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h logo
alt
五千文明 - 17 / 99
https://www.soundofhope.org/post/413485?lang=b5https://www.soundofhope.org/post/413485?lang=b5

大禹治水是真的,還去過美國大峽谷!科學家找到古代大洪水證據

大禹治水是真的,還去過美國大峽谷!科學家找到古代大洪水證據

【希望之聲2022年8月5日】(作者:夏语冰/文琦) 下面要說的故事是4400年前,大禹治水團隊到過美國大峽谷

有人可能會說,太荒誕不經吧?那樣原始落後的時代怎麼可能到達美國大峽谷呢?好!現在就給您說說這個故事的真實性。

中國古代史記載,帝堯時,大約在公元前24世紀(4400年前),中原洪水泛濫造成水患成災,帝堯先是任命鯀治水,經過九年,以失敗告終。鯀的兒子禹繼任治水工程。禹視察河道,總結了父親鯀治水失敗的教訓,改革治水方法,以疏導河川治水為主導,利用水向低處流的自然趨勢,疏通河渠。經過了十三年治理,終於取得了成功,消除中原洪水泛濫的災禍。大禹和他的得力助手益,編寫了一本《山海圖經》流傳後世。這本《山海圖經》記錄了治水過程中堪察過的山山水水、所到之處的民情風俗、物產工藝等等。

所以,有這本《山海圖經》作為依據,大禹治水就成為鐵板釘釘的事實。現在要講的故事,也是依據《山海圖經》的記錄。

這本《山海圖經》,簡稱《山海經》,又稱《五藏山經》。藏和內髒的臟是同音同義。“五臟”就是人身體的五個內臟器官。古代人傳說“盤古開天地”,盤古開了天地,然後他自己的身體化成地上的山山水水,可以說山川河流都是盤古的身體造成的,所以大地就是盤古的五臟。

夏禹編寫的《山海經》包含哪些內容呢?《山海經》全書十八卷,其中《山經》五卷,《海經》八卷,《大荒經》四卷,《海內經》一卷,共約31000字。記載了100多個邦國,550座山,300條水道,以及邦國山水的地理、風土物產等信息。《山經》,顧名思義是指山脈,主要部分就是中原地區的山脈,分東西南北中五個部分。《海經》是中原周邊的海域。這個部分,後人經過研究,認為《山海經》的記載非常準確。可是,《山海經》還包含《海外經》和《大荒經》。而《海外經》和《大荒經》,離中原地區很遠,所以後人研究的時候,把注意力集中在日本,可是日本又沒有這些山脈。因為內容都是奇奇怪怪的,所以誤判那些記載都是荒誕的,沒有人認真地去考察。所以,沒有一個人知道大禹治水團隊到過美國大峽谷。在中國學術界研究《山海圖經》的專家連想都沒有想過這個問題。

《山海經》頁面(網絡圖片)
《山海經》頁面(網絡圖片)

當然在歷史上,也不乏篤信它的真實性的人。如西漢史學家劉向、劉歆父子校訂這本書的時候,就給漢成帝上表,努力說服皇帝相信,《山海經》“皆聖賢之遺事,古文之著明者也。其事質明有信”。劉向父子認為《山海經》是古代聖賢留下的寶貴史實,確信無疑。

言歸正傳,那麼是誰從《山海經》的記載中發現了有關美洲的記載?我們把時間退回到1936年10月。太平洋東面,墨西哥瓦哈卡城市廣場上,一個優雅的美國女子亨利埃特·默茨Henrietter Mertz),正在安靜的陽光里享受着她的下午茶。不遠處坐着的一個中國人模樣的小夥子吸引了她的注意力,聊起來才知道,那個長着一幅中國面孔的小夥子,卻是個地道的印第安人。這次邂逅開啟了她對中國文化的探尋,從墨西哥部落的圖騰到印第安部落的傳說,再到後來,她終於隨着命運,找到《山海經》的部分英文譯本,也就是《東山經》《海外東經》和《大荒東經》三章。雖然《山海經》翻譯不全,默茨覺得自己足夠幸運了,而且她看到1500年前慧深和尚探訪美洲的地圖。《山海經》把她的人生推向了更高處,成為一個傳奇人物。

那麼默茨是怎麼發現這些奇蹟的呢?說起來,那是很艱難的,但是,很普通的辦法。她主要依據的文獻就是英譯本的《東山經》《海外東經》和《大荒東經》三章,還有慧深和尚在1500年前探訪美洲的地圖。

默茨認真地讀了《山海經》,她覺得書中大量的記載,就象是樸實的旅行見聞錄:“清楚地感到寫這些話的人是誠懇的……一里又一里,里程分明的記錄,絕不是心血來潮的夢想,也不是捕風捉影的幻境。扎紮實實的、客觀的,比如書上寫着:'過流沙往南100英里,曰禿山,大河東流。'這裡沒有什麼奇想。”既然她深信不疑,就下定決心去實地考察。

於是,默茨背起行囊上路了。她要像中國古代的旅行者一樣,用雙腳去丈量勘測那些山脈。她的方法是:《山海經》中的中國古人讓你向東,你就向東,讓你走三百里,你就走三百里,看看會發現什麼。

她按照三華里摺合一英里的方式,從北向南考察了四條美洲山脈,發現《大荒東經》及《東山經》等章節記錄的山脈,跟北美洲地圖上的各山峰有驚人的對應關係:

第一條山脈,起自今美國懷俄明州,至得克薩斯的格蘭德河止,共12座山。將古華里換算為英里,與《東山經》中第一列山的距離完全相符。

第一條山脈與《東山經》中第一列山的距離完全相符(網絡圖片)
第一條山脈與《東山經》中第一列山的距離完全相符(網絡圖片)

第二條山脈,起於加拿大的曼尼托巴的溫尼泊,止於墨西哥的馬薩特蘭,共17座山,距離與《東山經》第二列山脈相合。

第二條山脈,共17座山,距離與《東山經》第二列山脈相合(網絡圖片)
第二條山脈,共17座山,距離與《東山經》第二列山脈相合(網絡圖片)

第三條山脈是沿海岸山脈,完全走太平洋沿岸,起於阿拉斯加的懷爾沃德山,至加州的聖巴巴拉,共9座山,距離也與《東山經》所列第三條山脈相符。

第三條山脈是沿海岸山脈,共9座山,距離也與《東山經》所列第三條山脈相符(網絡圖片)
第三條山脈是沿海岸山脈,共9座山,距離也與《東山經》所列第三條山脈相符(網絡圖片)

第四條山脈,起於華盛頓州的雷尼爾火山,經俄勒岡州到內華達州北部,共8座山,距離與《東山經》第四列山相合。

第四條山脈共8座山,距離與《東山經》第四列山相合(網絡圖片)
第四條山脈共8座山,距離與《東山經》第四列山相合(網絡圖片)

默茨在書中說:“在這四次旅行中,這個地區內最顯著的特點,正像我們知道的,就是中國人所提到的那些事物。其中有好些已由美國人闢為國家公園。”“這就是古代中國人在他們竹簡中一里又一里記下來的記錄。”

現在想來,後人認為的《山海經》的不可考,是不是因為我們看待先祖的眼光太局限了呢?

中國古人非常關注太陽,太陽是從哪裡升起的呢?默茨的考察,發現大峽谷就是中國古人認為太陽升起的地方。《山海經·大荒東經》寫道,“東海之外大壑”。四千多年前中國人所說的“大壑”,意思就是“大裂谷”,被默茨認為就是美國的科羅拉多大峽谷,中國人認為那是“日月之所出之地”,也就是說太陽是從那裡出現的。那個“大壑”“流金鑠石”,就是說,那裡天氣特別熱,那裡的山好像是烈火融化的金石,閃閃發光,呈現大自然巧奪天工的莊嚴之相,如朝陽初升,如落日餘暉,流光溢彩。《山海經》對大峽谷的描述,讓中國後世的很多詩人驚嘆不已:“我見日出處。”

美國大峽谷(科羅拉多大峽谷)(圖片:pxhere)
美國大峽谷(科羅拉多大峽谷)(圖片:pxhere)

默茨女士用“了不起”來評價《大荒東經》的描述:“大荒之中……湯谷上有扶木,一日方至,一日方出,皆載於烏(鳥)。”這段生動的場景描述,湯谷,就是溫泉;湯谷上的扶木,這個“扶木”就是薩瓦羅仙人掌。薩瓦羅仙人掌高大無比,常有啄木鳥在上面築巢,一年之後,它們就把這些巢丟掉去築新巢了。這些巢就有其他的小鳥住進來,過着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準確地從仙人掌的小孔里進進出出,身型靈巧,場景熱鬧。《大荒東經》精準地描述了“樹裡面藏着小鳥”,早上飛出去,太陽落山飛回來的畫面。小鳥的生活節奏是和太陽同步的。

《大荒東經》描述:薩瓦羅仙人掌高大無比,常有啄木鳥在上面築巢(圖片:pixabay)
《大荒東經》描述:薩瓦羅仙人掌高大無比,常有啄木鳥在上面築巢(圖片:pixabay)

默茨發現,《山海經》相當精確地描寫了美國內華達山脈蘊藏的黑曜石金塊。黑曜石(英文名:Obsidian)是一種常見的黑色寶石、火山晶體,又稱“龍晶”“十勝石”,是一種自然形成的二氧化硅,通常呈黑色。黑曜石自古以來一直被當做辟邪物、護身符使用。黑曜石可加工成工藝品。黑曜石是佛教製作佛珠和工藝品的寶石之一,在中國傳統民俗中,通常採用黑曜石結合貔貅製成各種飾物和擺件,用於佩戴,以及安置家中,用於招財辟邪和鎮宅。如今大部分的黑曜石珠寶產自中美和北美地區,墨西哥的國石即為黑曜石。

《山海經》相當精確地描寫了美國內華達山脈蘊藏的黑曜石(英文名:Obsidian)(圖片:James St. John/flickr,CC BY 2.0)
《山海經》相當精確地描寫了美國內華達山脈蘊藏的黑曜石(英文名:Obsidian)(圖片:James St. John/flickr,CC BY 2.0)

山海經·東山經》中記錄的第三條山脈中有一種稱為“犰狳”的動物。這個犰狳,《山海經》里是這樣描寫的:“有獸焉,其狀如菟,而鳥類喙,鴟目蛇尾,見人則眠,名犰狳。”就是說它形似兔子,嘴巴很尖,像鳥一樣,黑色眼睛像貓頭鷹,尖細的尾巴像蛇,像軟鞭一樣能纏握樹枝。這可以說是精確地描寫了美洲負鼠的長相,分毫不差。甚至記載了北美犰狳見人就裝死,遇到敵人就會蜷縮為一團的習性(見人則眠)。負鼠在躲避敵害時還有一個“裝死”的絕招,十分靈驗。它在即將被擒時,會立即躺倒在地,臉色突然變淡,張開嘴巴,伸出舌頭,眼睛緊閉,將長尾巴一直卷在上下頜中間,肚皮鼓得老大,呼吸和心跳中止,身體不停地劇烈抖動,表情十分痛苦的做假死狀,從肛門排出綠色的液體,發出腐臭的氣味來驅逐掠食者。北美負鼠會接近昏睡達4小時。《山海經·東山經》的作者又在下面加了一句,“見則螽蝗為敗”。意思就是蝗蟲見到它就會被它所消滅。因為美洲負鼠以昆蟲為食,專吃這些蟲,所以當它出現的時候,蝗蟲們就被消滅掉了。 

北美負鼠裝死(圖片:維基)
《東山經》描寫了北美負鼠裝死(圖片:維基)

大荒東經》:“大荒東南隅有山,名皮母地丘。”皮母是古秘魯偕音,即今秘魯查文化的發祥地畢魯河谷。

古代神話中有“夸父逐日”。相傳古代勇士夸父身材魁梧、力大無窮,認為世界上沒有做不成的事情,他拿着手杖去追趕太陽,他翻過許多座山,渡過很多江河,累得精疲力盡,勞累過度而死。夸父族人在美洲三處立國,即在美洲阿拉斯加地區的“平丘”、“百穀”、桃都山建國;在中美洲湯谷、扶桑建國,扶桑是墨西哥;後來南遷在南美洲的古畢魯——皮母河谷建國,就是秘魯,創造了美洲燦爛的查文化。秘魯特魯希略的龍牆非常有名,龍牆上的龍為並逢龍,中間有小祭壇,典型的中國式樣。祭壇上是鷹鳥和鳥喙猴,在龍頭口下方立的也是鳥喙狙父。狙父是養猴人,而且頭上戴着像仰韶文化炎帝氏那樣的尖頂帽,這已再明白不過地說明他們是炎帝文化的繼承者了。

大荒東經》和《海外東經》中的黑齒、鑿齒國,就是墨西哥。拔除上下門齒,稱缺齒、損齒,飾假牙、口含石球磨牙等,俗謂“獠牙”,長期嚼食檳榔就會使牙齒變黑成墨齒或黑齒。除了這些美景、風俗民情之外,默茨在對美洲的尋訪中,還發現了幾處古代的石刻。一處位於加拿大阿爾伯塔,一處在美國的北達科他,還有一處在亞利桑那州的四角保護區。這些石刻文字明顯和古瑪雅的象形文字不屬於一個體系,反而與中國殷商時期的甲骨文相似度極高。在北美洲發現的這些古代石刻,說明夏禹之後,中國人不斷的往美洲遷移。

這些發現,默茨用幾十年心血寫成了一本書——《PALE INK》,書的中文譯本是《淡淡的墨痕》,或是《幾近褪色的記錄》。

默茨用幾十年心血寫成了一本書——《PALE INK》(譯為《淡淡的墨痕》或是《幾近褪色的記錄》)
默茨用幾十年心血寫成了一本書——《PALE INK》(譯為《淡淡的墨痕》或是《幾近褪色的記錄》)

那麼,有人也許會問,夏禹的時代,怎麼做到這麼艱難的地理考察的呢?那個時候,沒有汽車、飛機、輪船這些交通工具,也沒有指南針,說不定走在山中就迷路了。其實,那個時代有那個時代的辦法。

據傳說,禹是中華民族的保護神西王母派天上的神禹下世來救人於洪水之災的。夏禹在少年時期,就有一位老道郁華子,傳授禹治水的方法是:“只可順水之性,不可與水爭勢。”後來禹又拜老道大成執為師,大成執教禹去考察山川河流,找到泄水的渠道。

禹的手下來了許多人才,比如:古代法律制度的奠基人皋陶的兒子益,益成為禹最得力的助手;大司農的兒子水平;大司徒的世兄昭明,此人長於算學。有一個叫垂工匠,會製造兩種物件:一種是屨(jù)形,底下前後有齒,齒長約半寸,上山去前齒,下山去後齒,用於登山;一種是箕形,其底坦平,而前有數孔,貫之以過,使牛馬拉着,利用滑力,以資行進,其名曰撬。

又有神仙送來赤碧二珪,目光可以下矚九泉。珪是玉制的禮器,通常用作憑信的玉,上圓(或尖頭形)下方。帝王、諸侯在舉行朝會、祭祀典禮時拿這種玉器。也是古人測日影的器具。這裡的珪是夏禹的團隊探尋地下寶藏的探測器,很多礦藏都是通過這樣的方法找到的。

大禹有兩位臣子,豎亥和大章,都特別能走,被稱為“健行者”。在《吳越春秋·越王無餘外傳》中就有記載,“禹行使大章步東西,豎亥度南北,暢八極之廣,旋天地之數。”《海外東經》記載說:“帝命豎亥步,自東極至於西極,五億十選(萬)九千八百步。豎亥右手把算,左手指青丘北。一曰禹令豎亥。一曰五億十萬九千八百步。”大家算算看,五億多步,如果是最東到最西的直線距離,早就超出了中國本土,都能繞地球幾圈了!眼界不放開的話,恐怕是真的很難理解《山海經》的。考慮到豎亥當時還要翻山越嶺,跋山涉水,他不是直線距離,五億多步丈量“東極至於西極”,也就合情合理了。

我們今天說的這些《山海經》里對應在美洲大陸的山列,瑰奇無二的日出之大峽谷,散落在部落和石刻上的古老中國文字,是不是都在向我們訴說著一個夏禹時代的傳奇呢?也許這些上古留給人類的蛛絲馬跡真正要告訴我們的是,對神明謙卑的心,才是解開世間奧秘的第一把鑰匙吧。

請觀看視頻:

責任編輯:文思敏

希望之聲版權所有,未經希望之聲書面允許,不得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文章

更多 >

最新文章

更多 >
中國廣播台
美國聯播網
粵語台

热门文章

更多 >

最热文章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