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h logo
https://www.soundofhope.org/post/812365?lang=b5https://www.soundofhope.org/post/812365?lang=b5
白敏中和賀拔惎經歷了這個小小的風波,情義更深了。他們暢飲一番(示意圖片:希望之聲合成)
白敏中和賀拔惎經歷了這個小小的風波,情義更深了。他們暢飲一番(示意圖片:希望之聲合成)

主考官讓一考生與至交絕交 該生做了啥兩人一起入選

主考官讓一考生與至交絕交 該生做了啥兩人一起入選

【希望之聲2024年5月9日】(作者:宋家明
) 唐代一位官員選拔人才時,還出了一個與考卷沒有關係的題目,他讓一位考生與至交斷交。這位考生是怎樣選擇的,最後使他們兩人都通過考核了呢?

唐代是科舉制度的初期發展階段,還帶有先前歷史時期有過的薦舉制和九品中正制的某些遺跡,比如注重名公巨卿的評議和舉薦,考試時的答卷也不糊名。請託之風從武則天時期開始,唐中期以後的進士考試,有時在考試前錄取名單和名次已經事先擬定了。

王起在唐穆宗即位(820年)後成為中書舍人。第二年長慶元年,掌管科舉選拔的錢徽受到朝臣請托,錄取的進士太濫,於是穆宗下詔讓王起白居易共同進行覆試。覆試後很多人落榜,於是錢徽被貶官,王起成為了禮部侍郎,「掌貢二年,得士尤精。」他掌管錄取科舉人才兩年,得到了很好的賢才。

就在王起掌握管取進士的實權時,大詩人白居易的堂弟——白敏中正好來參加科舉考試。白敏中年少時父親就去世了,跟隨兄長們一起學習。後來宰相李德裕在向武宗皇帝舉薦白敏中時,說他「辭藝類居易」。

白敏中年少時父親就去世了,跟隨兄長們一起學習(示意圖片:〔明〕居懋時《秋讀書樂》局部,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白敏中年少時父親就去世了,跟隨兄長們一起學習(示意圖片:〔明〕居懋時《秋讀書樂》局部,國立故宮博物院藏)

王起很看重白敏中的才學,佷希望他能成為狀元。白敏中有一個至交,叫賀拔惎(音既)。賀拔惎的文采非常好,但有點落拓不羈。王起白敏中賀拔惎關係親密,經常在一起談論詩文,擔心賀拔惎的落拓狀態影響白敏中的學業,就密派親信去對白敏中說:希望他成為狀元,但是想讓他和賀拔惎絕交,不要影響了他的考試結果。

白敏中欣然答應,對來人說:「皆如所教。」都照你說的做。

很快,賀拔惎果然來訪,白敏中吩咐家人告訴賀拔惎,說自己不在。賀拔惎在門口站了一會兒,遲疑了一下什麼也沒說,就離開了。

一會兒,白敏中從屋裡跑出來,並讓家人把遠去的賀拔惎叫回來。

然後,白敏中把事情的原委告訴了賀拔惎。說:「一第何門不致,奈輕負至交!」狀元誰不可以當啊,怎麼能輕易辜負至交。

白敏中賀拔惎經歷了這個小小的風波,情義更深了。他們暢飲一番,雙雙醉倒在地。

王起的親信目睹了這一切,非常生氣,回去稟告王起說:「不可必矣。」

誰料到王起說:「我比只得白敏中,今當更取賀拔惎矣。」我本只偏愛白敏中,現在更要錄取賀拔惎了。

王起為什麼由偏愛白敏中,反而更要取賀拔惎呢?

大概王起後來也認識到了:白敏中真是「皆如所教」的話,那是重利輕義;後來白敏中又跟賀拔惎說明原委,最終還是選擇了義;而賀拔惎因為白敏中的欺騙,很是傷感,雖然心中不捨得朋友,但還是尊重白敏中的選擇,是個重情重義之人。所以王起說「今當更取賀拔惎矣」。

不過,考試結束選出進士後,王起並沒有直接發榜,他把所選的進士的名單和選擇他們的依據——考生考試時寫的文章,都先送到中書省,宰相看完後確定是否可以,然後名單再返回禮部,最後才放榜。

《舊唐書》記載,白敏中考中了進士,最後累官至中書令,以太子太師致仕。

那麼,我們遇到類似問題時你認為:是選擇眼前利益欺騙朋友,失去長官和朋友的信任;還是放棄眼前利益,真心實意的對待朋友,得到朋友和長官的信任更合適呢?

參考資料:

〔唐末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八

《舊唐書》卷一百六十四、卷一百六十六

 

責任編輯:文思敏

相關文章

更多 >

最新文章

更多 >
中國廣播台
美國聯播網
粵語台

热门文章

更多 >

最热文章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