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賣藝女 最後成為王后、太后、太皇太后

【賢后傳】曹操一生最敬重的女人

魏王曹操王后——武宣卞皇后
文/秦順天
于非闇摹《女史箴圖》(局部)。(公有領域)

卞夫人的人品、處事都堪稱楷模。是曹操的賢內助。示意圖:于非闇摹《女史箴圖》(局部)。(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19453
【字號】    
   標籤: tags: , , , ,

曹操帶回了幾副精美的耳環,先讓她挑選,她就選了一副中等檔次的。曹操很奇怪,問她為什麼不選最好的她回答:「如果選最好的,那是貪心;如果選最差的,就是虛偽;所以我擇其中者。」

賣藝為生 曹操納之為妾

卞夫人(160—230),名卞玲瓏,山東臨沂人。她出生那天,滿屋都被黃光籠罩,其父問卜,曰:「大吉之兆,此女前途無量。」

但卞玲瓏卻出身於卑微的倡家。《說文解字》說「倡」,即「樂也」, 指專門從事音樂歌舞雜戲的藝人,經常在宴席和聚會上表演歌舞。

能歌善舞的卞玲瓏為了生活四處奔走,那年賣藝來到了譙地(安徽亳州),趕上曹操父親過生日,請卞玲瓏等藝人歌舞祝壽。二十歲的卞玲瓏容貌秀麗,風姿綽約,被曹操看上,後納之為妾。

少年成名、曾被舉為孝廉的曹操當年25歲,已有結髮之妻丁夫人。丁夫人瞧不起卞氏的低賤出身,待她並不寬厚,但卞氏總能隱忍謙恭,不做計較;即使受曹操寵愛,還是安分守己,並不侍寵而驕。

臨危不亂

金協中彩繪《三國演義》第五回插圖,發矯詔諸鎮應曹公。(公有領域)
曹操刺殺董卓事敗,逃出洛陽,回到陳留。圖爲金協中彩繪《三國演義》第五回插圖,發矯詔諸鎮應曹公。(公有領域)

因曹操不想被董卓重用,就帶著親信逃離了洛陽,失蹤了幾個月,音訊全無。當時袁術又假傳曹操已死,很多投靠曹操的將士就想離開另做打算,曹府亂作一團。

曹操生死未卜,家眷當然惶恐不安,二十八歲的卞氏心中也非常著急。但她按捺著自己的情緒,不顧內外之別,走出來面見曹府的將士。

她鎮定自若,勸說慌亂的將士:現在消息並未證實,曹君生死不能憑流言確定。如果你們今日辭歸,曹君日後回來了,你們有何臉面見他啊?為避免未知之禍,你們就輕率放棄一生的名節聲譽,值得嗎?正因為有難,義士才要與共生死啊!

卞氏的一番話使將士們面面相覷,他們慚愧不已,紛紛打消了回家的念頭,決定留下等候曹操。卞氏為曹操挽留了人馬,安定了後方陣營。

後來董卓火燒洛陽,一片混亂,正是在這些將士的保護下,曹家眷屬才得以保全。從此曹操對臨危不亂的卞氏更加敬重,很多事都交給她去辦。

曹操彩像,明人繪。(公有領域)

善解人意 不念舊惡

曹操的長子因曹操而死,悲痛欲絕的丁夫人非常怨恨曹操,常常哭泣。曹操不耐煩,一怒之下就把她打發回了娘家。後來曹操心生悔意,親自去接丁夫人回來,但丁夫人不肯原諒他,曹操只好與她離異。

卞氏知道曹操惦記丁夫人,趁曹操外出征戰,就常常給丁夫人送一些財物,又私下多次將丁氏接到家裡款待。

卞氏對丁夫人仍然處處恭敬,以禮相待。吃飯時,卞氏退居妾位,把與丈夫並排的正妻座位讓給丁夫人,自己則坐於側位。她不念舊惡的涵養,使丁夫人非常過意不去:「我已經是離異之人,夫人何必如此呢?」

幾年後,丁夫人去世,曹操感慨自己再無贖罪之機,很是愧疚心傷。善解人意的卞氏理解曹操的心思,就主動為丁夫人操辦喪事,請曹操依禮殯葬她,後將之葬於許城南。

母儀德行

後來卞氏被曹操封為正妻。家裡家外,她舉止以禮,操持有方。

曹操兒女多,很多年幼就失去母親的孩子,卞夫人都盡心撫養教育,視如己出。同時她善待姬妾,使曹操沒有後顧之憂,安心投入宏圖霸業。

曹操和卞夫人都厲行節約,在卞夫人的帶動下,曹魏後宮尚節儉之風。卞夫人的居室家具沒有彩漆繪畫,一色素黑。她不收藏文玩珠玉,從來都不穿上等衣料,衣服上連花邊裝飾都沒有。

一次,曹操帶回了幾副精美的耳環,先讓卞夫人挑選,卞夫人就選了一副中等檔次的。曹操很奇怪,問她為什麼不選最好的 ?卞夫人回答:「如果選最好的,那是貪心;如果選最差的,就是虛偽;所以我擇其中者。」

于非闇摹《女史箴圖》(局部)。(公有領域)
家裡家外,卞夫人舉止以禮,操持有方。示意圖:于非闇摹《女史箴圖》(局部)。(公有領域)

曹操選定曹丕做繼承人時,左右侍臣皆祝賀卞夫人,建議她賞賜財物,讓人分享曹丕成為世子的大喜。沒想到卞夫人淡然一笑,說,立曹丕為世子,只因他是長子罷了 ,同時也說明我做母親的,在教子方面還沒有什麼大的過失。其實我們母子都沒什麼功勞,有什麼值得大加犒賞以示慶賀的呢?

曹操聽說後,非常高興,他讚歎卞夫人的定力:「怒不變容,喜不失節,故是最為難。」憤怒不變容態,喜悅不失禮節,這是最難得的啊!

219年,曹操正式冊封五十八歲的卞夫人為王后,讚卞夫人「有母儀之德」。當時為了慶賀,國內犯人死罪均各減一等。

曹操一生妻妾成群,後宮都歸卞夫人管,恪盡婦道的卞夫人張弛有度,和姬妾們相處得都非常和睦。

卞夫人慈孝憐憫,隨軍征行時,每遇到白髮蒼蒼的老者,一定會停車。她走下來,親自與老者打招呼,噓寒問暖,同時賞賜他們絹帛。有時,她情不自禁地淚流滿面:「唉!只恨我的父母已不在人世啊!」

懂禮法 知進退

卞夫人懂禮法,知進退。她的弟弟卞秉,隨曹操南征北戰,戰功赫赫,官卻很小,財產也很少,一些戰功不及他的,都比他富有。

卞夫人曾向丈夫提出異議,曹操說:「正因為他是我的小舅子,所以不能給他太大的官爵啊。」卞夫人也就再不提此事。直到曹操去世,卞秉都沒能晉升。

有人私下議論說卞夫人薄情,卞夫人不以為然。每次接見外戚,她都告誡娘家人,要處處節儉,不應希求非分的賞賜。她說:「我侍奉武帝四五十年,一向節儉,也沒什麼錢給你們。有犯科禁的人,我會對他罪加一等。」

一次,卞夫人最疼愛的小兒子曹植被舉報冒犯執法,魏文帝曹丕派人向卞夫人匯報,卞夫人深明大義,斷然回覆說:「沒想到他竟幹出此等事來。告訴文帝,不能由於我而違法國家大法。」她表示自己不會加以干預,對曹植該怎麼處置就怎麼處置。

儘量彌補丈夫、兒孫的為政闕失

卞夫人對丈夫、兒孫為政的闕失,都儘量予以彌補挽救,以己之力維護著曹魏大業。

公元219年,楊修被曹操處死。卞夫人立即給楊修的母親袁氏寫了一封信。她先誇讚楊修之才,然後說夫君在「性急忿然」之下處死楊修,當時自己並不知情。她表示非常震驚,深感悲痛,請求袁氏寬恕。而且,她隨信送了衣服、文絹、官錦,香車、牛等很多慰問品給袁氏。

220年,曹操病逝,曹丕即王位,尊卞夫人為王太后,後為皇太后,居處稱永壽宮。

曹丕與曹植有嫌怨,卞夫人努力協調;曹丕欲殺曹洪,卞夫人假意要廢黜郭皇后,以為勸諫,並且列舉曹洪的功勳,尤其對曹操的救命之恩,她告誡曹丕,做人萬不可忘恩負義。

金協中彩繪《三國演義》第七十九回插圖,兄逼弟曹植賦詩。(公有領域)
曹丕與曹植有嫌怨,卞夫人努力協調。圖爲金協中彩繪《三國演義》第七十九回插圖,兄逼弟曹植賦詩。(公有領域)

卞夫人一生為曹操生了四個兒子——魏文帝曹丕、任城威王曹彰、陳思王曹植、蕭懷王曹熊,皆文韜武略,人中俊傑。曹丕下筆成章,曹植才華橫溢,都是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

226年,曹丕駕崩,曹叡即位,尊卞夫人稱為太皇太后。

230年,卞太后去世,終年71歲。她與魏武帝曹操合葬與高陵輔,後被追諡為「宣」,即心地仁慈,見識深遠、賢德淑惠之意。作為女人,卞夫人的人品、處事都堪稱楷模,確實是名不虛傳的賢內助。

參考文獻:

《隋書·地理志(中)》
《太平御覽》
《世說·賢媛篇 》
《三國志》@*

點閱【賢后傳】系列文章。

責任編輯:蘇明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西晉的華麗深宮內,住著一位特殊的皇妃。她既沒有顯赫的家世,也沒有傾國的容貌,反而姿陋無寵,體弱多病。但她憑藉獨一無二的才德,位居眾妃嬪之首,深受宫人禮敬。當三千佳麗湮沒於歷史洪流,人們卻記住了她美好的姓名。
  • 日本人為何對楊貴妃情有獨鍾?貴妃墓中葬的是誰?山口百惠原來姓楊,她真的是楊貴妃的後代?
  • 衛定公的夫人定姜麗於文辭,中國最早的送別詩,有一傳說是她寫的。定姜聰明有遠識,又能有大忍之心與忍辱的功夫,她的一生如何發揮母儀天下的作用呢?
  • 戰國時代齊國有一位女子以醜聞名,寫書的人說她是天下第一醜女。然而,無鹽女卻請求嫁給萬乘之君,而且當上了王后。她到底是怎樣作到的呢?
  • 明成祖朱棣皇后,有勇有謀、能文能武,攻城時披鎧甲迎戰,盛世時著書立說。她薨逝後,皇帝追思不已,終身不再立后。
  • 隋文帝和獨孤皇后,四十餘載心血相融,夫唱婦隨,攜手開創帝業,做到了終生毫無保留的相互信任。夫妻情義天高地厚,少年誓約竟白頭不渝,成就了中國古代帝王後宮生活的奇蹟。
  • 成吉思汗之妻——光獻皇后孛兒帖,蒙古族世世代代都在歌頌她:「有日月一樣的光明,大海一樣的心胸。」坐落在今蒙古境內的呼和淖日湖和察汗淖爾湖,一大一小,在陽光下相互映襯,被蒙古族的後世奉為神湖,因為成吉思汗和孛兒帖的婚姻就從這裡開始,是他倆一生心心相印的象徵。
  • 唐太宗文德皇后——長孫皇后,是一個非常喜歡讀書的皇后,梳頭時都不忘把書卷放在面前讀上幾頁,她時刻提醒自己:自己首先是皇后,然後才是女人。她言行必循禮法,為了做一個合格的好皇后,她甚至著書三十卷,只為自律。長孫皇后被唐太宗譽之為「嘉偶」、「良佐」。
  • 「堯舜」是中國古代的政治典範,作為一個女人,誠孝張皇后獲得「女中堯舜」的稱號。600年前的這位傳奇女人,以出色的政治才幹,默默地站在幕後,輔佐三代帝王處理朝政。她從來沒有走上前台,沒有垂簾聽政。她只是謹守婦道,做了一個女人該做的,就為她的時代帶來了安定與福祉。
  • 馬皇后陪伴了朱元璋三十年,當了十五年皇后,朱元璋一生中誰的話都不聽,獨對馬皇后言聽計從。她以賢德和才智,輔助朱元璋度過了大明朝創建過程中最艱難的階段。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