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英國中央蘭開夏大學的研究人員利用遙遠類星體對宇宙物質分布情況進行了測繪。在此過程中他們意外地發現,在距離地球92億光年的宇宙中存在一條長約33億光年的巨型弧狀結構。這條“巨弧”的體量相當大,佔據整個可觀測宇宙的十五分之一。科學家觀察和分析了12萬個類星體發出的光,並以此為依據,對物質在大尺度空間中的分布進行了研究。這些類星體發出的光在穿越時空到達地球的過程中,如果遇上物質就會被吸收,在光譜中留下所謂的“吸收線”。分析這些吸收線,科學家就能夠獲知大尺度宇宙中物質的分布情況。
這條巨大的弧狀結構主要由星系、星系團,以及大量的氣體、塵埃構成。研究人員相信,這條巨弧並非天體排列中的巧合,也不是數據錯覺,其真實存在的可靠性達到了99.9997%。“巨弧”是人類在宇宙中發現的最大結構之一,如果這個研究沒有問題,那麼它連同其它巨型結構一起,可能會改變人類對宇宙的基本認識。這條巨弧比之前人們發現的“斯隆巨壁(也譯作‘史隆長城’,長約13.7億光年)”和“南極巨壁(14億光年)”規模還要大。
這些龐然大物讓人不由得猜想,大尺度宇宙是否有其獨特的運作機制,存在某些人們尚不理解的東西。傳統宇宙學原理認為宇宙在最大尺度上均勻分布的觀點也有可能並不正確。沿用了上百年的宇宙學原理或許有其局限性。宇宙學原理是當前宇宙標準模型的基礎,宇宙學原理如果不正確,那麼宇宙標準模型也難以立足。總的來說,這項新的研究表明,我們的宇宙觀需要重新構建。這些“駭人巨物”的出現證明了人類對宇宙的認識仍然有許多待解決的問題,我們需要重新思考,以便更好地理解周圍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