貞觀聖主(4):貴族少年 獻計退敵

文/宋寶藍
唐太宗李世民畫像。(公有領域)
font print 人氣: 525
【字號】    
   標籤: tags: , , , ,

書歸前傳,隋煬帝被圍雁門,進退萬難。十六歲的李世民來到雲定興的大營中,要報名入伍,應募救援。

屯衛將軍雲定興見了李世民,問過他的家世履歷,得知他是世家名門子弟,心下驚奇。要說他也見過不少高門貴胄,像世民這般相貌魁奇之人,他還是第一次見到。這個貴族少年敢捨身救駕報國,單憑這份膽識,雲將軍就對他格外敬重。

李世民獻計說:「始畢率領傾國之力,圍攻天子,必是認為我大隋軍倉猝不能赴援,因此才敢這麼猖獗。為今之計,應大張軍容,連路布設旌旗,且數十里連綿不絕,就是到了夜裡,也必鳴鉦擊鼓,相互喧嘩,同聲相應。始畢聞我軍如此大舉,必會懷疑是我援兵齊集,定會望風逃遁。」

雲將軍看著眼前十六歲的少年,居然獻上了一條疑兵計,當即拍板定音:「這條兵計,今日正好用得上。」當下便吩咐下去,各軍依計行事,連綿幾十里地,遍插旌旗,晝夜不停鳴鉦擊鼓,諸軍將士務必聽令,違者以軍法論處。

始畢可汗囂張一時,誓要拿下隋煬帝。這天卻傳來大軍喧嘩之聲,於是登台遙望,發現旌旗蔽日,心下一驚:隋軍軍容如此壯觀。始畢正在嘆息間,聽得探馬來報:「王師大至。」

這時又來了另一使臣,說:「可敦(即可汗之妻)派小人來報,北方邊境告急。」這位可敦即隋朝的義成公主,後來與大唐為敵,被唐將李靖所殺,此為後話,且按下不表。

自家後院著火,始畢不敢再輕易出兵。他認定了援軍已到,若真打下去,這群靠著帳篷生活的突厥人,很多物資還需仰仗中原才能換得,一旦兵敗,所有輜重都會落入隋軍之手。罷了,暫且退兵,來日方長。

隋煬帝得以安返東都後,仍是我行我素,大隋天下教絕四維,刑參五虐,屠勦忠良,受賞者莫見其功,為戮者不知其罪。

雲將軍救駕有功,卻不見煬帝犒賞大軍,反而又興師動眾,耗府庫內帑,南幸江都,這一舉寒了諸將之心。

李世民雖是貴族子弟,倒也不怕軍旅之苦,在定興軍營住了一年多。這天他聽到眾人議論紛紛,原來煬帝執意巡幸江都,言官直言勸諫。煬帝為使耳根清凈,把那些敢於說話的諫官,一並屠戮。

李世民心中不禁傷嘆:「主君昏暴若此,我還在這裡幹什麼?」於是辭別了雲將軍,回到家裡,以待時機。

隋煬帝耽於淫樂,怠於朝政。一心振蜉蝣之羽,窮長夜之樂,為一己之巡遊,勞師動眾,不息土木之工。朝綱紊亂,賄貨公行,百官懼於刑罰莫敢正言。

這般天下,早已惹得天怒人怨,百姓怨聲載道。盜賊趁機蜂起,劫掠官員,攻打城邑。氣勢大一點的匪幫,便跨州連郡,割據一方稱雄稱王;小一點的則千百為一群,打家劫舍,攻城剽邑。

大隋,作為中國史上大一統的王朝,早在青史揚名立萬,卻也因君德不彰,成了短命的王朝。國祚傳至煬帝,這棟大廈在亂世的風雨中,已然搖搖欲墜。(待續)@*

看更多【貞觀聖主】系列

責任編輯:王愉悅#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related article
  • 李世民與平陽公主率領的大軍集結,兩下會師,共計二十多萬兵將。李世民治軍嚴明,大軍雖眾,但行軍時隊伍並不凌亂,整齊畫一,軍容氣象自帶威儀。凡經煬帝行宮園苑,悉數罷免守官,並釋放宮女回家。
  • 突厥始畢可汗派康稍利率領了五百人,以及二千匹戰馬,和劉文靜一起來到李淵麾下。李淵慰勞有加,稱讚劉文靜可謂是不辱使命。
  • 忽然一日,軍校呈上來一道檄文,李淵失聲驚呼,「李密也起義了?好大的膽量!」原來李密已占據洛口,自稱魏公,並改年號永平,公開和隋朝決裂了。
  • 李淵傳檄各處,公開宣告大興義兵,但不是所有人都會買帳。西河郡(今山西臨汾)郡丞高德儒,拒命不受,李淵命兩個兒子建成和世民率兵攻打西河。
  • 李淵起兵之際,李氏家眷已從河東趕到了太原。當時,他的原配夫人竇氏已於大業九年(613年)去世,時年只有四十五歲。
  • 李淵回憶晉陽宮事,一連幾日寢食難安。這件事兒還沒有擺平,不料突厥大軍打了過來。簡直是多事之秋。
  • 裴寂早年生活潦倒,很怕貧窮。有一年他去京師長安,途經華嶽廟,便到廟中禱告祈夢:「我窮困潦倒,至此誠心拜謁,希望神明有靈,為我指點一二。倘若今生富貴有望,還請神明託夢相告。」
  • 唐公李淵坐鎮太原,不少有識之士看到唐公頗有大志,便與他結交。晉陽縣令劉文靜以及宮監裴寂就經常到國公府上坐坐。這一來二去的,便與李世民熟絡起來。所以二人都與國公的二郎(即李世民)有些交往。
  • 隋煬帝南幸江都,下詔李淵留守太原。所以李世民隨父親來到太原任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