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九年非”典故的主角叫蘧伯玉(名瑗,蘧为氏,姬为姓,伯玉为字),他是春秋卫国人,和孔子同一时代的人物。《淮南子》说他五十岁知自己过去四十九年非。
蘧伯玉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就从春秋时代的一个晚上说起。那天夜里,卫灵公和夫人还在谈天未眠。四下寂静中,他们听到一阵车声辚辚,从远趋近,一辆车子正朝向王宫这边驶来,到了宫门外瞭望的楼台前,车声停了一会儿才又响起,这时车已经是进了宫阙了。
卫灵公就问夫人:“知道是谁吗?”
夫人答说:“此人一定是蘧伯玉。”
卫灵公说:“何以知道?”
夫人说:“臣妾听闻:蘧伯玉遵礼合节,过公门则下车、见君主之马则抚式(*车上之横木),表示崇敬之意。据臣妾的认识,世上的忠臣与孝子们,不会特地在人前装模作样标榜礼仪,也不会在人看不见的暗处违反道德准则。蘧伯玉,是卫国的贤大夫呀!仁而有智,事事诚敬,这样的人即使在昏暗不明的地方也不会废礼的,所以我知道是他。”
卫灵公就派人去看个究竟,果然是蘧伯玉。
蘧伯玉这样的仁德君子能以德化邦,《淮南子》说他“以其仁宁卫,而天下莫能危”(《泰族训》)。晋国的公卿赵简子一度想要攻打卫国,但有人跟他说:“卫国有蘧伯玉为政。”赵简子于是就放弃了。
蘧伯玉的仁德是天赋吗?还是修养?
《淮南子.原道训》有蘧伯玉“四十九年非”的名说,说他日日月月都谨慎内省己身的过失,善于忏悔迁善,今年悟到了去年作的是错的,每年忏悔改过,“岁岁悔之,以至于死,故有四十九年非”。
看到《论语.宪问》中,有一段相应的记载。蘧伯玉曾派使者去拜访孔子,孔子请使者坐下,问他说:“蘧先生最近在做些什么呢?”使者答:“他想减少错误,但还没做到。(夫子欲寡其过而未能也。)”使者离开以后,孔子间接赞赏了蘧伯玉力求寡过的努力。
可见蘧伯玉时时以内省为念,内省而知“非”,从而改过迁善。他的仁德是透过后天日积月累的修行而来的。宋代苏轼也向蘧伯玉的内省改非看齐:“蘧瑗知非我所师”(《次韵曹九章见赠》)。
后代就以“蘧瑗知非”比喻人不断反省,改过迁善,重新做起的意思。“四十九年非”也成了一个有名的文化典故,例如唐人 李谅诗句:“首开三百六旬日,新知四十九年非。”就是一例。(《苏州元日郡斋感怀寄越州元相公杭州白舍人》)
再回到卫灵公和夫人夜谈的那个夜晚,故事还有精彩的后半段。
卫灵公派人查证了经过宫阙者的真实身份后,故意说不是蘧伯玉,要戏弄一下夫人。
夫人的反应也出乎他预料的镇定。她斟了一杯酒再拜贺卫灵公。
卫灵公说:“你为何贺寡人呢?”
夫人说了:“一开始,臣妾只知道蘧伯玉这一位贤臣,现在呢,卫国又有一位和蘧伯玉一样的贤臣,国多贤臣,是国之福,臣妾因此而贺。”
卫灵公惊叹说:“说得真好啊!”
可以看到卫灵公夫人知人的睿智,而君子蘧伯玉的品德让她坚信不渝,更让她的睿智灼灼发光!
隔了千百年后,唐代诗人黄滔有这样的回响:
流年五十前,朝朝倚少年。流年五十后,日日侵皓首。
非通非介人,谁论四十九。贤哉蘧伯玉,清风独不朽。
(《寓言》)
日月轮流转,时不与人游,故而,悟道的圣人不以璧玉为贵,而珍重寸阴,因为时光难得而易失,一去不复返。人生争先不如争时修行,“贤哉蘧伯玉,清风独不朽”,崇高的生命是永恒不朽的,古人说“积德”、“损德”,得到的德也将是自己生命中不死不灭的宝物。
@*#
-点阅:【成语数来宝】系列-
责任编辑:李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