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時代,北京崇文門外有個花院市,數千戶的人家都以通草仿製生花為業。其中有一戶老爺帶著一個幼女,二人相依為命。老爺身上帶著氣喘病,年紀越大症狀也越重。這一年老爺倒在床上,大口喘氣,喘聲如吼,來看過的醫生都說沒藥可治了。孝女服侍老爸,臉上總是帶著寬慰的笑容,讓他心情寬舒些,心裡卻犯愁,不知如何才能讓老爸的病好起來。
無意間,她遇到了鄰居老太太,聚集了一幫婦女要去丫髻山進香。她私下打聽進香有什麼好處。老太太對她說,有的人因為有病,有的人因為沒有子嗣……各有各的心願求神保佑,而丫髻山的山頂上有娘娘神,特別的靈驗。
孝女問了去丫髻山的路程,得知有一百多里,又問到一里路要走三百六十步。她牢記在心裡。那天夜裡,老父安睡後,孝女便輕輕悄悄地走到院子裡,點燃了一炷香,然後繞著院子走,邊走邊跪地拜個不停,心中默禱著說:「 因為小女身單力弱,老父又病重在床,家中別無一人可照顧老父,所以不能親自上山進香,朝拜娘娘。我只好按著從這裡到廟裡的步程,在院子裡一步一磕頭,就如同我真的到丫髻山,親自瞻仰朝拜佛像一般。祈願娘娘保佑我的老父,重病快快好起來,身體康復,長命百歲。我願誠心繡佛像,終生吃素念佛,終身頂禮膜拜。」就這樣,孝女只要一得空就步行膜拜,一晃眼就過了半個多月,也到了四月天。
話說,才到四月天,宮中的皇帝侍從魏公一天清早來到了丫髻山娘娘廟,他要上頭香朝拜碧霞元君。他是奉著皇太后的旨令來的。人們都傳說,每天五更雞鳴時能在娘娘廟給上頭香,靈驗無比,尤其是四月廟會時。這說法傳遍北京城內外,以及周邊的各個府縣,不僅平民百姓,連王公縉紳、宮中后妃都知道。
廟門伊呀一聲開了,廟祝迎進魏公。魏公到了大殿,卻見佛像前的香爐裡,早已有人上過頭香了,而且,香火的火焰高燃,似乎有人早早就到來,而且燃香多時了。魏公見了,便大聲斥責管廟的廟祝說:「太后的香還沒有降下來,為什麼卻先叫別人在這裡點燃了頭香呢?」
廟祝驚慌地解釋說:「魏老爺不來,殿門怎麼敢開? 小僧實在說不出這炷香是從哪裡來的!」魏公暗奇,剛我初來,大殿方才開門,但是這炷香的香灰卻有一寸來長,真是奇怪了。因此,他想只好明天再早點來,看看是否有人還來燒頭香。
隨後,魏公吩附廟祝說:「過去的事情,我不再追究了,你們定要恭恭謹謹地作好。明天,我一定早點來,好燒上頭香。」說完便走了。
廟祝深怕惹下大罪,便與僧徒們整夜不睡,一起巡視看守香爐,生怕別人再燒了頭香。第二天才四更天,魏公就已經來了。可是當他至香爐前一看,又像昨天那樣,已經被別人搶先燒上了頭香,旁邊有一個女子正在地上磕頭膜拜。眾人都看到了,大為驚訝。那女子聽到了人聲,急忙驚起,突然間又不見了身影。在場的人大為驚駭,認為這個女子是鬼,而不是拜佛的人。
魏公則反駁說:「在神人聖像之前,哪還能有什麼鬼怪敢公然現身呢?其中必有緣故。我有處理的辦法。」魏公說完話,即在寺廟的山門下,進上了第二道香。
然後,他坐在輕便的摺疊繩椅上,召集這時到了廟院的眾香客,告訴他們這兩天裡所見到的頭香的事情,還詳細地說出那個女子的年齡,容貌和衣服的顏色,要大家幫助找找。香客們聽了都有些害怕,同時也覺得很奇怪。
這時孝女的鄰居老太太也剛好在人群中,她聽到了魏公的描述,就想到了鄰家女樣樣都與他所說的相符。老太就告訴了魏公。魏公問:「你的鄰居女子是怎樣的女子?竟能這樣地幻化?」老太太答說:「她住在花院市街上,一直都是一個孝順的女子。」魏公聽了,用力一拍腿說:「對了,沒錯。」
魏公急急回宮覆了命,便暗地裡私訪,不久在花院市街找到了那個鄰家孝女。一見到她,果然和在廟上大殿中自己親見的那個女子一模一樣。問孝女進香的事情,孝女把膜拜之事,一五一十地向魏公說了,還講了自己雖沒有親身上丫髻山給碧霞元君進香,恍惚間好像自己親身去了一樣,而且她老父親的病也都痊癒了,都是神靈保佑。
魏公知道了事情的來龍去脈,感動說:「至誠感神,真是誠心篤行的孝女啊!」就在當下,魏公認孝女當養女,和自己親生的女兒無異。
孝幼的老父真如孝女所願活到百歲才死去。孝女長大後,嫁給大興縣一戶張家的兒子,魏公為她備辦了值數千兩黃金的嫁妝。張家女婿借著這筆嫁妝之財發了家,後代成為大商富戶。
人間感歎孝女的孝行:「真誠所至,神靈可通」啊!@*#
資料來源:《夜譚隨錄》
責任編輯:古容
-點閱【民間故事】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