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氏(註)主宰北魏時,拓跋皇室很崇奉佛法,在皇室的扶持下,洛陽城內修建了不少寺院,其中有一座崇真寺。
有一天,崇真寺的僧人惠凝忽然去世了,但是七天之後又復活了。惠凝到鬼門關走了一遭,還帶回來入冥後的所見所聞。
據惠凝說:「閻羅王檢閱案子,發現弄錯了我的名字,所以就把我放回來了。」就這樣,離去的靈魂又回到肉身上,惠凝就復活了。
醒來之後的惠凝詳細地向眾人講述了入冥後,閻羅王檢閱僧人德行的一些情況。和他一同接受檢閱的有五個和尚。閻君根據這些僧人的不同德行,做出了不同的判決。
比如,寶明寺的僧人智聖,因為坐禪悟道,刻苦修行,得以升入天堂。般若寺的僧人道品,因為能背誦四十卷《涅槃經》,也榮升天堂。
不一會兒,輪到融覺寺的僧人曇謨最接受閻君的檢閱了。曇謨最能講《涅槃經》、《華嚴經》,聽眾高達上千人。那麽閻君是如何說的呢?
閻君仔細審視曇謨最的心境後,說道:「你身為講經者,心裏總想著別人如何不如我,以傲氣淩駕於萬物之上,這是僧人中最沒出息的行為。我現在只看你能不能坐禪誦經,而不是問你會不會講經。」
那個曇謨最說道:「貧僧自從立身行道以來,唯獨喜歡講經,實在不熟悉誦經。」閻君命人把他交給冥府差吏看管,立即上來十名黑衣人,押著曇謨最向西北邊的房門走去,只見那裏邊的房子黑乎乎的,看起來不是什麽好地方。
閻君檢閱的第四個和尚是禪林寺的道弘。道弘自稱:「貧僧教化了四代施主,並製作了十尊佛像。」對這樣的行為,閻君是如何裁定的呢?
閻羅王說:「出家之人必須專心守道,誌在一心一意地坐禪誦經,而不幹涉世人之事,不作有為之事。雖然你製造了佛像,但這正是你想得到他人的財物;既然得到了財物,就會產生貪心。有了貪心那就表明你還沒有除去三毒(欲、嗔、痴),沒除掉三毒就仍會有煩惱。」說罷,道弘也被交給冥府差吏,同樣被關進了與曇謨最相同的黑屋子。
馬上就輪到了第五個僧人,即靈覺寺的寶明。他說:「貧僧出家之前,曾經作過隴西郡太守,建造了靈覺寺,然後棄官出家修道。雖然貧僧不曾坐禪誦經,卻能按時禮拜。」
閻君說:「你做太守的時候,貪贓枉法,假借修造寺廟之名,大肆搜刮民脂民膏。這座寺廟的建成絕對不是你的功勞,你還要自誇什麽功勞呢?」話音剛落,閻君也令差吏把他押走了,同樣把他關進了黑屋子。
惠凝死而復活,將閻羅王審判僧人的話講給眾人。這件事越傳越廣,還傳到了北魏的皇宮裏。北魏太後聽到惠凝說的事跡之後,派遣宮裏的黃門侍郎徐訖去查訪,看看是否真有這些寺院和這幾位僧人。
徐訖仔細察訪後,果然發現惠凝所說真實不虛。洛陽城東有寶明寺,城中有般若寺,城西有融覺寺、禪林寺和靈覺寺。至於閻羅王檢閱的那幾位僧人,如智聖、道品、曇謨最、道弘、寶明等,也確有其人。
魏太後便請了一百個坐禪誦經的僧人,長期供養在皇宮裏。同時還頒布了一項命令,不許拿著佛像沿街乞討。如果有人用私財製造佛像可以自行其便。
惠凝死而復生後,更覺修行的珍貴,於是便進入了白鹿山,從此隱居修道,專一修行。
從此之後,京城一帶的和尚都有了很大的改觀,專心坐禪誦經,無意從事講經佈道的活動了。
註釋:元氏:北魏皇室本姓拓跋,開國皇帝拓跋珪統一華北後,改漢人姓氏為「元」,因此北魏又稱元魏,或稱元氏主政。
出自〔北魏〕楊衒之:《洛陽伽藍記》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