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典故.【成語數來寶】

不耍「爾虞我詐」實話實說 救下二國人命

作者:允嘉徽
font print 人氣: 1085
【字號】    
   標籤: tags: , , , ,

春秋時代,南方的楚國漸漸崛起,成了南方的第一大國。宋國雖然是周朝的最高等級的五個諸侯國之一,然而領土與實力都不強。公元前597年,楚莊王在邲之戰中擊敗了中原霸主晉國,躍登「春秋五霸」之一。過了三年(公元前594年,魯宣公十五年),楚莊王圍攻宋都,已經窺知對方疲憊至極,城中人「易子而食」,勝券在握了,卻僅僅因為一句話,棄攻班師而返。什麼話有這麼大的力量,為兩國迎來完好和平的終結呢?

楚莊王圍攻宋國,久久不克。那時楚軍剩下七日的軍糧,楚莊王打算,在七日內攻下宋都城,七日不下就撤軍。於是,楚王派遣使者司馬子反去刺探宋國都城的虛實。

窺探軍情

司馬子反登上城門窺探宋城,這時,宋國的使者華元也登門而應。兩國的使者就在城門上進行了一段重要的外交對話。

子反問道:「您的國邦現在怎樣的景況呢?」

華元說:「極度疲困!人們易子而食,拆骨骸當柴燒。」

子反說:「嘻!真的是極度疲困。不過,雖然你這麼說,我倒是聽說被圍困之國,總是強行餵馬餵得肥肥的,顯示給人又強又壯的模樣。今天你怎會表露這般情況讓我知道呢?」

華元說:「我聽說君子見到人處困境則會有哀憐之心,小人見到人處困境則幸災樂禍。我看您像個君子,所以就告訴您實情了。」

子反說:「好。您就再加加油支撐支撐!我軍有七日的糧食!」說完作揖行禮,反身而去。

回禀

司馬子反返回軍營後,禀告莊王觀察偵探的結果。

莊王問道:「敵情怎麼樣?」

子反說:「困乏極了!易子而食,拆骨骸當柴燒。」

莊王說:「嘻!真是困乏極了。這次一定要拿下宋國而歸啊。」楚王已經勝券在握,喜色溢於言表。

子反說:「這樣行不通!我已經告訴宋人我軍僅有七日的糧草。」

司馬子反的行動完全不在莊王的算計之內,莊王聽了大怒道:「寡人派你去窺探敵情,你為何反而自掀底牌?」

子反說:「區區一個宋國,猶有誠實不欺之臣,何以我泱泱楚國反而沒有人呢?因此,我也告訴對方實情。」

莊王心意不動搖,說道:「固然這樣,我國還是要拿下宋城而歸。」

子反答說:「請大王在此坐鎮,臣下要請歸了。」

莊王說:「你去寡人而歸,寡人留在此地何作為?寡人也將和你一起歸國。」於是楚國和宋國解怨和好撤軍而歸。

這件事記載在《韓詩外傳》。在春秋三傳和《史記》(*細節有異)也有記載。《春秋穀粱傳》「宣公十五年」特書了這兩國之間很不平凡的和平善解,展現善與義自發的力量。(*原文:「夏,五月,宋人及楚人平。平者成也,善其量力而反義也。」)

《春秋公羊傳》也說這次和平善解很不凡。(原文:「夏,五月,宋人及楚人平。外平不書,此何以書?大其平乎已也。」)

《春秋左傳》則記載,宋國寧以國斃,也不肯立下城下之盟。華元趁夜進入司馬子反之室,要求楚國軍隊退三十里,兩國和平解圍。華元以自己為人質,立盟:「我無爾詐,爾無我虞。」

成語「爾詐我虞」,也作「爾虞我詐」,就是源自於這個歷史事件。後代用來形容人際間鉤心鬥角,互相猜疑欺騙,和當時使用這個詞的情境完全不同了。

《韓詩外傳》稱讚君子華元善於以誠相告,得以解宋城之圍,同時救了二國人之命。華元的對手司馬子反被誠心善意所感動、懾服,同樣以君子的誠心相應,熄滅了爭戰野心,扭轉了犧牲的命運。這也是善能量連鎖反應的結果。兩人能在危境中展現「信」的勇氣——相信對方是個君子,和「誠」的擔當,真是不凡的君子呀!

《中庸》中說:「誠者天之道,誠之者人之道。」孟子也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一誠人心轉,一誠天地易,力量何其大!現代人的變異觀念把說實話當傻瓜行徑,反而造成世風日下,搞壞了人心,人們在推波助瀾中也害了自己。

參考書籍:

《韓詩外傳》
《春秋公羊傳》
《春秋穀粱傳》
《春秋左傳》
《史記》

@*#

-點閱:【成語數來寶】系列-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作為名臣,張養浩是元朝三俊之一;作為文學家,他更是元曲作家中的泰斗。今人對張養浩的了解,大概就是從那首《山坡羊·潼關懷古》開始的。
  • 自孟子道出「我善養吾浩然之氣」的千古名言,其剛正、博大的氣魄深受歷代文人仰慕。他們甚至化用這句話為名取字,時時激勵自己,其中最知名者有唐代的孟浩然,還有元代的一位名臣兼文學大家——張養浩。
  • 李綱雖是一位文官,卻像一道堅固的長城,守衛北宋都城開封,連金兵都是他的手下敗將!李綱一生堅持抗金,如果說皇帝堅持重用他,可怕的「靖康之恥」也許就不會發生!
  • 錢若水是北宋大臣,為人正直,有膽識,後被提拔為樞密院副使。北宋司馬光在《涑水紀聞》和李元綱在《厚德錄》中,都記載了錢若水於宋太宗時期因仗義執言而救了三個官員的事情。
  • 在唐中宗、睿宗之時,武則天奪嫡之謀得逞,肆行不義之威,大唐的國祚差點脈斷武則天之手。然而就在睿宗被誣告「謀反」、命在危急存亡之秋,有一位忠臣義士捨命護主,忠義的魄力震懾奸逆,改變了逆亂之勢。
  • 中國山水畫
    山東寧陽縣有兩個古老的地名:「東疏」「西疏」(現西疏併入了東疏鎮)。這兩個地名是怎麼來的?是為了紀念西漢名臣疏廣、疏受叔侄而設的,其背後有一段真實感人的歷史故事。
  • 「三更燈火五更雞,正是男兒讀書時。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他的《勸學詩》激勵了一代代的莘莘學子;他的書法豐厚雄渾,雍容正大,法度謹嚴又氣勢磅礴;他為官清廉,正直敢言,凜然赴難,視死如歸,其忠義大節,光風霽月,高山仰止。他就是字如其人的不朽典範——大唐書魂顏真卿。
  • 岳陽樓
    《岳陽樓記》就像一個巨大的文學磁場,吸引、感染著接觸到這篇文章的讀者。現在想來,如果沒有巴陵郡守滕子京獨具慧眼地對范仲淹的約請,後人就讀不到這篇繪聲繪色描寫浩渺的洞庭湖變幻無窮的風光、遷客騷人對洞庭湖的不同感受、最後又轉化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千古浩歎的美文。
  • 民間過大年前有祭灶神的風俗,祈求福祿臨門。在東漢時,「天下無雙,江夏黃童」的孝子黃香卻「不祭灶」,到底是怎回事?而且,他從一介貧民轉身為得皇上賞識尊重的賢臣,掌管國家樞機要務。這樣的福分從何而來呢?
  • 明孝宗弘治二年追贈于謙為「特進光祿大夫、柱國、太傅」,賜諡「肅愍」。明神宗萬曆十八年改諡「忠肅」。于謙蒙冤於一時,卻萬世不泯,忠心義烈,與日月爭光。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