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來不去問魏為什麼這部片子對她有這麼大的影響,直到後來我逐漸對她有所瞭解後,才意識到她真是一個有趣的中國新一代,「紅色角落」中讓她落淚的並非與中國政府鬥爭的艱辛,或是那些貧苦的受迫害的中國老百姓,而是影片中白靈飾演的女律師。在這個角色中,魏彷彿看到了自己理想的化身:自信、積極進取、充滿理想且具有堅定的信念,在制度所允許的框架內為創造一個更加美好的中國而奮鬥;雖然事業還未成功,但是個人相當獨立;能與美國保持密切的聯繫,同時又不為這種關係所左右。
我開始為魏工作。一段時間後,我們成為了朋友,她向我講述她的故事。六十年代初期,魏出生在南京,她是一個地主資產階級或「黑五類」家庭的第一個孩子。她的祖母來自地主家庭,而祖父則擁有數間紡織工廠、貨倉,甚至兩個妻子。因此,魏出身富貴,享有高人一等的社會地位;但就在她四歲的時候,這些優越的條件在文化大革命浪潮的衝擊下變成了沉重的負擔,壓得她喘不過氣來。魏的父母被批鬥,魏也被送給親戚撫養。
就像其他在文革中受到迫害的人一樣,魏積極地投身共產主義理論,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想以此洗刷烙在自己身上的印記。她自豪地回憶起曾經有一次,她代表自己的學校獨唱了一首「東方紅」。但是,她始終未能擺脫「黑五類」的身分,無法享受進一步學習的權利,所有的機遇都向她關上了大門。當她還是少女的時候,她被送到山東南部偏遠的農村,與農民一起勞動,接受「再教育」。
魏靠著自身的努力克服了常人難以忍受的困難,身子弱小的她賣命地工作,博得了周圍人們好感。在某種意義上,她既吸收了毛澤東的集體主義思想,又接受了農村勞動的磨練,但仍未放棄個人的抱負。在她的回憶中,有一件事情令我感到非常諷刺。那是在一九七六年,當時她與朋友走在路上,公社的廣播公布了毛澤東的死訊,魏一下子跪在地上嚎啕大哭起來,彷彿自己的苦難到了盡頭。顯然,她的第一個機會開始向她敞開雙臂;四人幫被打倒後,大專院校恢復招收學生。她努力爭取這個應得的平等權利,為能進入大學而奮鬥。
魏終於如願以償地成為了一名大學生,在校園裏觀看了生平第一部令她激動不已的美國電視節目「海洋世界」。當時還有一位住校任教的美國教授,她逐漸成為美國教授的常客。就像所有在文革中遭受不公正待遇的人一樣,她變成了理想主義者和嚮往美國式自由以及公平的人。同時,魏早已學會了如何適應現存的制度。曾經有人說過,只有加入這個制度才能改變它,魏直到現在都還堅信這一點。
需要再次說明的是,魏的故事其實沒有什麼特別之處。很多中國人都從文革的經歷中學到了許多不同的教訓。有些人對當局失去了信心,成了革命分子或抱持不同政見,其中相當多的人離開了這個制度。有些人則是不斷掩飾心中的無助,成了拜金主義者或性解放主義者。這些在文革中倖存下來的人可能都有一個共同點:常年沒有安全感,無論說話還是做事都小心翼翼。而魏把自己所面對的問題處理得很好,甚至保持了非常積極進取的心態,她總結出的教訓是:要想成功,就必須做最壞的打算。這意味著要不斷地發掘多餘的可供選擇的新計畫,要像松鼠收集堅果那樣不斷地更新自己的商業運作網絡,營造有利於自己的氛圍,就像守衛在帝王陵墓入口的武士雕塑,將爭鬥、肅反和羞辱隔擋在外。
就在她第一次接觸美國文化後,魏決定逐步離開中國。為了通過托福考試,她在冰天雪地裏騎著自行車去英語補習班上課。為了拿到美國的學生簽證,她來到北京,在美國大使館前排了好幾天的隊。八十年代中期來到美國後,她沒有費力在有關美國學術研究或資本主義體制方面發展,而是把自己變成了罕有的美國電視紀錄片領域的中國專家,最初是在「西北太平洋」,然後是紐約市。在有關中國的作品中涉及的通常是具有政治敏感性的主題,比如人權狀況和天安門事件等。相應地,魏有了新的轉變,也就是在看完「紅色角落」後,我從她身上發現的轉變,她抱持的是不同的政見。魏在電視紀錄片這個行業中獲得了許多榮譽(特別是關於天安門屠殺事件的作品),在這當中她與天安門事件的流亡者、美國學者以及中國政治家都建立了關係。但這還遠遠不夠,她還有更遠大的目標,那就是重新回到中國,創立一個獨立的最終主導中國電視業的電視製作集團。
一九九四年,她搭飛機回到了中國,住進了酒店,開始到處打電話應徵中國電視業執行主管的職位。她發現在自己離開後,北京有了很大的變化,成了創業的熱土,在索尼和其他一些企圖在中國市場占有一席之地的企業的大力贊助下,中國的傳播業在技術設備的更新上有了很大進步。被允許在電視上播出的作品反映的卻是另外一種主題,在獵獵飄揚的五星紅旗下,沿著黨的政策前進,不斷進取,節目的內容沒有任何創意。滿足容易使人不思進取;因此,魏決定再次調整她的人生定位,她不再是一個持不同政見的勇於揭露真相的電視紀錄片製作人,而是一個純粹的美國電視娛樂節目製片人。
當時,中國政府並不鼓勵獨立的電視製作公司,傳播業是禁止引入國外資金的;因此,魏只能悄悄地進行運作。魏認識一個交遊廣闊但毫無商業頭腦的高幹子弟,他擁有一家瀕臨破產的製作公司和允許外國人為中國電視行業製作電視節目的特許經營牌照。魏想辦法接下了這間公司並取得特許經營牌照。有了這個平台後,她很快就與中央電視台簽下合約,獲得幾個體育節目的製作權和一場包括西方電影在內的電視雜誌展覽會的舉辦權。
魏所採取的方法是,帶著一群年輕的北京雇員到歐美舉辦的電影節進行採訪。在當地的拍攝過程中,她會攔住一個美國的影視明星,直截了當地問他的收入是多少,並追問確切的數位,因為這是財迷心竅的中國觀眾所關心的話題,而不是去追問他的政治態度或是性生活的細節。中國觀眾欣賞魏的那種帶有東方特色的美國式的冒險舉動。她逐漸成了下一代中國人模仿的偶像。
(待續)
轉自【博大出版社】
更多訊息……(http://www.dajiyu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