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未知、正直、良善 成為科學家之路

font print 人氣: 38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9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林巧蓉台北報導) 你想成為一個科學家嗎?你能成為一個科學家嗎?你知道自己適不適合朝科學領域發展?科學深造是否一定要出國進修?

一場由大科學家台大醫學院院長陳定信、陽明大學神經科學研究所洪蘭教授、清華大學分子與生物研究所李家維所長,以及15歲的徐安廬、14歲的徐安祺等小小科學人精彩的對話,9月18日的午後在台大集思會議中心舉行。

在家自學的安廬安祺兄弟

現年15歲的徐安廬,11歲即贏得華盛頓州高中組科學展大獎,成為歷屆年紀最小的大獎得主,12歲即進入華盛頓大學就讀,被稱為「台灣之光」、「台灣的驕傲」。

「多思考」,是所有科學家們對年輕學子的期許。安廬和安祺兩兄弟都是「在家自學」完成中學教育,媽媽提到為了培養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的確下了很大的工夫設計一些「思考技巧」。

「碰到任何事,就去想為什麼事情會這樣」,安廬和安祺的母親試著讓孩子從不同角度看問題,自己想辦法找答案,問老師,問同學,上圖書館找資料,一次又一次的討論,不會為了節省時間,就把大人現有的條條框框的觀念灌輸給小孩。

除了醫學,徐安廬還關心的是世界上受壓迫的兒童,他和弟弟徐安祺小小年紀即創立「世界兒童組織基金會」,希望能幫助世界各個角落的貧苦兒童,讓他們有接受教育的機會。

一個科學家具備的特質?

與會的所有科學家都不認為,學科資優生是成為一個傑出科學家的必要條件。

陳定信院長談到「要怎樣才能成為科學家」時說,科學最吸引他的地方就在「探索未知」,渴望嘗試新事物的「好奇心」加上客觀的觀察是奠定科學的基礎。

他表示,一個科學家必須很真誠,「誠實」和「正直」是成為科學家必要的人格特質。

洪蘭教授則說,想像力、毅力和領袖魅力是最基本的,也是教室裏學不到的。當然寬廣的背景知識,好的工作團隊都是必須的。

徐安廬以他在英特爾工作時學到的經驗分享了科學家正直、真誠和團隊精神的可貴。

身兼科學人雜誌總編輯,也是清華大學分子與生物研究所所長李家維則認為,科學工作是要投入很多時間,科學人的特質中,要有足夠的毅力挑戰自己。作為一個科學家,要有對科學的熱情,要認識自己,要找到自己喜歡的東西去研究,又須具備「挫折容忍力」,才有辦法接受實驗時一次又一次的挑戰。

清華大學分子與生物研究所李家維所長(左)台大醫學院陳定信院長(右)。(大紀元記者林巧蓉攝影)

科學,是否一定要出國深造?

陳定信強調,他的求學過程都是在台灣完成,可見台灣的教育環境一樣能培養出一個科學家。李家維和洪蘭也同意科學家未必一定要出國深造,但是台灣的科學教育確實存在待改進的空間。

陳定信說,「但我們必須承認有些學科最好的實驗室不在台灣,出國深造應該是以能否找到更好的實驗室,獲得更多的知識來源作為考量。」

例如洪蘭從事的「brain science」領域,出國進修是必要的,國外才會有較完善的設備,參考資訊和共同研究的團隊。

洪蘭表示,台灣目前科學教育仍然存在許多不足。例如科學最主要的是「反證法」,而學生不去想問題,不去思考,滿腦子知識,換個方式問問題,就找不到答案,台灣的科學教育的確讓人憂心。

李家維同意洪蘭的說法,他指出,有一些高中學校的圖書經費和儀器設備好幾年來都是零,經費不足造成高中教育的失落,而且教師的基礎研究和培訓有待努力。

陳定信也認為中小學科學教育是不理想的,他提醒學生不要過於重視成績,要學會發問,常保持好奇心,並且主動查詢資料。

徐安廬(左)和徐安祺(右)都是人道關懷者,他們創立世界兒童組織基金會,希望幫助世界各個角落的貧苦兒童。(大紀元記者林巧蓉攝影)

科學家養成路上的品德教育

談到科學家的生命教育,陳定信指出,科學家容許彼此熱烈的討論,但科學倫理與道德觀卻是每個科學家的溝通基礎。例如,「尊重生命,不傷害病人」是當醫生要具備的信念,倫理教育必須從小時候做起。

目前中國大陸正發生一群父母因修煉法輪功遭受中共當局的迫害,甚至被拘捕後慘遭活體摘取器官高價賣入器官移植市場,安廬安祺兄弟得知此訊息後,直呼不可思議。他們對這些流離失所,失去家庭溫暖和受教育機會的小孩,表達了關懷之意。

洪蘭則強調,人要守本分,壓低生活的慾望,不要老是去爭,就不會老是有挫折感。科學家是要有很高的道德標準,同學的品德教育是她最重視的。

李家維則建議,建立制度來規範科學家應守的準則,組織出成熟的科學社會。

「科學月刊」總編輯,同時是這次對談的主持人林基興說,科學家是社會上有成就的社群,科學家要發揮「善」的力量,同時重視整個社會的科學教育發展,期能對社會起到正面的影響。@*(http://www.dajiyuan.com)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日本愛知縣防癌中心的科學家自行研發一套利用紅血球膜檢驗脂肪量的方法發現,多攝取青花魚、沙丁魚等富含不飽和脂肪酸EPA (eicosapentaenoic acid)和DHA(docosahexaenoic acid)的食物,有可能降低罹患乳癌的危險度。
  • (一)據《科學美國人》網站2006年9月7日報導,長時間以來,在宗教界、或者是人們說起話來經常將淨化身體與洗滌心靈聯繫起來。最近科學家們對此也進行了研究。
  • (大紀元記者文華綜合報導) 據英國《每日電郵》報導,普通的安眠藥能使植物人奇蹟般甦醒,這樣的案例在南非和美國發生了多起。儘管科學家不知道這些現象背後的原理,但不少研究成果和甦醒案例表明,有的植物人具有正常人的思維能力,是否對植物人施行安樂死,值得三思。
  • 香港名人邵逸夫設立的“邵逸夫獎”,星期三舉行頒獎典禮,香港特首曾蔭權和邵逸夫為6名獲獎者頒發大獎。邵逸夫獎的獎金同諾貝爾獎一樣,都是100萬美元。今年的邵逸夫獎得獎主包括華裔美國教授王曉東和中國科學家吳文俊。 (w2006-09-13-voa25.cfm)
  • 美國「海洋與大氣科學總署」科學家表示,周期性氣候現象「聖嬰現象」,已經在太平洋海域開始出現,這一波「聖嬰現象」,很可能在今年年底到明年初,變得更明顯。
  • 【大紀元9月14日訊】美國政府科學家當地時間13日宣布,嚴重破壞全球氣候狀態及導致太平洋海水極度變暖的聖嬰現象(又譯厄爾尼諾,El Nino)已經在太平洋形成,且將持續至2007年。
  • 包括新澤西的州立大學----羅格斯大學(Rutgers University)在內的科學家對北極生態圈在過去30年間的數據進行分析表明,北極生態發生了急速的變化:北極熊在滅絕,北冰洋上把太陽輻射反射回太空的冰層正在消失,從而使得氣溫升高。
  • (大紀元記者于止戈編譯)科學家將於明年在瑞士與法國接壤邊境的地底深處進行人類有史以來最具野心的實驗,尋求解開宇宙的奧祕,甚至可能藉此發現新空間。
  • (大紀元記者丁誠編譯綜合報導)據《科學》雜誌網站報導,科學家發現了一顆巨大的新太陽系外行星,但它的重量卻比預計中輕,這使科學家不得不重新對行星形成的理論進行審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