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紀元2022年01月18日訊】近期以來,「通貨膨脹」(inflation,簡稱「通膨」或「通脹」)將至的警示聲,不約而同在全球各地傳了開來。究竟通貨膨脹是什麼?通貨膨脹真的那麼可怕嗎?為何會出現通貨膨脹?有沒有什麼靈丹妙葯來抑制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究竟是什麼?
所謂「通貨膨脹」,是英文inflation的通俗中文譯名,顧名思義,是「通貨多到膨脹」。而通貨就是「貨幣」,也就是「金錢」,現今是政府印製發行的「鈔票」。
經查《維基百科》,inflation這個字在19世紀中葉出現在美國的當時,說的是「不是指發生在價格上的事情,而是指發生在紙幣上的事」。所以,「通貨膨脹」這個中文譯名是非常貼切的。不過,當今的inflation被理解為「一般物價或整體物價的持續上漲」,也就是「萬物的價格持續上漲」,而且漲幅大、時間長。那麼,有時候「通貨大量增加」,一般物價卻沒有齊漲,於是有人就認為「通貨膨脹」這個譯名不合適,應改為「物價膨脹」。但是,要百物齊漲卻非通貨多不可,所以,「通貨膨脹」其實是很合乎現實的譯名。
不論你同意哪個譯名,「全體物品的價格都一起持續大幅上漲一段長時間」的現象,就是「通貨膨脹」所指的場景。那麼,這種現象可怕嗎?你購買的東西或物品價格上升,你擁有的錢不變或增加相對少,就會形成「錢變薄了」或「同數量的錢買到的東西少了」,或是如今大家琅琅上口的「太多的金錢追逐太少的商品」。如果這種現象出現了,人民的食衣住行育樂不都向下滑落、甚至於活不下去了嗎?當然可怕。中外歷史皆有斑斑史跡可供借鏡。
你知道蔣介石領導的國民政府為何會在1949年退守台灣?被共產黨戲耍固然是主因,但當時神州大陸嚴重的「通貨膨脹」(由1美元兌4.25億當地貨幣的事實可知一斑),以致民生凋弊,更是世人共認的要因。當時還對囤積、惜售的業者施以嚴刑峻罰、甚至處以當場槍斃的極刑。可見國民政府也知道事態的嚴重性,也想辦法制止,但終究徒勞無功。國民政府退守台灣之後,對通貨膨脹的禍害牢記在心,而「新台幣」的發行可以為證。那是1949年6月中,「四萬元換1元」的新台幣開始發行,因為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國民政府接管台灣,但國共內戰更殷,台灣物資被強運中國接濟國民黨軍,中國經濟面臨崩潰,更連累台灣。當時的物價指數已是終戰時的七千倍。(見李筱峰,〈周年啟示錄〉,《自由時報》,2009.4.19)
通貨膨脹危害世人罄竹難書
其實,類似通貨膨脹大禍害的經驗,在人類歷史上到處都有,在1976 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已故的自由經濟大師弗利曼(M. Friedman, 1912~2006)膾炙人口著作《選擇的自由》(Free to Choose)一書第9章中就這樣寫著:「通貨膨脹是一種病,一種危險,有時會致命的病。這種病如果不及時治療,將摧毀一個社會。相關的例子俯拾皆是。一次世界大戰後的俄羅斯和德國發生惡性通貨膨脹(hyperinflation)──有時才隔一天,物價就上漲一倍或一倍以上──結果是其中一個國家走上共產主義, 另一個國家走向納粹主義。二次世界大戰後中國爆發惡性通貨膨脹,有助於毛澤東擊敗蔣介石。1954年巴西的通貨膨脹率高到一年約100%,導致軍政府上台。更為嚴重的通貨膨脹,使得智利的阿葉德(Allende)1973年遭到推翻,阿根廷的依莎貝兒.裴隆(Isabel Peron)1976年下台,兩國接著都由軍事執政團掌權。」
不過,要問的是,儘管史跡斑斑,為何總難得到教訓,而讓悲劇一再重演?弗利曼說的好:「沒有一個政府願意接受造成通貨膨脹的責任,即使為害不是那麼大也一樣。政府官員總是找理由來搪塞──企業家貪得無厭、工會獅子大開口、消費者揮霍無度、阿拉伯酋長見錢眼開、天候惡劣,或者八竿子打不著的其他任何理由。沒錯,企業家十分貪婪,工會的要求不嫌多,消費者不知節制,阿拉伯酋長把油價調高,天氣經常奇差無比。所有這些,會推高個別商品的價位,卻不能使各種商品的價格普遍上揚。它們能促使通貨膨脹率短暫上升或下跌,卻不能製造持續性的通貨膨脹,理由很簡單:上面這些被指稱的禍首,無一擁有印鈔機,沒辦法印出讓我們放在錢包裡的那些紙;無一可以合法授權記帳員在帳簿記下相當於那些紙的數字。」
通貨膨脹是印鈔機現象
弗利曼於是說:「現代世界中,通貨膨脹是印鈔機現象。認清嚴重的通貨膨脹不論何時何地都是一種貨幣現象,只是了解通貨膨脹成因和對策的起步而已。更為基本的問題是:為什麼現代政府會使貨幣數量增加得太快?既然知道通貨膨脹為害的潛力,它們為什麼要製造通貨膨脹?」
弗利曼問的好,因為通貨膨脹很重要,看似簡單,其實難以說清,更不容易「真懂」。我們耳熟能詳的「太多的錢追逐太少的商品」,以及上文所引述的「通貨膨脹是貨幣現象」,固然一針見血,但幾乎每個人都希望「錢多多」,也幾乎對政府的各種撤錢政策拍手贊成。2009年初台灣的「消費券」發放,各國政府在金融海嘯、經濟衰退、景氣低迷之際,一而再的「印鈔救市」似乎都被認為是德政,就彰顯出歷史從來沒讓人得到教訓。其關鍵就是通貨膨脹的觀念不被理解,甚至被扭曲,或者被有心人誤導讓某些人獲利、但傷害大多數人。
早在1960年,享利.赫茲利特(Henry Hazlitt, 1894~1993)這位被稱為美國20世紀最重要的經濟專欄作家,就寫了《你應該了解通貨膨脹》(What You Should Know About Inflation)這本書。這本書抽絲剝繭、鉅細靡遺,以生活中的實際例子將通貨膨脹的來龍去脈、循序漸進剖析。告訴人們工資和物價、生產成本的上漲,甚至循環、螺旋式的上漲,都是貨幣過多的結果,也告訴我們通貨膨脹的發生有人得利、有人受害,於是存有「政治操作」空間。更遺憾的是,人往往具「貨幣幻覺」,以為貨幣增多後所得、工資果真增加,卻對貨幣增加致物價高漲後知後覺,等到發現時已無法擺脫,必須承受。他也告訴我們,一旦不幸出現通貨膨脹,一定要趕快制止,不可存有「緩慢通貨膨脹是好的」之幻想。
千萬不要管制物價
一般而言,當通貨膨脹出現,或者物價大漲之際,人們都會要求政府實施「物價管制」政策。政府也往往拗不過輿論壓力而為之,但總是不管用。其實價格管制政策之不可行,甚至造成禍害,古今中外不乏鮮活事例,茲舉中國明朝一個古例和第一次石油危機的西方現代例子供作啟示。第一個例子出現在凌濛初著作的《二刻拍案驚奇》卷一第三頁,摘要如下:
「且說嘉靖四十三年(西元1564年),吳中大水。……米價踴貴……官府嚴示平價,越發米不入境了。元來大凡年荒米貴,官府只合靜聽民情,不去生事。少不得有一夥有本錢趨利的商人,貪那貴價,從外方賤處販將米來;有一夥有家當囤米的財主,貪那貴價,從家裡廒中發出米去。米既漸漸輻輳,價自漸漸平減。這個道理,也是極容易明白的。最是那不識時務執拗的腐儒作了官府,專一遇荒就行禁糶、閉糶、平價等事。他認道是不使外方糶了本地米去,不知一行禁止,就有棍徒詐害。遇見本地交易,便自聲揚犯禁,拿到公庭,立受枷責。那有身家的怕惹事端,家中有米,只索閉倉高坐;又且官有定價,不許貴賣….。那些販米的客人,見官價不高,也無想頭。就是小民私下願增價暗糴,懼怕敗露受責受罰。有本錢的人,不肯擔這樣干繫,幹這樣沒要緊的事。所以越弄得市上無米,米價轉高。愚民不知,上官不諳,只埋怨道:『如此禁閉,米只不多;如此抑價,米只不賤。』沒得解說,只囫圇說一句『救荒無奇策』罷了。誰知多是要行荒政,反致越荒的。」
第二個例子是,1973年開始的第一次石油危機,曾持續近十年的全球普遍通貨膨脹現象,論者往往認為是石油輸出國家組織(OPEC)聯合減產的供給面因素所致。但全球知名的華裔產權學者張五常教授,就曾對第一次石油危機當時美國政府的油價管制政策作過深入研究,發現那套複雜的進口津貼管制政策,讓實際進口油價低於美國本地生產的價格,於是美國的石油進口量激增,由管制前進口原油量只佔自產油的10%,激增至50%以上,而美國購買中東的原油量,也達到了中東總出口量的一半。如此一來,OPEC就因美國原油價格管制而大發橫財,也很容易遵守訂價協議,當然成功地提升油價並使油價長期居高。當1980年美國解除油價管制後,中東原油價格乃不斷下跌,而OPEC的協議也不被遵守。
第二個例子清楚的顯示,只要各國政府不亂用管制政策,以政策讓需求持續維持在高水準,則所謂的石油危機即使有,也只會是短暫的衝擊而已,自由市場終究會以最低代價解除危機的!第一個例子以白話文簡單的說,就是擁有強制性管制力的官員,對物價進行管制的話,最後人民就沒東西可消費,即使有,也只在「價格奇高」的黑市中,那是有錢人才買得起,一般人民可就餓肚子了。其實,這由簡單的基本經濟學中「供需原理」就可理解,但要真正了解其內涵,看來真是不容易呀!
我們知道,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是「次貸危機」所引起。事後有這樣的質疑:若當時美國政府能紓困雷曼兄弟免其破產,或許金融風暴就不會發生。其實,早在1930年代全球經濟大恐慌時就有類似的質疑,而弗利曼和許瓦滋(A. Schwatz)在2008年出版的巨著《美國貨幣史:1867~1960》(A Monetary History of the United States, 1867~1960)中證明,1930年代初期的經濟大恐慌,很大程度是由於糟糕的貨幣政策所導致。當時,美國聯準會最先是因為擔心股市的投機行為,所以採取收緊銀根的措施。當人們在1930至31年到銀行擠兌時,美國聯準會又無所作為,而當英國在1931年退出金本位制度時,聯準會又不得不提高利率。所有這些舉動都導致貨幣供給量的下降,從而導致消費的減少,最終引發經濟大恐慌。這樣的分析固然凸顯出貨幣供給量的威力,卻也很容易被引伸出聯準會若沒突然大量縮緊銀根,而讓貨幣供給持續增加,就不至於讓華爾街崩盤,泡沫也就不會破,經濟大恐慌也不會出現。
晚近竟然發展到「通貨膨脹不可怕」,而「適度的通貨膨脹是好事」,以至於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曼(P. Krugman)在2012出版的《終結大蕭條》(End This Depression Now!)書中,大力主張「政府支出大量增加創造有效需求」,認為「公債多」並非壞事,甚至認為「國債不必還,房貸契約也可打消」,並且還將「以債養債」換成「以債療債」,也就是說,繼續舉債是正確的,而對各國政府「印鈔救市」、「振興經濟方案」之所以效果不彰,是因為「力道、強度、規模」不夠大,他也認為通膨不會發生,並指出「反赤字預算」、「緊縮政策」、「財政危機」等等理念都是錯的。
另類通膨危機已形成
由斑斑史跡可知,通膨是非常可怕的現象,而通膨是「貨幣現象」,也是無可爭論的,畢竟通膨就是所有物價的長時期普遍大幅上漲,也就是所謂的「太多的貨幣追逐太少的商品」。我們也都知道,現今各國都實施大撒幣,以QE(量化寛鬆)大印鈔票,「錢很多」應是不爭事實,而且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以來,這種現象並未消退,而游資泛濫也是事實,「大債時代」更難否認,「金融泡沫」、「金融危機」、甚至「毀滅之路」等等警示的說詞一再出現,但迄今為何都未應驗?連通膨都不見蹤影呢?
我們知道,錢多、貨幣泛濫只是通膨的「必要條件」,即使增發的貨幣都普遍流到各個人手上,但若大家都沒拿出來購買實際商品,物價是不可能上漲的。不過,一旦有風吹草動,有物價上漲的訊息足以引發恐慌心理,大家蜂擁前仆後繼搶購,則通膨就會一發不可收拾,這就像一間房間擺放了許多裝滿汽油的桶子,一旦點燃,火勢就會一發不可收拾。所以,民眾的恐慌心理之爆發是通膨出現的充分條件,而現今時不時地傳出國際原物料、油價等上漲,以及中共病毒疫情影響生產致產品供給可能短缺,相互夾擊下難保哪天會成為點燃通膨的火苗。
不過,我們也都知道,各國政府的大撒幣,大多被大財團大戶搬走,他們普遍用於股市、房市、債市、各種衍生性金融的「資產炒作」上,與消費者物價的關係薄弱,但會引發金融泡沫,而如今的金融泡沫在中共政府「剛性兌付」示範操作下,已形成「剛性泡沫」,好似不太容易爆破,是耶?非耶?迄今爭吵不休。可是我們見識到的是,畸形的「貧富懸殊」愈形嚴重,年輕族群不婚、不生愈見普遍,近期中國年輕人的「躺平」主義或運動正是活生生的例證,這或許就是「另類」的通膨或滯脹現象呢!更讓人感慨的是,「債多不愁」、「欠債不還理所當然」,甚至於「欠債是高貴行為」不僅是口頭禪,更見諸實際行動也,「信用蕩然、道德淪喪」已是當代的寫照啊!
如何消除通貨膨脹?
最後,必須問的是:如何抑制通貨膨脹?正如赫茲利特所言:「通貨膨脹沒有解決良方,有的話只有一個,就是『不要有通貨膨脹!』」不過,一旦不幸出現通膨,一定要趕快制止,不可存有「緩慢通貨膨脹是好的」之幻想。那麼,如何制止呢?
在自由社會裡,有自由選擇的眾多消費者,不要忘了身為主人的「消費者主權」,而「嫌貴就不要買」好似玩笑話,其實真是物價漲不上去的「鐵則」呢!我們不要政府出來管價,而要政府不但不可營造「特權」,還要厲行自由化鬆綁政策,讓所有的市場自由度提高、競爭性增強,市場機能就會發揮最佳調節力量。至於政府,不是毫無作為的無所事事,而是要「做對的事,把對的事做好」。在物價方面,「對的事」是央行善盡管控貨幣數量的責任,畢竟「通貨膨脹終究是貨幣現象」。如何管控貨幣數量呢?弗利曼提出的「以法則替代權衡」政策可以採用,而「法則」可以考慮已故的蔣碩傑院士所建議的「經濟成長率加上2%物價上漲率」作為一段期間的「貨幣供給增加率」準則。至於「回復金本位制」或「廢除央行」的提議則是更高層次的課題了。
值得再強調的是,「節約」才是最有效抑制物價上漲的良方,而「物價」就是最寶貴的「信號」,政府千萬管制不得!
作者為 中華經濟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大紀元首發
責任編輯:朱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