。吴蜀曾经都对魏国进行过北伐,并且在事先商议相互配合,但事实上大家都按兵不动,还要相互提防。诸葛亮一生多次北伐,每次出发都会派遣亲信将领到吴蜀边界设防,以免重演当年关羽大意失荆州的旧事。建兴四年,诸葛亮北伐,他将原本驻守永安的李严调到江州,让陈到镇守永安,还将最精锐的白毦兵交给了他。永安正是吴蜀边境重镇,而陈到则是刘备的亲信大将。诸葛亮还给兄长诸葛瑾写信,明确地表示在永安和江州都设有重兵,就是想借诸葛瑾之口警告孙权,不要想趁自己北伐又故伎重施。
哪怕在诸葛亮死后,几十年间姜维也多次北伐,但他谨遵诸葛亮的嘱托,从未倾尽国力北伐,总会留下一万精兵防备东吴,哪怕是蜀汉灭亡也不准回援。事实上诸葛亮走后,东吴的确在边境上小动作不断,但蜀汉早有防备,所以并没有占到什么便宜。公元263年,邓艾偷渡阴平,刘禅在成都投降,蜀国灭亡。刘禅投降魏国后,曾给罗宪去封亲笔信,命罗宪率大军驻扎在永安城外,准备向魏国投降。此时吴国之主孙休以援助蜀国的名义,派出大军进攻蜀国巴东郡。罗宪随即在永安城,凭借几千蜀军就抵挡住了吴国来犯的几万大军。
司马昭得知吴国准备趁火打劫的消息后,立即派出荆州刺史胡烈统兵2万,前去攻打东吴的西陵郡。此时罗宪已经抵挡吴国大军六个月之久,孙休眼见永安无法攻克,吴国的西陵郡又遭到魏国大军的进攻,无奈的孙休只好下令撤军。永安之围解除后,司马昭重赏罗宪,罗宪知道姜维也投降魏国后深知大势已去,随即接受了司马昭的重赏投降魏国。司马昭为了彰显自己有别于蜀国的重赏,更进一步封罗宪为万年侯,让他继续带兵镇守永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