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西医研究证实:中药吴茱萸汤可改善偏头痛

文/李家维、王佳宜

西医研究实验证实,中药吴茱萸汤可缓解偏头痛。(大纪元制图)
人气: 392
【字号】    
   标签: tags: , ,

偏头痛顽固难治,目前的医学没有很好的解决方法。但中国的首都医科大学去年的一项研究表明,中药吴茱萸汤可缓解偏头痛,减少发作频率。这也证实了古代中医对此药的认知。

2022年1月10日,首都医科大学龚慕辛教授领导的研究团队,将中药吴茱萸汤改善偏头痛的研究成果发表在《植物医学》(Phytomedicine)上。题目为《吴茱萸汤通过调节患有慢性偏头痛的实验鼠的中枢和外周5-羟色胺以改善其痛觉敏化》(Wuzhuyu Decoction relieves hyperalgesia by regulating central and peripheral 5-HT in chronic migraine model rats)。

研究报告指出,慢性偏头痛(chronic migraine)是一类以反复发作的偏侧性、搏动样头痛为主要症状的神经性疾病,发病机制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5-羟色胺(5-HT)紊乱导致的痛觉敏感相关。

目前临床尚无有效治疗药物,常用的曲坦类药物以缓解偏头痛为主,通过外来的药物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与中枢神经5-HT1B/1D受体结合,促进颅脑血管收缩和抑制疼痛相关的神经肽物质释放,但长期使用易产生药物耐受,过量使用还可导致药源性头痛的发生。

研究团队在炎症汤(英文缩写IS,是用于动物实验中,用来创造偏头痛模型的有机混合物)所致慢性偏头痛大鼠模型中,发现中枢和周围神经5-HT均下降,在给予吴茱萸汤后,不仅升高中枢神经的5-HT,还可以通过升高结肠中色氨酸羟化酶、5-羟色氨酸以及肠嗜铬粒蛋白A和5-HT阳性细胞数,促进5-HT合成并释放进血液中,使周围神经对中枢神经产生间接调控作用,5-HT与神经轴突上的5-HT受体结合,间接降低CGRP释放,从而抑制慢性偏头痛的痛觉敏感化。

研究结果发现,吴茱萸汤治疗慢性偏头痛,具有促进神经传递物质合成,从而影响三叉神经CGRP释放、降低痛觉敏化的间接作用途径。

其实,早在中国东汉时期,名医张仲景在其所着的《伤寒杂病论》中就有“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的说法,认为吴茱萸汤可温中驱散身体的寒气、湿气,抑制浊阴上逆而致的头痛。

中医认为头痛的成因是因为气淤、血瘀,“气、血”是中医理论中,人体内所运行的物质。

中医学“气”的概念,源于中国古人对人体生命现象的发现。中国古人智者通过对人体自身某些显而易见且至关重要生命现象,如呼吸时气的出入、活动时随汗而出的蒸蒸热气等观察,发现气是人体内活力很强运行不息极精微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基本物质之一。气运行不息,推动和调控着人体内的新陈代谢,维系着人体的生命进程。气的运动停止,则意味着生命终止。

“气”的运作跟周遭环境息息相关,人的情绪、饮食、生活习惯、甚至是人际关系等等各方面都会影响这些物质载身体的运行,若是淤塞在身体的某处,就会引起各种病症。

吴茱萸汤的主要成分有吴茱萸、人参、生姜和大枣。

吴茱萸,调理肝、脾、肾的经络,可温胃、止呕,疏肝止痛,温肾止泻,为主药。

人体内“经络”系统负责输送全身的“气”与“血”,这些输送物质在体内循环,使身体中各个组织与器官保持平衡与稳定。当经络系统出现阻塞不通时,则影响物质输送,使“邪气”(各种产生病变的因子)侵入,此时人体就会开始出现异常病变。

人参,补元气,还能平衡吴茱萸的热性;生姜与吴茱萸相同,能温胃,加强主药降逆、止呕、散寒之作用,“降逆”就是把逆上之气降下来的意思,比如打嗝、反胃等等就属于中医说的逆上之气。

大枣,既能缓和吴茱萸、生姜的燥性,又帮助人参发挥滋养补气的效果。燥是指干燥,就是指人体内的水分不充足,或者这些水分代谢不良,造成身体某些部位缺水。

日本中医师何霞2022年12月31日接受大纪元采访时表示,偏头疼不是单一的状况引起的,传统的中医疗法,包括针灸,都能起到较好的缓解和治疗作用。

她说,日常生活中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起居有规律,睡眠充足,放松心情等;食物方面要减少摄取油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再配合适当的运动改善体质,这样也能预防偏头痛反复发作。◇

责任编辑:林可柔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