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至公至平爭皇儲,金匱之盟真相出
天人合一的理念,融入了中華文化的血脈,但是當下熱議天人合一,都是「地人合一」,是人如何適應自然環境。真正的天人合一是人與天象的合一,前面我們一次次展現了天象與人間的精妙對應,本文將繼續天象的時空之旅,揭示歷史的真容,以展現未來的運程。
千古之謎「金匱之盟」,人們只知道「單傳約」造假,前面我們首次揭示了「三傳約」也是假的。那麼金匱之盟的真相,在史料被系統篡改之後,該如何探究呢?
(接前文 逆天而為痛悔遲26:「三傳盟約」見死結,千年蒙蔽尋正解)
1. 金匱之盟應該解決的問題
(1)杜太后讓北宋皇帝從宋太祖開始,就不傳位給幼子,而傳位給成年君主;
(2)保證趙宋江山長久;
(3)保全太祖自己的兒子(據《涑水記聞》:因敕戒太祖曰:「汝萬歲後,當以次傳之二弟,則並汝之子亦獲安耳。」)
2. 金匱之盟應該具備的特點
(1)很圓滿,符合太后的聰明睿智,能解決上述問題;
(2)很公平,至公至平,公平得讓所有人說不出異議來;
(3)這個盟約套牢太祖了,使太祖餘生的16年間,不敢過問弟弟趙光義的野心,任憑弟弟勢力坐大;不敢封兒子為王,更不敢立兒子為太子,只能讓德昭下基層鍛煉,暗自同弟弟較量。
(4)壓得太祖臨終都不敢違背盟約,想傳位給兒子卻不敢,臨終前只能悄悄告訴宋皇后真相,任憑弟弟搶位,都不敢在臨終前叫兒子前來訣別。駕崩後,宋皇后為實現太祖遺願,才急傳德芳,以實現太祖遺願。
3. 至公至平爭皇儲,金匱之盟真相出
既然金匱之盟不能從太宗造假的史料中直接看出,不能從太宗設密的圈套中猜出,我們可以從太宗和太祖努力的方向中看出,因為那是一條爭奪皇儲之路。
趙光義不是皇儲,在力爭皇儲
趙光義是個讀書人,他應該知道皇儲該怎麼做。歷史上做皇儲的典範是隋煬帝楊廣,楊廣成為太子前,有能力、有野心、功業赫赫,完成了統一天下的大業,可一做了太子,他就蟄伏無聞了,極為低調。因為儲君只有伏在皇帝的光影下,不暴露野心,才能不被皇帝猜忌、才能無過,靜等才能平安得皇位。歷史上太子因為強勢、急於上臺,被廢掉甚至被皇帝處死的太多太多了。
趙光義怎麼做的呢?他廣結黨羽,大力擴張勢力。當時作為宰相的趙普,曾提醒太祖提防太宗的野心。為什麼趙光義敢冒著圖謀不軌的危險,一味做大呢?因為他不是皇儲,因為金匱之盟沒有定他為皇儲,他才敢這樣,他在蓄積實力、積攢人脈爭皇儲。
宋太祖扶植兒子,在同爭皇儲
宋太祖一直沒給兒子趙德昭封王,但是一直在暗中扶持。964年,讓19歲的德昭出閣任貴州防禦使,從基層開始鍛煉;973年,封德昭為檢校太傅,位置超過了他三叔光美的檢校太保;976年二月,太祖宣吳越王錢俶來朝,接待錢俶以國家最高規格的禮儀,按慣例應該由皇儲來接待,可是接待錢俶的是德昭,而不是當時的國家副手晉王趙光義,扶植兒子壓過弟弟之意很明顯。隨後就巡行洛陽,準備遷都,徹底擺脫弟弟的龐大勢力,可是當年就被弟弟毒死了。
太祖暗中扶植兒子,也在爭取皇儲的位置。為什麼他不直接封皇儲,而要悄悄力爭呢?
皇族公平爭皇儲,金匱之盟真相出
為了兒子,宋太祖和弟弟爭皇儲的表現,烘托出了金匱之盟的真相:皇儲要在皇族中選,不能選年幼的,選賢良的,立長立賢。
這樣的金匱之盟至公至平,公平得太祖無法反駁;這是最有利於趙宋王朝的即位方式,保證了在任何條件下,不但接班的君主年長有威望,而且賢良;皇儲不局限在三兄弟任何一家中,相對最公平。誰都有希望,但是誰都不能把皇位壟斷在自己的家族中。這就是趙光義大力發展勢力,太祖不敢管的原因,因為弟弟在走誓約中的問鼎皇儲之路,太祖也只能這樣讓兒子漸漸發展勢力,漸漸超過弟弟,在不違誓的情況下,用時間拖垮弟弟,扶植兒子成為眾望所歸。
歷史的假象會造成更多難解的矛盾,而真相能解決所有的分歧,水到渠成。上面的推斷就是這樣,不但能解決所有的困惑,還帶來了更驚心的真相!
4. 真相背後出真相,趙普驚惶奏偽章
前面我們辨析過,按常理,杜太后臨終立遺囑,三個兒子都必然在場給母親最後盡孝送終,趙普書記在一旁記錄,也就是知道金匱之盟真相的,是太祖、趙光義、趙廷美、趙普。當然,太祖扶植兒子趙德昭,也許還告訴過德昭,假如這樣,德昭也許會告訴弟弟德芳。趙光義弒君篡位後,可能知道金匱之盟真相的,就危險了。
趙光義976年登基,979年逼殺趙德昭,981年讓趙德芳奇跡般地「睡覺得病死」,國家正史的奇談和趙光義過於主動地極力辯白,展現了他就是元兇。《宋史》說這時候趙廷美開始害怕了[1]。
根據《國史》編纂的《續資治通鑒長編》記載:(982年)太宗誣陷貶謫趙廷美之前,先召見趙普,以廷美謀反來問對,趙普當時只是回答:「臣請陛下以機要部門來祕密觀察他們的陰謀動向。」就退下了——但是,趙普退下之後,馬上又找太宗,祕密進獻了金匱之盟。
這是歷史上金匱之盟第一次出場,前面說過,趙普進獻的是一個蓄意改過的偽本——這樣退而復返,急匆匆地獻上謊言,說明了什麼呢?
說明趙普突然明白了:太宗要殺他!因為趙德昭、趙德芳離奇死亡,太宗又要向廷美動手,而他趙普就是最後一個知道金匱之盟真相的人,危在旦夕!太宗在除掉廷美之際,哪裡是向他問計?是在威脅他:我要除掉趙廷美了,警告你不得把金匱之盟的真相說出去。但是廷美一死,在太祖一朝一直壓制趙光義的趙普,還知道太宗篡位自立、忤逆太祖、忤逆太后盟約的真相,他還能被留活口麼?
所以,趙普為了活命,馬上進獻一個「偽本金匱盟」,真正的意圖都在言語之外,那是在向太宗保證:臣已經把金匱之盟改口成了一個「先傳位給太宗的版本」了,為皇上找到了夢寐以求的即位依據,所以,永遠不會再說出金匱之盟的真相了,請皇上饒我一命。
《長編》記載:「太宗按著趙普的奏章找到了金匱和盟書,大感寤,馬上招來趙普寬慰:以前沒有進獻金匱之盟,錯了沒關係,人誰無過?『朕不到五十歲,已經盡知四十九歲之前做的錯事了。』[2]」我們現在知道,這是太宗親自造假的謊言,他是金匱之盟訂立的見證者,看到趙普造偽本金匱之盟,改頭換面願意做自己的黨羽了,才拋出這段虛偽的辭令,話外有音,當時只有趙普能聽懂。
《長編》隨後記載:「宋太宗並沒有急於處理趙廷美,而是向趙普問傳位的事,趙普說:『太祖(傳位給弟弟)已經錯了,陛下怎能再錯呢!?』於是趙普得以恢復了失去8年的宰相之位,而趙廷美就獲罪了。所以說趙廷美獲罪的原因,是趙普所為。」
這又是根據太宗偽史而來的赤裸裸的謊言。趙廷美獲罪是太宗的陷害,太宗暗中威脅趙普,使趙屈膝於自己,穩定了陣營,再向趙廷美下手。不過,太宗把害廷美的罪責巧妙地推給了趙普。
5. 千年偽史迷後世,今日曝光見廉恥
趙光義如此欺世盜名,虛偽的偽史,卻完全蒙蔽了《續資治通鑒長編》的作者、史學家李燾。李燾以此讚美宋太宗:「『不待五十,已知四十九年非。』這是太宗盛德的經典語錄!而今正史卻給削去了,太可惜了!現在我按照《太宗實錄》重新記下這條聖語。」
前面講過,《太宗實錄》是宋太宗親自把持、審稿、定稿的當朝實錄,篡改歷史不遺餘力,李燾是知道的。俗話說「善人好欺」,被騙之後信以為真,寫成頌歌再騙後人,在偽史的逆天大罪中推波助瀾。
古人這樣,今人何嘗不是這樣。操縱言論話語權,打造偽史,編造偉光正的故事,人們知道中共當局慣於造假,卻一次次中招,被它的謊言蒙蔽,蔑視真相、封閉自己,重演著被謊言洗腦後的歷史教訓。(未完,待續)
註釋:
[1]《宋史‧趙廷美傳》:「或謂昭憲及太祖本意,蓋欲太宗傳之廷美,而廷美複傳之德昭。故太宗既立,即令廷美尹開封,德昭實稱皇子。德昭不得其死,德芳相繼夭絕,廷美始不自安。」
[2]《續資治通鑒長編‧卷二十二》:會如京使柴禹錫等告秦王廷美驕恣,將有陰謀竊發。上召問普,普對曰「臣願備樞軸以察奸變。」退,複密奏:「臣開國舊臣,為權幸所沮。」因言昭憲顧命及先朝自愬之事。上於宮中訪得普前所上章,併發金匱,遂大感寤,即留承宗京師,召普謂曰:「人誰無過,朕不待五十,已盡知四十九年非矣。」辛亥(太平興國六年九月十七,981.10.17),以普為司徒、兼侍中。
「不待五十,已知四十九年非」此太宗盛德要語也。今正史乃削去,可不惜哉!今依實錄具載聖語。@*#
點閱《逆天而為痛悔遲:453-2018年天象揭祕》相關連載文章。
責任編輯:王愉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