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黯可以说是汉朝最牛的大臣了,因为只有他不怕武帝刘彻,而且汲黯即使两次假传圣旨也没有被问罪。第一次,东越发生内部冲突,汉武帝派汲黯前去视察。汲黯倒好,走到半路就擅自打道回京,回来后还振振有词地说:“蛮人之间相互攻杀,不值得烦劳天子的使臣去过问。”第二次,公元前135年,河内郡失火,火势蔓延烧毁了一千多家民房。武帝让他去那里视察一下情况。
他回来后跟武帝报告说:“那只是一户人家失火后蔓延而已,没有什么异常的地方。但是看见当地遭受水灾,有一万多家情况非常的惨,有的甚至父子相食,我借调查火灾的机会,用陛下的符节命令河内郡官仓开仓赈粮,百姓都纷纷赞扬陛下美德,如今我已回到朝廷归还符节,请皇帝治我假传圣旨的罪。”武帝听完汲黯的话,认为汲黯贤良,赦免其罪。汲黯当了中大夫之后,特别喜欢给皇帝提意见,每次都特别严肃。有一回,汉武帝跟朝臣们谈如何招揽天下饱学之士,如何人尽其才,如何天下大治,功比尧舜。
汲黯说道:“陛下内心那么多欲望,表面上施行仁义,怎么能真正仿效尧舜的政绩呢!”武帝听后沉默不语,直接就罢朝了。还有一次,皇帝听到有人传报汲黯前来觐见,赶紧到处找帽子,最后找不到了就躲到帘子后面派近侍代为批准他的奏议。但是皇帝并不是对每一个臣子都这样,丞相公孙弘有事求见,皇帝有时便不戴帽子。只有汲黯不一样,武帝不戴帽子都不敢见他,就怕被他说教,汲黯被皇帝尊敬礼遇到了这种程度。汲黯虽忠心耿耿,汉武帝也评价他是“社稷之臣”,但他得罪的人太多了,不仅大将军的面子不给,丞相的面子也不给。
丞相公孙弘就巴不得他早点归西,好几次都想治他死罪。怎奈汲黯为官兢兢业业,挑不出一点毛病,只能判他一个免官回家。但是他的官场生涯并未就此结束,几年后,国家进行钱币改铸,百姓中很多人都在私铸钱币,楚地尤其严重。武帝认为淮阳郡是通往楚地的交通要道,于是复诏汲黯任淮阳太守。汲黯“遵命赴任”,在汲黯的打理下,淮阳很快变得清明起来,武帝诏令汲黯享受诸侯国相的俸禄待遇,七年后汲黯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