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轻忽 仅2成有持续追踪
《自由时报》台湾心肌梗塞学会理事长黄群耀观点分享,1名70岁的老板本身有糖尿病与高血脂问题,虽血糖控制良好,但有一天突然觉得左肩酸、又有点胸闷,就诊时他安排照心电图才发现病人已经发生右冠状动脉血管血栓,紧急做心导管打通血管才捡回一命。
黄群耀说,这名患者心梗的原因就是血脂太高,低密度胆固醇标准应该低于100mg/dl,而该患者高达140mg/dl。血脂的标准因人而异,一般人低密度胆固醇要小于130mg/dl,糖尿病患者建议要控制在100mg/dl以下,脑中风或心梗者则要更严格控制在70mg/dl以下。
40岁的陈先生也分享,36岁时在公司健检发现血脂过高,以为只是文明病,因为自己喜欢打棒球,去年发现才跑到二垒喉咙就会痛,甚至有胸闷的感觉,一检查才发现已经有血栓,事后更装了2个心脏支架,现在透过饮食习惯改变、增加有氧运动量,让血脂获得控制。
心梗首波高峰 发生在40-50岁
黄群耀提到,根据欧洲研究,三高当中的「高血脂」造成心血管事件的风险达49.2%。许多有高血脂问题的患者,在20岁至30岁就开始酝酿,很多人以为心肌梗塞是老年人专利,然而国内心梗第一波高峰其实发生在40岁至50岁的壮年族群,第二波高峰则是70岁以上男性及停经后的女性。
国健署慢性疾病防治科长钟远芳表示,造成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主要包含三高、肥胖、缺乏运动、吸烟等因素,有高血压、高血糖与高血脂者,后续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分别为1.8、1.5及1.4倍,其中国人高血脂盛行率高达4成,其中仅有2成患有高血脂的民众有持续追踪,呼吁民众可透过健检,了解血脂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