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三千寵愛在一身,從此君王不早朝
《長恨歌》是白居易與友人遊覽仙遊寺時,有感於唐玄宗和楊貴妃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而創作出的佳作。
李隆基因寵妃武惠妃病死而日夜思念,聽聞其子壽王李瑁的妃子楊氏美貌絕倫,豔麗無雙,於是不顧禮節將其招進宮中陪侍。後來經過種種漂白手段後,將楊女順利的占為己有,並於天寶四年(745年)封為貴妃。一人得道,其兄姊皆雞犬升天,堂兄楊國忠則把持朝政。
「後宮佳麗三千人,三千寵愛在一身」,可以看出李對楊的弱水三千,只飲此瓢的癡情與專情,「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說明了他們之間的那種快樂無窮且超越時空及身分的真愛。「春宵苦短日高起,從此君王不早朝」,凸顯了因愛情交織激情的纏綿悱惻而荒唐失度。
楊國忠本與安祿山狼狽為奸、相互勾結,後因安祿山屢立奇功備受皇帝賞識,遭楊國忠嫉妒,故不時在玄宗面前詆毀安祿山,安得知後輾轉不安,漸起反意,天寶十四年在范陽起兵,以誅楊國忠的名義兵鋒直指長安。潼關失陷,長安恐將不守。唐玄宗攜太子、丞相韋見素、楊國忠、楊玉環姊妹等一行多人,由大將軍陳玄禮率領少數衛軍護駕西逃。傍晚至馬嵬坡,軍士持戟鼓譟,亂兵誅殺了楊國忠且圍住驛站,譟動之聲久久不歇。陳玄禮奏稱:「國忠既誅,貴妃不宜再伺候陛下,請賜其死以塞天下怨。」
玄宗不從,高力士力勸:「貴妃原是無罪,但將士已殺國忠,貴妃尚侍左右,終未能安眾心。願陛下俯從所請,將士安,陛下亦安了。」玄宗不捨仍在遲疑,外面譁聲更烈,亂兵幾乎要擁門而入。
楊玉環見狀,含淚辭別玄宗:「願陛下保重!妾誠負國恩,死無所恨,惟乞容禮佛而死。」玄宗已是泣不成聲:「願妃子投生在一個好地方。」楊玉環以白綾一束掛在驛館院中的梨樹枝上,北向拜道:「今與聖上永訣了。」接著自縊而亡,一道幽魂渺渺無跡。真是「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淚相和流」。
「行宮見月傷心色,夜雨聞鈴腸斷聲。」足證明在楊玉環遭處死後,李隆基就一直生活在回憶當中,觸景生情,綿綿無絕的哀思。確實在後來的十多年,唐明皇對楊貴妃的思念從未中斷,且再也沒有愛上任何一個女子。
是什麼讓楊玉環集三千寵愛在一身呢?除了天生麗質難自棄,回眸一笑百媚生外,還需要處境配!
*磁場解說與互動
唐玄宗的處境數35,楊貴妃的處境數36,形成處境配之貴人磁場。安史之亂,玄宗出逃,馬嵬兵變,貴妃自縊,情勢所逼,就連皇上也無法拯救自己心愛的女人,結局雖為悲劇收場,但已將「處境配」的真諦「處處相顧、相隨不棄」做出
最佳詮釋。
雖因情勢所逼必須賜死貴妃,但事後的痛苦、悔恨、思念相隨不棄,如影隨行。
正如〈長恨歌〉所云:「七月七日長生殿,夜半無人私語時。在天願作比翼鳥,在地願為連理枝。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鑑往知來修心性
流轉:回眸一笑、三千寵愛
唐明皇在楊貴妃的回眸流轉中,從此君王不早朝,是一個承受爭議,背負著由盛而衰的皇帝,他的一生在君妃的愛情中孕育生死之戀,但也為情所累、所苦。
在「落葉滿階紅不掃」、「翡翠衾寒誰與共」的孤寂愁涼中黯然以終,同時也影響了唐朝的興衰。
歷史上夏桀寵妹喜,商紂愛妲己,周幽痴襃姒在酒池肉林、烽火一笑中,國破家亡。歷史殷鑑,而貴妃之死,也在「君王掩面救不得」中「此恨綿綿無絕期」。
不愛江山愛美人,江山沒了,美人何有?感情之處理,不分權貴貧賤,帝王之家的感情與平常百姓家的感情相同,處理不當,即萬劫不復。
「春風桃李花開日」、「秋雨梧桐葉落時」寫盡了人生得意時的歌舞陶醉,及失意時孤寂冷清之懸殊,差別何其大!@
摘自 《貴人磁場學》 商周出版社 提供
責任編輯:顏靜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