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h logo
https://www.soundofhope.org/post/680019?lang=b5https://www.soundofhope.org/post/680019?lang=b5
蕭皇后很受感動,資助僧人達成他的心愿(圖片:〔清〕丁觀鵬畫作局部)
蕭皇后很受感動,資助僧人達成他的心愿(圖片:〔清〕丁觀鵬畫作局部)

他做了啥?隋朝皇后都甘願幫他 連洪水都肯「賞臉」送他大禮

他做了啥?隋朝皇后都甘願幫他 連洪水都肯「賞臉」送他大禮

【希望之聲2022年12月16日】(作者:白瑿) 隋唐時期,幽州有一位僧人釋智苑。他精通佛學,而且修行的功底也不錯。隋煬帝大業年間(605年-618年),智苑發下很大的心愿,要刻石經藏在山中,以防範佛法滅絕於世。他有這樣的擔心,或許和此前北周武帝宇文邕(543年-578年)滅佛道有關。

北周武帝下令摧毀了境內的佛塔寺院,並強制命令僧尼還俗。武帝大舉滅佛,導致經書短缺,紙質的經書又很容易焚毀。於是智苑有了這樣的心愿,在石壁上鑿刻經文。

他先在幽州北山崖璧上開鑿了一個石窟,磨平四壁後,在上面刻寫經文。或者,取來方形石板,磨平後刻上經文,存放在石窟中。每裝滿一窟,他就用石頭堵住洞口,鎔化鐵水灌注縫隙。

蕭瑀畫像(圖片:〔清〕劉源重刻版畫)
蕭瑀畫像(圖片:〔清〕劉源重刻版畫)

隋煬帝(569年-618年)駕臨涿縣(今河北涿縣),他的小舅子蕭瑀,正是煬帝蕭皇后的親弟弟。唐太宗寫過一首詩:「疾風知勁草,板蕩識忠臣。勇夫安識義,智者必懷仁。」這首詩讚譽的正是蕭瑀

蕭瑀貴為皇親國戚,但不影響他對佛門的崇信。他將智苑鑿刻石經的故事稟報於姐姐。蕭皇后很受感動,發心供養千匹絲絹及財物,資助智苑達成這件事。蕭瑀也撥出五百匹絲絹作為供養。

蕭皇后很受感動,捐出財物,資助智苑達成他的心愿(示意圖片:〔清〕丁觀鵬畫作局部)
蕭皇后很受感動,捐出財物,資助智苑達成他的心愿(示意圖片:〔清〕丁觀鵬畫作局部)

蕭氏貴為皇后,蕭瑀貴為皇親,在蕭家姐弟的引領下,隋朝的官員以及民間士紳均是見賢思齊,都爭相施捨財物,幫助智苑完成鑿刻石經的心愿。

或許智苑都沒有想到,他純粹是出於個人的心愿想做一件事,卻感動了皇親國戚,文武百官。眾人都心甘情願地幫助他實現這個願望。

因此,自願來刻經的工匠越來越多,僧俗往來絡繹不絕。這麼多人在一起,食宿都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智苑就想着在山崖石窟的前面,造一座木佛堂,以及食堂、寢室等。

要建造這麼多屋舍,必然要用到木材和磚瓦。這些對身無分文的出家人實在是一大難題。智苑又擔心建造佛堂、食堂等會佔用刻經時間和費用,所以遲遲沒有動工。

一天夜裡,忽然下起了大雨,霎時雷電交加,從天空打下陣陣霹靂,撼動了山林。第二天早上,天放晴後,人們驚訝地看到竟然有上千根粗大的松柏樹,被洪水衝到了山下,堆積在路的兩旁。

眾人都感到很驚奇,因為附近的山上很少有樹木,尤其松柏之類的大樹更是稀少。誰也不知道,這些大樹來自於何處。誰也沒想到,下了一夜大雨,上千根的大樹隨着洪水一夜「奔波」,如今靜靜地躺在地上等着「報到」。

好事的人們順着漂流的方向溯源,一直走到很遠的西山。那一帶山崖,經過霹靂的擊打崩塌了,因此倒下的樹木順着水流,恰好漂到了刻經的東山。眾人欣喜讚歎,都說這是神仙出手相助。

眾人欣喜讚歎,都說這是神仙出手相助(圖片:明代繪畫局部)
眾人欣喜讚歎,都說這是神仙出手相助(圖片:明代繪畫局部)

一下子漂來這麼多木材,智苑吩咐匠人從中選出合適的木材,其餘的分送給附近的鄉民。鄉民們非常高興,都來幫助建造佛殿和食堂。眾人齊心合力,沒過多久就全部建成了。凡是智苑心中所想之事,都是恰到好處地得以實現。

唐太宗貞觀十三年(639年),智苑圓寂了。他鑿刻的石經裝滿了七間石窟。此後他的弟子們仍舊繼承着他的事業。

智苑鑿刻石經一事,在隋唐時期轟動一時。儘管朝代更迭,大唐代隋,免不了兵家相爭,風雲板蕩。但智苑的事迹,並沒有因世局變化,就從人們的記憶中消失。到了唐太宗一朝,丞相李玄契、大理丞相采宣明等人,都對吏部尚書唐臨說起這件事。

貞觀十九年(645年),唐臨隨扈唐太宗來到了幽州。於是,他順道尋訪了當地的鄉民,人們都向他說起那樁洪水送木一事。由於唐臨還有軍務在身,很遺憾未能親自去現場看一看。否則,關於智苑的紀實故事,將會更加翔實精彩。

出自〔唐〕唐臨:《冥報記》卷上

 

責任編輯:文思敏

希望之聲版權所有,未經希望之聲書面允許,不得轉載,違者必究。

相關文章

更多 >

最新文章

更多 >
中國廣播台
美國聯播網
粵語台

热门文章

更多 >

最热文章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