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史茶俗
香港凉茶趣谈:凉茶不“凉” 龟苓膏最初功用非“清热解毒”?
昔日经过香港街头,远远看到店铺门口摆着的铜壸与铜鼎,就知道这是一间凉茶铺。时代变迁,铜壸变成了不锈钢容器,老一辈对的器皿讲究也渐渐被后人遗忘。昔日没有电子设备加热,铜鼎就是当年重要的龟苓膏保温器皿。如今标榜“清热解毒”的龟苓膏,最初引入香港时并非如此。所谓的“凉茶”其实并不“凉”?今期文化专题“凉茶趣谈”继续由香港史学会总监邓家宙博士分享他的研究心得。
香港凉茶趣谈:六七十年代凉茶铺吸客奇招 广播电视点唱机成一代人回忆
(接上文) 上期的“凉茶趣谈”讲到本港绝迹的“生鱼野葛菜”缘由,湾仔凉茶铺取名“卑巴桶”的原因,今期文化专题,继续由香港史学会总监邓家宙博士回顾凉茶店趣闻。从早期的路边摊到入铺,自六、七十年代起,凉茶铺就不断推陈出新,各出奇招...
香港凉茶趣谈:本港绝迹的生鱼野葛菜 湾仔凉茶铺缘何取名“卑巴桶”
入选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凉茶在大家的日常生活中并不陌生,作为粤港澳三地的传统饮品,隐藏在凉茶背后其实有不少趣味故事。剖析凉茶的发展历程,也能一窥香港社会的演变。文化系列专题“凉茶趣谈”,邀请到香港史学会总监邓家宙博士,就其近年来走访凉茶铺的...
带你认识六大茶系
六大传统茶叶有哪些,以及如何正确泡制它们?通过了解茶叶和泡茶的艺术,你可以发现这六种茶叶背后都有各自的魅力,并品味这些已流传数世纪的滋味。
茶道艺术的空寂之美 耐人追寻的茶香味
茶道之美、茶道之境都可以在泡茶、奉茶、品茗之间求得的,除了人、茶、器外,无需茶席的布置、无需服饰的搭配、无需佐以什么音乐。茶的冲泡与供奉已表现了看得到的美感与境界,茶的品饮已表现了看不到的香、味与茶性的美感与境界。
穿越茶画懂茶文化 明代一煎一泡开新局
茶事走过了唐、宋的鼎盛时期入了明代,也步入精备的境地。明代在饮茶法上展开新的里程碑,洋洋大观,丰富的内涵为人津津乐道,也为今人所继承。
【文史】宋朝建盏衬点茶 天价也难得
到了北宋徽宗年间,宋朝新巧精致的“点茶”发挥到了极致,成了全民的茶游戏。这其中,建盏扮演着什么关键角色?美在何处?
从茶画中,可以看到茶在中华传统文化中“盛放”的朵朵芳葩;更有趣的是古代茶画也可说是茶史的“别传”。茶画写真纪录了茶文化,让我们能在趣味中去认识古代的茶文化。先来认识唐代之前和唐代的茶文化。
品好茶、云南特色茶俗“三道茶”,一苦,二甘,三回味。好茶、好品味,讲究身心三回味。从品茶说人生!三道茶,蕴味无尽;茶水里,碗转苦甜合五味,吃苦励志!藏味深长!
踏访茶乡品茗 茶韵回甘馨香沁心扉
踏青寻茶,嘉义高山茶园依傍着层叠山峦,长年山岚云雾缭绕、空气清新,好天气之时,阳光云影交错,团团白云翻滚于群峰之间,绵延弯曲的山坡上,满山遍野的茶树丛碧绿耀眼。
【文史】仲秋风月说人生 尽在白露茶水中
谁将“白露”和“明月”合亲?那不就是“白露茶”吗!白露清润的茶,喉韵和润解秋燥,和四月清明采得的黄金芽,各拥春秋。唐人毛文锡《茶谱》也称赞白露,味美而淸。茶神陆羽的人生之《歌》实践了茶的精神文化,不羡世间物,就醉心于茶水。竟陵西江一水,淡淡清清,连系了他的……
茶的良心在“出物”里 日本茶11个不可不知
深奥的日本茶世界,有着不可不知的基本常识。探究、 了解这些专业知识,就能摆脱入门新手的身份。一家店的“出物”若好喝,任何一款茶也都会很美味! 煎茶与玉露在制作过程中可以衍生出茎茶、芽茶、粉茶等其它茶叶。这些茶叶的原料虽然与煎茶、玉露相同,但等级较低,称为“出物”,价格也大多偏低。
【文史】中俄茶叶文化交流的脉络
1689年,俄罗斯与中国签订第一个协约,载有皮草的商队从莫斯科出发前往北京, 他们用皮草交换中国商品,其中包括茶叶等。从中国通往俄罗斯的道路被称为“伟大的茶路”。
新年期间,走访杭州亲戚朋友的访客接到主人的“元宝茶”,就好像接“福”来“吉”了,一饮茶,大吉大利!主客尽欢,皆大欢喜!说起元宝茶的缘起来自江南农村,陆放翁诗中就提到元宝茶起源的橄榄茶……
日本茶道分有许多流派。织江表示,以抹茶为例,在日本战国安土桃山时期,茶圣千利休集大成,奠定许多茶道基础,后代子孙也开始分流派,其中最大宗就属三千家,包含表千家、里千家及武者小路千家。流派不同,在作法上也有些不同,像是走路的步伐、打茶方式及要求的泡沫细致程度等,“在作法上都会有些微差异,但在精神方面都是一样的”。
日本喝茶文化起源约自中国唐代开始,日本遣唐使与留学僧到中国做交流互动,学习当时世界最进步的政治、文化与经济,随着日本传教大师最澄及禅师荣西将茶叶种子及制茶技术带回日本,进而引进中国大陆的茶文化到日本。
“三道茶”是白族招待客人的礼仪饮品。第一道“苦茶”又称“烤茶”,味道苦涩,能提神醒脑;第二道“甜茶”,加入核桃片和红糖,可口香甜;第三道“回味茶”,放入花椒和蜂蜜,香甜苦辣具全,回味无穷。相传它的由来,与白族的师徒承传技艺有关。
“三癸亭”在茶亭中最老,“三癸亭”乃颜鲁公颜真卿特为“茶圣”陆羽所筑....
种田就是“种心”
(shown)从成功的商人到研究有成的农夫,吴庆钟在人生的最高点跌倒,那时,他丧失了健康,疑惑人生的意义,于是,他在低处重燃生命的热情,藉由耕作的过程寻回最初系念的生命价值。
(shown)写诗、作画、著书、藏茶,诗人吴德亮爱茶成痴。不满外来的咖啡竟然征服中国人三、四千年的喝茶习惯,他为了一口气,找“茶”二十年,跑到大陆遍访云南六大茶山,与三千二百年普洱古茶树对话,终得普洱茶真味。
(shown)开始种茶那年,李钦德夫妻到阿里山旅游,看到参天神木恍然大悟应该让茶树回归天然的环境。从种茶、制茶到茶理研究,李钦德认为,只有回归天然有机的栽种方式,让茶树回到吸取天地精华、发挥延年益寿的药性本色,才是种茶真义。
(shown)为什么农药的出现,否定了千百年的自然农耕?从科技的迷思中觉醒,魏麒麟用19年的时光,撷取老子的自然哲学,将生态失衡的荒地,还原成动植物的最佳自然栖息地,“它们”在此共生、共存、共容,自然中达到永续,当然这儿生长的茶——别有芬芳……
(shown)“我们贩售的是挑选好茶的能力。”带领台湾饮冷茶风气的春水堂创办人刘汉介,除了重视挑选好茶、营造好的品茗空间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好的经营团队及服务人员。而儒学思想正是他训练员工的基本精神。
茶艺教育 为阿里山注入活水
(shown)阿里山茶风味、品质特殊,隙顶国小的茶艺课及小小茶博士的评鉴制度,无形中将乡土教学和品格教育融入其中。茶艺课就像是一门艺术课一样,为资源相对缺少的偏乡小学来说,注入一股活水。
(shown)“如果没有茶做为底蕴,就失去了文化的感觉,就和一般餐厅没有两样了。”不论副品牌陶板烧、冷饮专卖店“向茶”,或是结合关东煮与珍奶的“翰林茶栈”,涂宗和念念不忘的是保有人文风味的茶馆,那是集团发展的母体。
吃茶趣
据说世界的茶和中国都有关系....
进入上环源吉林的铺头,有一种时光倒流的感觉,一切都很传统。源氏兄弟一直坚守祖训,知足常乐,既守住祖业,也守住香港的传统之一──凉茶。
都会茶馆是一种私人的小美术馆,小书院、一种人文空间。茶馆的风格与主人的生命情境息息相关,有自在闲适的“东坡居”...
茶韵千年 台湾茶人展新颜(上)
台湾的茶馆文化多元,从南到北、从都市到乡村、从文人到市井小民,每一族群都有爱茶、玩茶、赏茶人。台湾茶人也遍及世界各大都会,每到一个城市就打听有没有好茶馆,已成为我多年旅行的习惯,而且屡有惊艳。
80年代,台湾经济起飞、工资上涨,茶叶从外销转内销,加上产业政策的改变、交通的进步,传统茶行面临经营上的冲击与改变,能顺利跨越百年,适应新时代消费形式的老店所剩不多,整个茶产业正面临着重新洗牌的激烈变化...
    共有约 45 条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