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常的自卑感如何阻礙孩子前進的道路(下)

作者: 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譯者: 周玉文
(圖/小樹文化提供)
font print 人氣: 11
【字號】    
   標籤: tags: , ,

接上篇:反常的自卑感如何阻礙孩子前進的道路(中)

深入思考錯誤追求優越感時,必須謹記在心:完全以自我為中心的個體,在社會上實屬異類。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過度追求優越感的兒童經常不會替任何人著想。他們帶有敵意、違反法律、貪得無厭且自私自利。當他們發現任何祕密,就會用來傷害他人。

但是,在最常因為言行舉止被斥責的兒童身上,我們也看到了毫無疑問的人性特質——在人群中,他們會找到某種歸屬感。雖說當他們的生活計畫和互相合作概念離得愈遠,我們就愈難發現他們心中尚存的社會情感,但是他們的自我和周遭世界的關係,會以某種方式暗示或是表達出來。我們必須尋找諸多會洩露他們刻意藏起來的自卑感表達形式,而這些表達形式可能多到數不清—好比兒童的一個眼神。雙眼不只是接受並傳送光線而已,更是用來社會接觸的器官。

人們盯著他人的方式,會透露出他內心想和他人連結的程度。這就是為什麼所有的心理醫師和作家,都會再三強調人的眼神。當其他人提供我們意見,我們會從對方如何打量我們的方式判斷是否受用,也會試圖在凝視中理解對方的部分靈魂。就算有可能誤判或誤解,從兒童的眼神中歸納出他是否友善,還是比較容易一些。

眾所周知,那些不敢直視大人雙眼的兒童,多半猜疑心很重。他們不全然是壞心眼,或是有不好的性習慣。這種眼神閃躲有可能單純意味著:即使只是一時半刻,他也試圖不讓自己和他人產生連結。它代表兒童嘗試迴避和夥伴們社交。當你呼喚兒童時,他願意靠得離你多近,也是一種暗示。許多兒童會保持一定距離,他們想要先瞭解整個情況,如果真有必要再靠近。他們小時候曾經有過不愉快的經驗,因此會以這種片面的知識一概而論並濫用在其他地方,從此認定「近距離接觸很可疑」。觀察孩子對母親或教師的依賴,是相當有趣的。兒童比較常主動靠近的對象,比他們動不動就開口表達愛意的對象更重要。

有些兒童走起路來抬頭挺胸,說起話來語調堅定,絲毫不見一絲膽怯,因而表現出顯而易見的自信和勇氣;有些兒童則是和他人說話時畏畏縮縮,馬上就洩漏內心的自卑感,以及自己無法應付整個狀況的恐懼感。

在探究這種自卑情結時,我們發現:許多人相信,那是與生俱來的。然而,我們不同意這種意見,因為無論兒童多麼有勇氣,都可以被教育成膽小怕事的孩子。父母親若是生性膽怯,有可能孩子也跟著畏首畏尾,但那並不是因為他生下來就是膽小懦弱之人,而是因為他成長在充斥恐懼的氛圍中。對兒童的發展過程來說,家庭氣氛和雙親的性格特徵,是最重要的兩個因素。

在學校獨來獨往的兒童,經常出身於鮮少或根本不和他人打交道的家庭。當然,我們很容易就把他們想成與生俱來就有這種遺傳性格,但這種理論會被推翻。沒有任何器官或大腦的生理變化,會導致無法和他人打交道;然而事實顯示,雖然這樣的生理變化不一定會導致這樣的性格特徵,但有助於我們理解這類外顯的特點。

試舉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就能讓我們從理論上明白這一點:有一名兒童生下來就有器官缺陷,因此患病了一段時間,他本身也因為病痛和缺陷過著壓抑的生活。這類兒童只對自己感興趣,認為外部世界充滿困難和敵意。另一種有害因素也在這類個案中軋上一腳:體弱多病的兒童必須找到一個靠山,對方會讓他的生活變得更容易,而且願意為這名兒童奉獻自己;但是他的全心全意奉獻和保護姿態,會催生出兒童強烈的自卑感。兒童的身材、力氣,都和成人有一大段差距,因此會產生相對的自卑感。一旦兒童三不五時就被告知:「囡仔人有耳無喙。」(意思是:孩子應該乖乖在一旁聽就好,不要出聲。)這種「低一等」的感覺就很容易被強化。

這些都會加強兒童認定「自己處於劣勢地位」的印象。對於自己比其他人更渺小、更無力的領悟,會讓他根本無法平衡。愈受到這個自己比較渺小、比較軟弱的念頭刺激,就愈想要付出更大努力變得強壯。因此在爭取外界認可上,又多了一股推動力。但他不是試圖安排自己的生活,好讓他和周遭環境和諧共處,反而是發想出一套全新的公式來「只為自己打算」。而這就是獨來獨往的兒童類型。

我們可以有把握的說:多數體弱、身障的兒童,都帶有強烈自卑感。而在外在表現上,有兩極化的方式:他們要不是說話畏畏縮縮、猶疑不前、膽小羞怯;就是咄咄逼人。表面上看來這些行為毫不相關,但是箇中原因有可能如出一轍。這類兒童在追求認可期間,有可能會因為前一回表現太沉默寡言,下一回卻喋喋不休,而洩露心中的意向。社會情感對他們絲毫起不了作用,因為他們對生活毫無期待、相信自己可以不用付出,要不然就是會把這種社會情感做為個人用途。他們想要成為領袖和英雄,永遠都是目光焦點。

一旦長年採用錯誤方式訓練自己,單靠一次對話就想改變孩子的模式,根本是不可能的任務,因此教育者必須耐著性子。當這類兒童試圖改善自己,卻偶爾老毛病發作的情況下,有個明智的辦法就是——對他解釋「改變不是一蹴可幾」。這樣做可以平息兒童的焦躁,也不會讓他對自己失望透頂。要是有個兒童兩年來都學不好數學,也不可能在兩個星期內就把不懂的部分搞懂,但無庸置疑確實有可能會改善。也就是說,有勇氣的正常兒童,其實有能耐彌補任何事。我們一再看到,兒童能力低下往往來自錯誤的發展方向,以及偏離了常態、沉重而陷入困境的整體人格架構。只要問題兒童沒有智力缺陷,總是有可能協助他們重回正軌。

能力低下或表面看似愚蠢、笨拙又冷漠,並不足以用來證明兒童智力有缺陷,因為智力缺陷總是會伴隨著大腦發育不完善的跡象。這類身體缺陷,有可能是受到影響大腦發展的腺體影響,有時候會隨著時間拉長慢慢消失,只剩下當時缺陷造成的心理陰影。也就是說,出生時身體比較衰弱的兒童,即使長大後變強壯,也有可能持續表現得好像永遠都這麼衰弱。

我們甚至必須更深入研究:自卑感和以自我為中心的態度,可能源於過往的器官和身體先天不良,也有可能來自與這些身體缺陷完全無關的情況—有可能是家長用錯誤的方式培育兒童,也有可能是生長在缺乏關愛、教養嚴厲的家庭環境所致。在這類情況下,兒童的生活會相當悲慘,因此他會武裝出帶有敵意的態度來面對周遭的環境。而因為身體缺陷所產生的心理缺陷,其影響就算不是完全相同,也是大同小異。

我們必須做好心理準備,因為治療那些成長在缺乏關愛的家庭環境的兒童時,有可能會遇到龐大的障礙。

──摘自:《阿德勒正向教養心理學【給孩子勇氣的成長之書】》小樹文化提供@

責任編輯:黎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