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朝大将离世后做了阎王

文/刘晓
示意图 (shutterstock)
font print 人气: 2924
【字号】    
   标签: tags: , ,

佛教认为人生死皆是命中注定,人死并非如灯灭,而是在六道中轮回转生,至于决定人在哪个“道”中转生、何时转生,则是由其生前造下的善业、恶业决定。行恶业者,进入地狱接受惩罚;作善业者,投生于天界;修行者,则可脱离轮回。地狱或冥界、冥府、阴曹的主宰者被称为“阎王”或“阎罗王”。

“阎王”的称谓源自印度,其后随着佛教传入中国,并与中国本土信仰融合,演变出了具有汉化色彩的“十殿阎罗王”之说。传说阎王手中有本生死簿,上面记录着每一个人的寿命长短。当一个人生命已尽时,阎王就会派遣黑白无常或者牛头马面,将其魂魄押解到阴曹地府接受审判,然后决定其去处。因此中国民间有这样的说法:“阎王注定三更死,决不留人到五更。”

不过,作为低层境界的神,工作繁重的阎王也会定期更换的,由生前被选中的人在死后接替。清代小说《聊斋志异》中的《上仙》等篇目中就隐晦提及,而且阎王有事或者要休息放假,就需要找人代班。如果找阳间的人代班,这人必定是刚毅正直的,而且配得上相应的神位。如宋代有“包青天”包拯入地府代班当阎王的故事,就是因为包拯的生命来历不凡,据说是文曲星下凡。包拯离世后接替阎王之位也就丝毫不奇怪了。

有意思的是,唐代魏徵等官修的正史《隋书》中居然记载了隋文帝时的大将军韩擒虎死后作阎王之事。

高丽绘画,十殿阎王中之第五殿阎罗王。(公有领域)

韩擒虎,字子通,河南东垣人,后来居住在新安。他的本名是擒豹,据说他在十三岁时生擒过一头猛虎,遂改名为擒虎。

其父韩雄,在北周官至大将军、洛虞等八州刺史,以武功卓绝而知名。作为虎将之子,韩擒虎不仅容貌魁伟、颇有英雄气概,而且性格也是豪爽大度,且以有胆识谋略见称。他还喜好读书,经史百家都均有涉猎。周太祖见其非寻常之人,就让他常与自己的儿子交游。

后来,韩擒虎凭借着军功被拜为都督、新安太守,稍后又升为仪同三司,承袭了父亲的爵位新义郡公。

在周武帝讨伐北齐时,韩擒虎活捉了镇守金墉城的齐将独孤永业,并说服其投降。其后,他率军北上平定范阳,并因此被加封上仪同,被授予永州刺史之职。同样,对于南边的陈朝,勇猛的韩擒虎亦多次挫败其先锋部队,使陈军丧失斗志。

581年,北周静帝以杨坚众望所归下诏宣布禅让,杨坚三让而受天命,定国号为“隋”,改元开皇,是为隋文帝。开皇初年,隋文帝打算吞并江南的陈朝,因为韩擒虎文武双全、颇有声名,因此任命他为庐州总管,并把平定陈朝的任务交给了他,这让陈朝非常害怕。

在隋朝大军南进之时,韩擒虎为先锋,他率领五百人连夜渡河,袭击采石城。在其进攻时,守门兵卒还都沉醉不醒,韩擒虎非常顺利地攻下了采石。随后进军姑孰,半日就攻下,并驻扎在新林。江南父老素闻其威名,纷纷来驻地拜谒韩擒虎,昼夜不绝。陈人大骇,其将樊巡、鲁世真、田瑞等相继投降。晋王杨广上奏,文帝看后大悦,设宴赏赐大臣。

为迎战隋军,陈朝末代皇帝陈叔宝派领军蔡征镇守朱雀航,当守军听说韩擒虎将至时,纷纷溃散而逃。其后,隋军推进到秦淮河南岸,陈将任忠投降,并开北岸朱雀门迎接韩擒虎入城,陈后主被俘,陈朝灭亡。韩擒虎与另一员大将贺若弼皆因此功勋被封为上柱国。

陈朝灭亡前,江东有民谣道:“黄斑青骢马,发自寿阳涘。来时冬气末,去日春风始。”众人都不知所谓。直到韩擒虎平定陈地,人们才恍然大悟。原来“黄斑青骢马”指的是韩擒虎,他本名“豹”,豹子身上有黄斑,平定陈地的时候,骑的是青骢马,而他往返的季节也正好与民谣相对应。

后来,突厥来隋朝进贡,隋文帝对他们说:“你们听说过江南的陈朝天子吗?”他们回答说:“听说过。”于是皇上让侍从领突厥使臣到韩擒虎面前,说:“这就是捉获陈朝天子之人。”韩擒虎厉然看了他们一眼,他们顿感恐惧,再不敢抬头看他。其威风凛凛若此。

不久后,隋文帝又封韩擒虎为寿光县公,食邑一千户,以行军总管的身份屯兵驻守金城,防备胡寇来犯,随之又授其凉州总管之职。又过了一阵儿,韩擒虎被隋文帝征召回京城。

清《古圣贤像传略》之韩擒虎像。(公有领域)

一天,韩擒虎邻居的母亲看到他家门前有盛大的仪仗队,好似君王出行般,便好奇地询问仪仗队中的一个人是何原因。那人说:“我们是来迎接我们的大王的。”说完,其人和整个仪仗队就都消失不见了。

没过多长时间,一个病得很重的人突然惊慌失措地跑到韩擒虎家说:“我要拜见大王。”门人不解地问:“什么大王?”答曰:“阎罗王。”韩擒虎的家人听说后,很生气,想要鞭打他,韩擒虎阻拦道:“生为上柱国,死作阎罗王,已然足矣。”

在睡了一觉后,韩擒虎忽染重病,几天后就去世了,终年五十五岁。大概地府已经迫不及待等待他的上任了。

作为正史,“二十四史”中很少记有阴阳界的故事,而韩擒虎死后做阎罗王的传说竟被纳入,说明这并不仅仅是传说。

另据晚唐敦煌变文《韩擒虎话本》中的描述,说韩擒虎灭陈后,五道将军持天符请他出任阴司之主。韩应允并请假三天,告知了文帝。隋文帝为他举行了告别宴会。第三日,有一紫衣人、一绯衣人乘乌云前来迎接,自称“某二人缘是天曹地府,来请大王,更无别事”。于是,他辞别朝廷君臣和家小,赴阴间当阎王去了。@*#

参考资料:《隋书‧韩擒虎传》

责任编辑:李婧铖

如果您有新闻线索或资料给大纪元,请进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岳飞早期从军抗金,虽然职位低微,却凭借非凡的武功和才能,得到宋朝老将宗泽的器重。文官出身的宗泽,却不赞同他的作战方式:“你的勇敢机智和才能武艺,远超古代的良将。但是你喜好野战,不是万全之计啊。”岳飞的回答,却有着过人的智慧。
  • 公元1103年,也就是北宋末年,中国最著名的抗金名将岳飞,诞生在相州汤阴县(今河南安阳)一户农家。他祖上世代务农,父母过着清苦的日子。但就是这样一个平凡的家庭,却出了一位名垂千古的大英雄!
  • 弓箭在古代生活中,既是儒家“六艺”中的必修课,更是战场上杀伤力极强的兵器。因而,无论文人还是武人,射箭都是一项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人们也用“百步穿杨”“箭不虚发”等辞藻赞美神乎其技的射箭技术。
  • 朱勃二十岁当县令。过了二十年,马援当将军,朱勃还是县令。不过,两家人关系一直很好。及至马家遭冤,正是这位平凡的老朋友,第一个站出来说话。到底互相了解,感情深厚。当然,也只有品格高尚的人,才能做得到。
  • 初唐武功赫赫,高宗时唐军开疆拓土,先后灭西突厥、百济、高句丽,版图达到唐朝之最。风云际会的时代,正是英雄大显身手的舞台。由太宗慧眼擢拔的白袍勇士薛仁贵,也在此时正式开启他建功立业的征途。
  • 贞观治世中,绛州龙门、也就是今天山西河津的一个村子里,有一个种田为生的小伙子。他有武功、善骑射,却无力改变贫贱的生活。于是,他想到一个“捷径”:迁祖坟,改风水。
  • 岳飞坐镇江西、湖北一带,筹划北上收复中原的抗金事业,牛皋有幸调任到岳飞帐下,成为岳家军中“神武军”的一位统领。当牛皋加盟岳家军时,史书特别提到“飞甚喜”。看来岳飞对牛皋的本领非常欣赏,说不定已经等待他多时了!
  • 因为一句“莫须有”,精忠报国的岳飞就被大奸臣秦桧诬陷谋害,千百年来让人痛心不已。当岳飞含冤入狱时,官员们大多选择明哲保身,有个人却站出来质问秦桧,并且气愤地说:“莫须有三字,怎么能让天下人信服!”原来秦桧这句遗臭万年的辩词,是被一位坚持正义的大臣逼问出来的,他就是南宋“中兴四将”之一的韩世忠。
  • 在南北宋之交的抗金名将中,有位老英雄,他66岁力主抗金勤王,多次在前线大破敌军,可说是宝刀未老,壮心不已!他就是连敌军都要尊称一声“宗爷爷”的宗泽。
  • 骑马 弓箭
    你知道中国历史上的神射手是谁吗,相信很多人都会想到西汉的“飞将军”李广吧!他最为人称道的箭术就是“射箭入石”的本领啦,不过还有一位骁勇善战的将领,箭术远在李广之上,他就是堪称北宋的第一神射手的何灌。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