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300问】

“七月半”中元节是可怕的民俗节日吗?

作者:容乃加
黄历“七月半”就是中元节,民间有“鬼月”之说。在这一天,自古以来有许多节俗。图为基隆中元祭放水灯花车游行一景。(岳芸/大纪元)
font print 人气: 2210
【字号】    
   标签: tags: , , ,

黄历七月十五日这一天,在民间有“七月半”的叫法,佛教称“盂兰盆节”,简称盂兰节,道教称“中元节”,从南北朝以来,构成了重彩的民俗文化。

七月半是可怕的民俗节日吗

黄历七月十五日的“盂兰盆节”的文化元素,早在近二千年前随着佛教传入了华夏中土。西晋时,来自月氏的竺法护翻译的佛经中,有《佛说盂兰盆经》,将“目犍连地狱救母”的故事传入了中国。这个佛教故事与中华民族的孝道传统相容,也和善恶有报的因果报应:死后善的升天堂、恶的下地狱,这个思想观念相契,在历代广为流传,因此使得“盂兰盆节”成了佛教和七月半民俗文化中的重头戏。我们从这个起源来探索一下“黄历七月半是可怕的民俗节日吗”?

目连救母。(公有领域)

盂兰盆节的起源

“盂兰盆”来自梵语“UIIambana”的音译,是“解救倒悬之苦”的意思,就是解救堕入饿鬼道、地狱境地中的痛苦生灵。目犍连(*民间简称目连)是佛陀释迦牟尼的大弟子,他的亡母因生前罪业深重,坠入大地狱饿鬼道中,不得吃喝,一身只剩皮包骨。目键连修出神通后,马上想要回报哺乳亲恩。他以天目搜寻,发现他的母亲堕入饿鬼道中,处境极其艰难困苦,心中非常不忍,就用神通化出一钵饭送到母亲面前,可是食物到了她嘴边立即化成火炭,吃不得也!几度尝试都是一样的结果。

目犍连悲哀极了,急急赶到佛陀面前请示。佛陀对他说,汝虽孝顺,声动天地,汝母罪业深重,不是一人救度得了,“天神地祇、邪魔外道、道士四天王神,亦不能奈何”,“当须十方众僧威神之力乃得解脱”。目犍连得到佛陀开释,就在黄历七月十五日这个僧众修业出关之日,以饭、百味、五果、世上的甘美食物和衣物、生活用具等等装在盆中,供养十方大德众僧,得到众僧威神之力帮助,完成了心愿,帮助亡母脱离饿鬼一劫之苦。

南北朝起盂兰盆斋祭大盛中土

从佛教传入中土的东汉初年到了南北朝时代,佛教在中土大盛,于是在黄历七月十五日设“盂兰盆”斋祭仙佛,为现世父母祈福,回报七世父母慈恩,超度亡灵,渐渐成了普遍的节俗。据南宋《佛祖统纪》记载,中国最早设盂兰盆斋是从南北朝时代开始的,最早设盂兰盆斋的是梁武帝,他在南梁大同四年(公元538年)在京师健康同泰寺(现在南京鸡鸣寺)设盂兰盆斋供养佛僧。之后,每年七月十五又普施到其它寺院。

南北朝时《荆楚岁时记》记载,七月十五日,僧尼和道士都有“营盆供诸仙”的做法。另外南北朝末期,北齐颜之推(公元531~590后)写的《颜氏家训》中,也记下了“七月半盂兰盆”报父母亲恩的礼制,让子辈在七月半斋供盂兰盆。[1] 显然,以盂兰盆斋祭先人的思想和作法,在南北朝时已经深入民间,不只是一种宗教的仪式。因此,黄历七月也称“兰月”、报亲月。

中元鬼月 赦罪普渡

七月半民间有“鬼月”之说。图为2021辛丑鸡笼中元祭节物。(陈秀媛/大纪元)

至于另一个黄历七月十五日──中元节的民俗“中元建醮普渡”是从道教来的。道教中玉帝任命天官、地官和水官,负责考察善恶,每年向玉帝汇报。明代徐道编撰《历代神仙通鉴》记载,从北魏时开始传说三官在生日这一天赐福下界。地官掌管人间,决断善恶和补过、赦罪,在七月十五日生日这一天下凡“赦罪”。传说地官降世为上古的舜帝,事亲至孝,他的生日,中元这一天也叫“孝子节”,因此家家户户在这一天祭祀和祭拜祖先,祈求地官赦免先人罪业,后来从祭祀先人遍及对一切孤魂野鬼的普渡。“中元节”建醮普渡的民俗就是慈悲怜悯的表现。“鬼节”的叫法可能也与此普渡孤魂的节俗有些关联,传统中华文化中并没有“鬼节”之说。

台湾基隆(古称“鸡笼”)中元祭扬名海内外,打开龛门,象征普渡孤魂开鬼门。(基隆市政府提供)

七月半、中元节俗

那么黄历七月半──七月十五日的节俗,做些什么呢?

唐代韩鄂《岁华纪丽‧中元》记载:“道门宝盖,献在中元。释氏兰盆,盛于此日。”唐朝时,盂兰盆会蔚成风气,道教也有中元的仪典。唐孙思邈《千金月令》说道:“七月十五日营盆供寺为盂兰会。”《旧唐书‧王缙传》记载唐代宗在七月十五日以金子珠翠装饰盂兰盆。

唐代僧人道世编的《法苑珠林》(公元668年编成)卷六十二记载,当时皇帝每年都送盂兰盆献供长安西明寺、慈恩寺等,送盆的有专门的官人。该卷中并记述造盆的具体作法及种种有关盂兰盆会的答问,反映唐代举行盂兰盆会的盛况。

到了宋代以后,盂兰盆会和中元节都是道观、寺院中的重要年中行事,同时也是一般人家祭拜祖先的日子。从风土志中可以清楚看到当时官民祭奠、祭祖的盛况。

北宋《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开封都人在七月半的节俗很多采:

以竹竿斲成三脚,高三五尺,上织灯窝之状,谓之盂兰盆,挂搭衣服、冥钱在上焚之。

构肆(*卖艺场所)乐人,自过七夕,便般(*演)“目连经救母”杂剧,直至十五日止,观者增倍。

中元前一日,即卖练叶,享祀(*祖先)时铺衬桌面。……乃告祖先秋成(秋天收获了)之意。

城外有新坟者,即往拜扫。

禁中(*宫中)亦出车马诣道者院、谒坟。

本院官给祠部十道,设大会,焚钱山,祭军阵亡殁,设孤魂道场。

南宋的都城临安岁时记《武林旧事》记载中元节俗:

七月十五日,道家谓之“中元节”,各有斋醮等会。僧寺则于此日作盂兰盆斋。而人家亦以此日祀先,例用新米、新酱、冥衣、时果、彩缎、面棋。而茹素者几十八九,屠门(*屠场)为之罢市焉。

民家在祭祀的桌案上,慎重装饰着各种花、叶,将秋天的丰收告慰祖先,洋溢着感念祖先恩德的心意。

南宋末的岁时记《梦梁录》记载了高门大族在家祭奠超度孤魂,展现慈悲超度的胸怀:

七月十五日,……其日又值中元地官赦罪之辰,诸宫观设普渡醮,与士庶祭拔。宗亲贵家有力者,于家设醮,饭僧荐悼(*做佛事悼念死者),或拔孤魂(*超渡孤魂)。”

七月半节俗 阴阳之际正人道

黄历七月半──七月十五日的祭奠、祭祖,从南北朝以后的历朝都很盛行。展现的是感谢亲恩的无边孝思,展现的是普渡亡魂的悲悯情怀。《白虎通德论‧礼乐》说:“夫礼者,阴阳之际也,百事之会也,所以尊天地,傧(*接待)鬼神,序上下,正人道也。”我们看到的七月半的节俗,正是“阴阳之际,正人道”的祭典礼仪呀。

感受一下:初秋中元,古中原大地,盂兰传梵呗,人间放河灯照映天上一轮圆月,湖山风月无边,慈悲平和之气流散无际,不绝千古。这样的七月半,您说可怕不可怕呢?

文后,来看乾隆皇帝的《中元夕放灯》,感受七月半的气氛:

烟光露色早秋天,望夕冰轮满意圆。
例事盂兰传梵呗,便看朔塞放灯[2]船。
照岩霞锦惊眠鹿,贴浦云葩缀败莲。
千古诗人吟不尽,湖山风月总无边。

【后语】

西汉贾谊《新书‧道德说》说凡人想得福,“以为鬼神能与于利害”,所以祭祀。当今凡间,这种祭拜的心态也常见。从怕鬼的心理来说,东汉徐干《中论‧法象》告诉人,君子不论是在人前或是独处,都能堂堂正正,自然让鬼神无法见隙作祟了。[3]

注释:
注[1] 《颜氏家训‧终制》:“若报罔极之德,霜露之悲,有时斋供,及七月半盂兰盆,望于汝也。”
注[2] 明代刘侗 于奕正《帝京景物略》:“﹝七月﹞十五日,诸寺建盂兰盆会,夜于水次放灯,曰放河灯。”
注[3] 《中论‧法象》:“是故君子敬孤独而慎幽微,虽在隐蔽,鬼神不得见其隙也。”
@*

──点阅【中华文化300问】系列──

责任编辑:李梅 #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我以前,捉鲍鱼在全个村子是第一名,如果跟塔门老一辈的人说起我的名字都认识,就是最会捉鲍鱼那个!”年届七旬的塔门原居民黎雄(雄哥)回忆童年时光,语气顿时兴奋了起来,“我们没有东西吃,我就下海找吃的,捉鱼、虾啊、蟹啊那些⋯⋯”1950、60年代的塔门岛,千帆竞发,渔获满满,“我们吃不起面包的,是吃鲍鱼、吃海胆长大!”原来那时候的塔门,面包比鲍鱼还矜贵,真是让笔者大开眼界。
  • 黄历元月十五夜称“元宵”是从什么朝代开始的呢?中原大陆幅员广,南北两地的风俗也常有差异,以“元宵”称圆子(汤圆)是起于何时呢?元宵吃圆子从何时成为流行的食尚呢?有些人说圆子在北方叫“元宵”,南方叫“汤圆”;还有人说有馅的圆子称“元宵”,无馅的圆子称“汤圆”,真是如此吗?
  • 黄历新年伊始,万象更新。今年是龙年,岁次甲辰,在今年出生的都是龙子、龙女,生肖属龙。然而,黄历新年和十二生肖并非华人专属,不同国家对于生肖的解读也不尽相同。在中亚国家哈萨克,今年的生肖是蜗牛而不是龙,属龙的人到这个国家就变成属蜗牛了。
  • 秋风起兮,七夕节又将来到。牛郎(牵牛)、织女与中华儿女相伴几千年,有情有义的婚姻,相许相牵的爱情,千百年来代代相传。七夕的一年一会,让人感叹之外,也让我们反思什么吗?
  • 黄历的五月五日端午节,又叫端五、重五、重午、端阳。“端午”处于纯阳之端。民间有俗谚“吃了端午粽,再把寒衣送”,古人也把端午作为夏令时节防瘟辟毒的启动日。端午节的节俗很多,来源久远,背后蕴藏丰富的文化典故。一起来文化寻根:回顾端午节的九大节俗与故事。
  • 端午“五红”、“十二红”的养生饮食,都是观察时令,巧用时鲜,以促进身心健康的传统中医的养生方法,同时五行养生的原理也在其中体现。不管时代怎么推进,注重天人合一,顺应节令过生活,上天自然赐给人最鲜美的生活滋味。
  • 在南亚地区,收受嫁妆是一项古老的习俗,即结婚时新娘的父母要向新郎家赠送金银首饰或其它值钱的东西。尽管印度自1961年起立法禁止了这种做法,但该传统在民间仍然盛行。最新一项研究发现,随着近几十年印度男性的受教育程度和就业机会的不断提升,印度陪嫁之风却愈演愈烈。
  • 元宵之夜,长安城内灯火通明。一群小伙儿身着橙衣手执黄色灯笼出场。伴随着欢快的锣鼓和管弦,他们在月光下跳跃腾挪,灯笼上下翻飞,
  • 一方土地养一方人, 如果你想回顾真正的民族风情,那么欣赏一只传统民族舞,听一首美妙的神韵交响乐就可以了。小提琴搭配二胡,阵阵锣鼓、声声唢呐、鲜艳的手帕,那东西方乐器的完美和声,呈现热闹欢腾、 幽默欢快的民族风情, 一定会赶走你的乡愁,让你陶醉在雅俗共赏的艺术享受之中。
  • 在那长城以北的塞外之地,深蓝的天空下,广阔的草原上,近处风吹草动,远处雄鹰飞翔。蒙古草原上,一位身着皮草的年轻女子款款走出帐篷,她头顶一碗热腾腾的奶茶,递给远道而来的宾客,这是神韵作品中发布的一首经典交响乐《顶碗舞》描述的优美画面,相信如果你去大草原,途径蒙古包前,也一定会停下脚步。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