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受壓力 贏得第一(下)

作者:孟憲騰(台灣/ 小學教師)
font print 人氣: 249
【字號】    
   標籤: tags: , , ,

 

輸了比賽的孩子,像是失了魂似的,而我不斷苦思鼓勵他們的方法,但是,也不知如何是好,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老師,我們來聽神韻交響樂團平復一下心情。」忽然明倫高聲對我說。

對了,我每天午餐時間都會播放神韻交響樂團演奏的樂曲,今天竟然忘了。於是,我打開電腦開始播放「草船借箭」,這是他們聽過數遍,相當熟悉的樂曲。一陣陣的小提琴聲彷彿讓人看到蜀漢士兵入列成陣的壯盛軍容,不久,法國號和二胡猶如周瑜與孔明正在對話。周瑜要孔明監造十萬支箭應敵。

孔明從容不迫的說,「只要三日,便可交出十萬支箭,願意立下軍令狀,如果三日辦不成,甘當受重罰。」聽到這裡,我對孩子們說,蜀漢不聯吳制魏就沒有生存空間,要聯合吳國,周瑜又要設計陷害他,你想這樣腹背受敵的情境壓力有多大,但是,孔明還是忍受得了。只有忍受得住壓力的人才能成功。

不久,樂團大鑼響起。好像讓人聽到聲音在濃霧瀰漫的夜色中迴盪,草船即將出發。我接著說,儘管遇到困難,但是孔明仍然勇往直前。我們也是一樣,必須忍受暫時的挫折,才能得到最後的勝利。最後,「草船借箭」演奏即將結束,指揮米蘭‧納切夫指揮棒用力一揮,樂團彷彿奏出「謝謝曹丞相賜箭!」的歡呼聲。明倫又大聲說:「對啊!我們又還沒輸,只是一勝一和而已了。還是有勝算的。」「明倫說的對,只要大家用心跑我們一定可以奪得冠軍的。」我說。

聽完我的話,孩子們加快吃完午餐並迅速收拾。我在黑板上寫下「趕快休息,跑出第一。」幾個字,然後要他們趕快趴下。我安靜的坐在椅子上,眼睛緊盯著牆上的時鐘。秒針一格一格的移動,不久,我開始聽到微微的鼾聲。

「1點了,趕快醒來。排隊準備暖身。」叫醒孩子後,班長雅竺開始整隊。「快一點啦,這都什麼時候了。」,幾個動作較慢孩子也在副班長阿堯的督促下迅速入列。這時,思婷突然大喊,「不好了,奕偉說他頭痛中暑。」我走過去問奕偉:「還可以跑嗎?」奕偉點了點頭。

雅竺一面為他搧風,一面對思婷說:「你去護士阿姨那裡拿冰袋讓他冰敷。」明倫也走過來拉了拉奕偉的手說,「你是我們的主將。加油一點。」同學們紛紛過來為他加油。「六甲、六甲、六甲,加油、加油、加油。」全班的孩子圍成一圈,大家手疊著手高聲大喊。全班士氣高昂的迎接比賽的到來。

「碰!」起點裁判槍聲一響,第一棒奕偉就如脫韁的野馬般衝了出去,只見他與乙班的選手並駕齊驅,幾乎同時到交棒給下一位選手。但是,乙班的第二棒是強棒,漸漸將我們班拋在後面。「加油!加油!」我雙手揮舞大聲喊著。只看見第三棒的明倫賣命的往前追趕,這時,思婷揮舞著班旗在運動場中間的草地大聲加油。

幾棒後,棒子傳給了長腳凱貞,凱貞邁開大步向前追趕。10公尺、5公尺、1公尺凱貞越跑越接近對手。「追過去了!」所有的人高聲歡呼。接著看見,後面接棒的同學一個個拼命往前衝。最後一棒阿堯以胸口壓線抵達終點的那一瞬間,思婷又哭又跳的大喊,「贏了!贏了!老師,阿堯贏了!」

「是我們班贏了!我們贏了!」我大聲的說。思婷又哭又笑的點了點頭說,「我們贏了!」

(全文完)◇

責任編輯:黎薇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盡職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順順當當、成績優良,長大後能成就一番事業,即獲得成功。培養出一個「成功」的孩子沒有一定之規,不過新近的心理學研究發現,個人的特質可以預見其成功,毫不意外,這些特質很多都受惠於家教。
  • 昨日一名20歲理工大學護理學院的女學生,在將軍澳墮樓身亡,是9日以來第七宗學生輕生事件。昨日在一論壇上,有中學生指所有的壓力來自扭曲的教育制度及社會的價值觀,一切以成績為先。學者則呼籲給予教師及學生空間。
  • 有很多無法察覺的心理習慣,例如抱怨、受限信念(Limiting beliefs)、怪罪他人、沈緬過去、拒絕改變、尋求認可、消極的自我對話等等負面習慣,嚴重地阻礙我們通往成功的道路。你必須一一地找出來,然後改掉它。
  • 讓孩子進入夢寐以求的大學固然是學生與家長們的共同心愿。然而當孩子步入大學之後,應該如何計劃才能使大學生活既豐富、又能為日後的就業鋪路呢?
  • 明天開學,考生升學考試倒數。專家說,學生應培養正向抒壓,家長應多陪伴、別投注夢想壓力在孩子身上,以免孩子陷負向壓力循環,造成心理問題。
  • 業內專家Lynn Taylor是《馴服糟糕的職場暴君:如何管理幼稚的領導行爲並在工作中騰達》的作者。她近日談論了那些聰明(smart)以及執行力強的(driven)人才在度假的時候都會做些什麽,希望對即將度假的你會有所幫助。
  • 我們已經知道,兒童都會努力追求優越感。父母或教育者的責任,就是將他們的努力追求導向有效、有益的面向。他必須確保,孩子的努力可以獲得心理健康與幸福,而非精神疾病、身心失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