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拉民企为其壮胆
中共党魁习近平2月7日同党外人士在北京联欢。习亲自喊话,要民营经济人士「共同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
此前一天,彭博报导称,习近平将听取中共监管机构关于资本市场的汇报,将再度「亲自指挥」以稳定股价,此举显示出中国的经济困境的严重程度。
而习「亲自指挥」的结果,无非是罢免了易会满中共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主席和党委书记职务。
与此同时,习近平又亲自向民企喊话,似乎是他自己也对「亲自指挥」维稳股市并没有很大的把握,即便有易会满做替罪羊,还是需要民营企业来为其助阵壮胆。
民企生存空间日益窘迫
然而,中共对民企的控制正在加快国进民退的进程,民营企业的生存空间日益窘迫。
日经2月6日报导,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一项研究发现,在截至2023年底的两年半时间里,中国大型民营企业的总市值下降了约60%。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分析了中国百强企业的市值。研究发现,到2023年底,国有控股企业(政府持股 50%或以上)在总市值中所占的比例将上升至 50%,为五年来最高。
2021年6月,国有企业占百强企业总市值的31%,当时以阿里巴巴和腾讯等科技巨头为首的中国民营企业正在不断壮大。
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民营企业(指国有企业持股比例低于10%的企业)所占总市值的份额却在下降,到2022年底已低于国有企业。
截至去年年底,民营企业占总市值的比例为37%。民营企业的总市值最高时达到4.745万亿美元,到2023年底已降至不足2万亿美元。
阿里巴巴、腾讯和美团等主要科技平台运营商的市值,在过去两年半中下降了50%至70%。从2020 年秋季开始,当局加强了对科技行业的监管。这一措施被认为是由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的言论引发的,一些人将其视为对政府的隐晦批评。
由于担心加强监管会导致技术创新步伐放缓,资金纷纷撤离中国科技股。
但中国科技行业的困境并非孤例。去年,私营制造商和工业企业的利润总额为2.34万亿元人民币(合3250.9亿美元),比国有企业高出4%。
2015-2016 年,私营企业是国有企业的两倍多。
由于未来的不确定性,民营企业也不愿扩张。2023 年,私人固定资产投资比上一年下滑了 0.4%。这与国有企业增长6.4%形成鲜明对比,国有企业更有可能受益于地方政府主导的基础设施投资。
由于80%的工人受雇于私营部门,经济衰退对就业市场和收入造成了影响。根据智联招聘的数据,截至2023年10月至12月,企业为招聘职位提供的月工资,已连续三个季度同比下降。这种焦虑已经蔓延到家庭,拖累了整体经济需求的下降。
中共政府目前正在寻找刺激私营部门的方法。中共央行和其他金融部门,已指示商业银行增加对民营企业贷款总额的比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计划加快制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法律。
日媒报导指出,如果效率低下的国有企业继续主导经济,生产力可能会停滞不前。随着中国劳动人口的减少,这将拖累中国的中长期经济增长。
专家:习近平强力介入不能使中国经济转危为安
美国康奈尔大学教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中国项目前负责人埃斯瓦尔 • 普拉萨德(ESWAR PRASAD)表示,出于对经济放缓、股市暴跌的担忧,中共央行实施了最新一轮降准,释放长期资金一万亿人民币。但是,如果企业和投资者对于中国经济持续看空,降准带来的效果将相当有限,因为目前中共政府缺乏提振私企信心的改革框架。
本周二(2月5日),美国华盛顿智库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针对中国当前面临的结构性经济困局举办研讨会。
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工商管理系副教授任美格(Meg Rithmire)在会上表示,中共当局认为,如今市场以及既有的监管体系都已无法自行矫正经济面临的问题,中共高层将再次介入主导金融,中国的经济将再次出现极权和中心化。不过,任美格认为,中共高层强力介入未必能使目前的经济局面转危为安。
任美认为,中共现在希望透过创新以及消费刺激经济成长,但又不愿具备一个完善且现代的金融体系,因为这个体系需要信任、问责、透明以及规则来落实。所以这很讽刺,当共产党企图收紧更多权力,以控制民间企业和金融机构时,它会让投资者更加失去信任。
纽约时报曾有报导称,中国经济问题的根源在政治,恢复信心需要系统性的变革,为企业家阶层和私有财产提供真正的保护。而习近平本人并不喜欢财富私有化,他的愿望是“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
一名科技企业家说,投资者觉察到了中共有多么绝望。过去几年,中共政府失去了所有的信誉。
化解当代最大威胁 帮助结束中共
中共统治人民的最重要手段就是欺骗。维持大面积的对华广播不断传递真相,就是持续地给中国注入希望。希望之声邀请您和我们一起携手努力。欢迎点击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