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h logo
https://www.soundofhope.org/post/834975https://www.soundofhope.org/post/834975
女性压力大,易发生三类心脏病!(pixabay)
女性压力大,易发生三类心脏病!(pixabay)

JACC综述:女性压力大,易发生三类心脏病!

JACC综述:女性压力大,易发生三类心脏病!

【希望之声2024年9月8日】 压力在社会中无处不在。社会心理压力会影响心血管病的发病。压力被定义为对环境需求的感知,超出了个人适应的能力。有证据表明,无论是健康人还是已患心血管病者,心理压力与预后较差有关。

近日,JACC发表文章指出,社会心理压力在女性中较常见,压力对女性心血管的不良影响比男性更显著。

压力对女性心血管的不良影响比男性更显著。(photoAC)
压力对女性心血管的不良影响比男性更显著。(photoAC)

文章指出,女性由社会心理压力导致心血管后果方面具有独特的倾向。女性易发生压力相关的情绪障碍和焦虑症。女性由急性精神压力引起的心肌缺血更常见,与强烈压力有关的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和应激性心肌病,也是女性常见。

作者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女性更容易出现血管收缩、微血管功能障碍和炎症,这些都与压力有很大关系。

文章指出,女性与压力密切相关的心血管病主要包括精神应激性心肌缺血、应激性心肌病和自发冠脉夹层。

应激性心肌病(photoAC)
应激性心肌病(photoAC)

压力会引起心肌缺血

心肌灌注成像检查发现,约1/6的稳定性冠心病为急性精神应激触发的心肌缺血

女性,尤其是年轻女性,比同龄男性更容易患精神应激性心肌缺血,微血管反应在精神应激性心肌缺血中起主要作用。而男性的冠脉狭窄以及血压、心率升高发挥了更大的作用。

此外,患有精神应激性心肌缺血的女性更容易出现心绞痛。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在女性中更常见,在精神压力下会发生炎症微血管收缩。女性的精神应激性心肌缺血和非阻塞性冠状动脉疾病的发病机制相同。

压力会引起心肌病

应激性心肌病是一种急性可逆性左心室功能障碍,通常发生在强烈情绪或身体压力发作后,多见于绝经后女性。慢性压力源、先前存在的精神障碍和暴露于创伤应激性心肌病的重要危险因素。

最近机制研究提出,微血管灌注改变、心肌炎症和继发于强烈交感神经激活的电生理紊乱是应激性心肌病的机制。绝经后应激性心肌病患病率的增加与雌激素减少有关。

推测是血儿茶酚胺水平超生理能够耐受的程度导致心肌顿抑,组织病理学发现的儿茶酚胺毒性支持这一理论。

心肌缺血(pixabay)
心肌缺血(pixabay)

压力引起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是没有传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的人群心肌梗死和猝死的重要原因,尤其是女性(主要是围绝经期)占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病例的90%。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约占50岁以下女性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35% ,是妊娠期和产后心肌梗死的最常见原因。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发病通常由强烈的情绪压力引发,社会心理压力可能起作用。

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患者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和焦虑患病率较高,并且自发性冠状动脉夹层复发和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增加。妊娠期间情绪紧张,复发风险高。

女性易患精神心理疾病

早有研究发现,年轻女性心血管病预后较男性差,不能用传统危险因素、合并症、疾病严重程度或治疗差异来解释。

这可能与女性易受心理压力影响有关,女性一生中承受着独特的社会心理压力,如童年不幸及早期生活不如意、家庭暴力、家庭照顾和社会经济地位低,以及与其有关的精神疾病,如创伤后应激障碍、抑郁症和焦虑症,特别是在年轻时和中年时期。

女性不仅比男性更容易患精神心理疾病,而且也易患冠心病和糖尿病等心脏代谢性疾病。

女性易患精神心理疾病(pixabay)
女性易患精神心理疾病(pixabay)

女性社会心理压力与心血管病有关

大量证据证明,社会经济地位低与心血管健康状况不佳有关,女性受到的影响更大。与男性相比,社会经济地位低与女性心血管病的关联更强。

另有研究显示,相比男性,早期生活压力是女性更强的心血管病预测因子,童年不幸是女性心血管病的强有力的危险因素,会导致神经、内分泌和免疫调节系统的持久变化,进而增加后期慢性病风险。

家庭暴力

家庭暴力与女性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和不良生活方式行为的高患病率有关。一项来自英国女性队列研究中,家庭暴力使女性的冠心病、脑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糖尿病和全因死亡风险增加29%~51%。

婚姻不幸与心血管病高风险有关。在女性中,婚姻不顺与心血管风险之间的相关性比男性更强。在女性冠心病患者中,婚姻不顺与冠脉事件复发风险增加2.9倍相关。

家庭暴力(pixabay)
家庭暴力(pixabay)

家庭照顾压力

据估计,全球照顾者中80%以上为女性,照顾家庭负担与女性的心理压力增加有关。

初潮、妊娠和更年期

初潮、妊娠和更年期会进一步加剧女性的心理压力。月经初潮早导致心血管病风险增加,部分原因是肥胖。

初为人母的心理压力和妊娠特异性压力易导致妊娠期间心血管健康状况不佳。

压力与几乎所有妊娠并发症有关,例如早产、低出生体重婴儿和妊娠高血压,而这些并发症又与孕产妇发病率和死亡率以及晚年心血管病有关。

女性更年期出现的精神心理、神经内分泌和代谢变化也会使女性易遭受心理困扰。压力、焦虑和抑郁均与更年期症状严重和更年期后健康状况差有关。

更年期的特点是生物、激素、社会和心理变化,使女性容易受到心理困扰。压力、焦虑和抑郁都与更年期症状和更年期后身体健康状况恶化有关。

本刊一篇文章指出,围绝经期代谢紊乱的发生与性激素水平的改变及其继发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相关,也可带来更高的心血管疾病风险。

40岁之前绝经,无论是自然绝经还是手术绝经,均与心血管病风险增加有关。

妊娠(pixabay)
妊娠(pixabay)

炎症和微血管功能障碍是主要机制

心理压力通过多种途径影响心血管健康。对于女性,心理压力导致心血管病的主要机制是神经内分泌失调和交感神经系统激活引起的炎症和微血管功能障碍。

有研究报告称,女性对压力的感知通常高于男性。而且女性比男性更多经历日常心理压力,她们可能长期存在神经内分泌应激反应系统——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激活。

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受交感神经过度激活的不良影响,导致的不良结果包括心电不稳定、心肌缺血、微血管功能障碍、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和血栓形成,这些均与心律失常、心肌梗死、心肌病和脑卒中有关。

持续应激导致的免疫系统慢性激活导致心脏代谢疾病易发。与压力相关的精神障碍,包括抑郁症和创伤后应激障碍也与较高水平的炎症生物标志物和免疫失调有关。女性对急性精神压力的炎症反应比男性更明显。

此外,与男性相比,女性在急性应激源刺激后表现出糖皮质激素敏感性降低,导致更多的炎症和血小板聚集,这些反应会增加随后心血管事件风险。

在冠心病患者中,女性对压力的炎症反应增加与不良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有关,但在男性中却不然。

因此,炎症反应的性别差异可能有助于解释冠心病病理生理和预后的性别差异。

女性冠心病患者在精神压力刺激后表现出比男性更显著周围微血管收缩,这与冠脉血管功能障碍有关。

女性冠脉微血管功能障碍可导致精神应激性心肌缺血,也是应激性心肌病的一个特征,通常由强烈的情绪引发。

心理压力所致微血管变化与女性的不良心脏事件有关,而在男性中却不然。

心理压力与行为改变

心理健康与心血管健康行为有关。心理压力大往往会伴随吸烟、肥胖、不健康饮食、缺乏体力活动、睡眠障碍,这均增加女性心血管病风险。

情绪化饮食,即受情绪影响而进食的倾向,是压力和抑郁导致肥胖的机制之一。但情绪化饮食在女性中更为普遍,女性比男性更容易出现饮食失调。

久坐行为对女性的影响尤为严重,女性从体育锻炼中获得的益处大于男性。身体活动还能通过增加迷走神经张力和心率变异性来改善自主神经功能,并通过释放内啡肽来缓解压力和焦虑。

看护是女性主要承担的角色,与睡眠障碍有关,女性看护者报告的睡眠相关问题比男性看护者更严重,睡眠不佳可能会增加女性心血管病风险,但还需要更多数据。

肥胖真的会传染(pixabay)
肥胖(pixabay)

筛查和管理女性心理压力,预防心血管病

最近研究证明,筛查心理问题可显著提高冠心病风险预测,优于传统风险指标,可应用于临床。目前的证据支持在女性的临床管理中识别心理因素,并减轻这些因素的不良影响是以患者为中心的心血管管理的优先事项。

文章强调,心理压力是一个关键的可改变的风险因素,减轻压力可能是降低女性心血管风险的重要措施,并指出在个人和社区层面上采取多管齐下的方法来减轻压力以改善女性心血管健康。

从个人角度讲,有很多减轻压力的方法,比如认知行为疗法能减轻焦虑和抑郁,提高自我效能感;正念,冥想可改善睡眠、认知评价、积极态度,降低血压;生物反馈技术可缓解焦虑和抑郁,提高应对技能、自我调节能力、控制情绪和行为;压力管理和生活方式干预有利于放松,增强处理负面情绪的能力。

从社区层面如学校、工作场所等,减轻心理压力的干预措施可以提供比个人层面的干预更大的效果。

来源:

[1] The Role of Psychosocial Stress on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Women: JACC State-of-the-Art Review. J Am Coll Cardiol. 2024 Jul 16;84(3):298-314.

[2] 孟旭,杨伟宪. 围绝经期女性代谢异常与心血管疾病风险的研究进展[J]. 中国循环杂志,2023,38(7):771-775.

文章来源:中国循环杂志

责任编辑:李智

本文章或节目经希望之声编辑制作,转载请注明希望之声并包含原文标题及链接。

相关文章

更多 >

最新文章

更多 >
中国广播台
美国联播网
粤语台

热门文章

更多 >

最热文章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