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哲理

九九重陽懷鄉 日暮「鄉」關何處是?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CHRISTOF STACHE/AFP/Getty Images)

重陽節   每逢佳節倍思親

黃曆九月九日,日月逢九兩陽相重,稱為「重陽節」,在中國文化中一直是個意味深長又鮮明的節日。 南朝梁吳均 《續齊諧記》記載東漢桓景攜家人登高避難的傳說成為習俗,「今世人每至九日,登山飲菊酒」。從此之後,在庶民大眾間重陽節登高的習俗歷久不衰;在將相文人隱士中,重陽一到屢屢以詩詞應和,或寄情思、或表心志,意味久久縈迴。

思想起重陽節的詩歌,懷鄉、思親最是人間常情,唐代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琅琅上口、傳誦久遠:

  獨在異鄉為異客, 每逢佳節倍思親。   遙知兄弟登高處, 遍插茱萸少一人。

寫下這首詩的那年,王維年十七歲。他從故鄉遊學長安,尋終南之徑。從此詩中,看到重陽時節,民間登高、插茱萸避邪的時俗。唐朝人很重視重陽節,承繼登高聚宴的古文化,飲菊花酒歡對。

據《舊唐書》,王維為太原祁人,後移家於蒲州,成了河東人。蒲州在今山西永濟縣,唐玄宗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名河東郡,在華山之東,王維暱稱為山東。王維兄弟感情很深(註1),作客他鄉的王維想起了的故鄉兄弟,以憶山東兄弟為題,寫下了這首詩,示現「 獨在異鄉為異客」遙憶兄弟登高的情境。詩中一獨、一遙字對兩「異」字,展現少年遊子孤獨懷鄉之情,淒苦的思念,重重深刻胸臆。九月九日長安都人登高華會,讓王維觸景生情,青春少年在逐功名路上忍耐離鄉之苦,平日攏在胸匣中的家鄉情景、思念,陡地湧上心頭。

透過王維這首文字樸素、詩情深厚的詩,不雕、不琢突顯了「每逢佳節倍思親」的中國文化特色。

重陽佳節蘇轍懷鄉   一樣思情兩樣鄉情 

蘇轍(公元1039年-1112),字子由,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嘉佑二年(公元1057)他十八歲,功名早成,與兄蘇軾同登進士科,傳為佳話。

在宋哲宗年間,蘇轍遭貶到了廣東龍川。龍川縣位於廣東的東北部,東江和韓江的上游,對生在川中天府之國的蘇轍來說,不若是天涯海角?龍川在宋時稱循州,古佗城所在,在廣東屬歷史最悠久的四個古縣之一。公元前214年,秦始皇派兵平定南越後,龍川縣第一任縣令趙佗即在此築城設立治所,「佗城」因趙佗而得名。

宋元符元年(1098年),蘇轍被貶遷龍川,蘇轍在龍川17個月,居室在佗城西北一公里處的嶅湖畔。當時嶅湖屢遭東江洪水襲擊,千畝良田受災。蘇轍見村民年不保收,生活艱苦,便倡儀村民在湖的東邊再築一堤防洪防災。因為在嶅湖邊上築了厚厚實實的堤防,從此不管遇旱遭澇佗城都能保收。

蘇轍在龍川心繫民生,修築堤壩集水灌溉、治旱澇,與鄉民相處融洽。後人為紀念蘇轍,將佗城嶅湖之堤稱為「蘇堤」(2)。此嶅湖「蘇堤」不同於蘇軾在西湖所築蘇堤。蘇軾在惠州任職時曾來龍川與弟蘇轍相會共遊,吟詩贊美嶅湖秋色美景。龍川是否成了蘇轍的第二故鄉了?可以從他在龍川短短一年多寫了兩本地方志,《龍川略志》和《龍川別志》,看出他對龍川的投注。

這一年逢閏九月九日,蘇轍與父老小飲,作了九月重九父老小絕〉詩。

一:

九日龍山霜露凝,龍川九日氣如烝。


偶逢閏月還重九,酒熟風高喜不勝。

其二:

獲罪清時世共憎,龍川父老尚相尋。

直須便作鄉關看,莫起天涯萬里心。

其三:

客主俱年六十餘,紫萸黃菊映霜鬚。

山深瘴重多寒勢,老大鬚將酒自扶。

那一年閏月還重九,寒露來過、霜降了,龍山露凝霜降向人寒。龍川雖處山之深瘴處,蘇轍與父老佩茱萸、登高飲菊花酒,喜不勝。席間,蘇轍與父老們,都是六十上下的人了,老將不言老,喝了菊酒寒勢退去人也硬朗起來。蘇轍遭貶來到龍川,「獲罪清時世共憎,龍川父老尚相尋」,此地父老非常質樸熱絡不世故,不因蘇轍獲罪被貶而另眼相看,蘇轍也把龍川直當故鄉不作他鄉看了。重九登高望遠起思鄉情,鄉關何處是?「莫起天涯萬里心」,地方父老的情義,和和煦煦溫暖了逆旅遊子的歸心。

在〈閏九月重九與父老小飲四絕〉其四這一詩中,蘇轍也點畫出了他在龍川作此詩的時空。

尉佗城下兩重陽,白酒黃鷄意自長。

卯飲下床虛已散,老年不似少年忙。

兩度重陽(因為這一年閏九月 )竟日悠悠,晨起飲杯養生菊酒,讓人活力甦醒,讓人思定倥傯年少匆逝,短暫人生為誰忙?為何求

登高遠眺 去國懷鄉一寸心

國破山河在,九九重陽獨登台;登高鄉國渺,去國懷鄉一寸心。元末年高士丁鶴年,壯年時遭逢國難。一個去國懷鄉的天地旅者,逢重陽獨自登高,懷抱怎樣的情懷呢?

元末明初詩人丁鶴年 (公元1335年-1424年),先祖是回族人士,《大明一統志》卷五九記其生平:「丁鶴年,其先西域人。元末,因父、兄游宦,寓居武昌縣之西山。博學能文辭,尤長於詩。性耿介,不混塵俗。」

他父親以先祖獻資元世祖世蔭爲武昌縣達魯花赤,定居武昌縣,大哥和三哥兩個兄長是元朝的進士。鶴年排行老五,一生不接受任何爵祿,以忠孝、孝悌傳世,性情耿介、不混塵俗。鶴年十二歲時,父親就逝世了。據《九靈山房集》卷一九〈高士傳〉說鶴年:「年十七,而通詩、書、禮三經」 ,又喜研究天方之法,善於詩歌、以詩自娛。

又據《丁鶴年集》附錄載錄,十八歲,遭遇兵亂,倉卒間奉母走鎮江(世伯家;生母留在鄉間)。母親死後,轉徙避地浙江四明,今之浙江寧波一帶,戰亂中曾經旅食海鄉為童子師,或寄居僧舍賣藥以自給。元朝滅亡時(公元1368年),鶴年當青壯34歲之時,不出仕明朝、篤尚志操。

鶴年流寓在浙東寧波的年代,當在元至正十三年至明洪武十一年(公元13541378年),某一年九月九日,秋高雲靜,鴻雁初初南渡,湖海秋色連波,水碧沙澄煙含翠,他登高遊定海(註3)虎蹲山。

煙波渺渺。(羅瑞勳/大紀元)

亡國的鶴年,雖是埋首教書、賣藥,高風亮節、勁操不滅,豈不若是一海中孤龍?從年輕到青壯,流徙東海處處為人著想,善予人、苦自吞,半生相交契闊好友不少,只是這一重陽佳節他卻只想獨身登高。為了啥?方寸間,去國懷鄉的一絲心痛。每逢佳節,歸期無期無窮恨!身在風光明媚的東海邊,隱身江湖多年,江山與風月,難忘還是故國故土!於是,他寫下了〈九日登定海虎蹲山〉:

東海十年多契闊,西風九日獨登臨。

天高雲靜雁初度,水碧沙明龍自吟。

籬下菊花憐我瘦,杯中竹葉為誰深。


憑高眺遠無窮恨,去國懷鄉一寸心。

鶴年此詩中,向陶潛〈九日閑居〉借景寄情,借東籬菊花映襯身影、投現自己去國懷鄉癯瘦的身影;藉竹葉影深代指己身懷故國之深情,「籬下菊花憐我瘦,杯中竹葉為誰深」?這種托物借景的映襯抒情,和王維的「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反襯有異曲同工之妙。

他嘗在〈自詠十律〉(其二)中表心志,雖然鳳曆頒新政,但是鶴年以家世仕元之歷,不忘故國不仕新朝,永懷心中的神社舊山川:

再拜帝堯新正朔,永懷神禹舊山川。

九九重陽登高佳節,高會難忘。憑高遠眺,神騁喚鄉思,一樣節情,處處鄉情。重九登高追旅思,有人歡歌,有人思親神傷、也有人思鄉黯然。

天地一逆旅   同悲萬古塵

勞勞人生,倏忽西東,登高若逢夕暮,長日將盡,更勾逆旅哀傷。唐代崔顥〈黃鶴樓〉詩吟: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



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湖北武漢黃鶴山(蛇山)黃鶴磯頭有黃鶴樓, 相傳建造於三國時代(公元223年),古傳有仙人乘黃鶴過此處。宋陸陸游 《入蜀記》卷五記載, 舊傳費禕在黃鶴樓得道飛升,後來忽乘黃鶴來歸,故據此取名黃鶴樓。(註4)《南齊書‧志第七 州郡下》記:「夏口城據黃鶴磯,世傳仙人子安乘黃鶴過此上也。」

馳騁青春、浪蕩半生的崔顥寫下〈黃鶴樓〉豈僅是思鄉心切?面對長日將盡,人生無常、生命匆遽惹人神傷!向天喟問:生生逆旅,生命之鄉關何處尋?昔日有得道成仙之人,一現乘黃鶴歸仙鄉之仙蹤卻未留下修仙之道,悵此地空餘黃鶴樓之嘆!

天地真是逆旅,哪裡才是生命真正的故鄉?古今之人,代代同嘆:

家為逆旅舍,我如當去客。

(陶淵明〈雜詩十二首 其七〉)

生者為過客,死者為歸人;天地一逆旅,同悲萬古塵。

(李白〈擬古十二首 其九〉)。

又逢重陽登高,追索生命真鄉。渺渺瀚宇,世世輪迴,千載悠悠,白雲背後何處是真鄉?萬古過客上下追索,萬里天涯莫作鄉關。返本歸真可有道?修心修命,若得歸返生命真鄉才是歡邦。

1:王維至少有四個弟弟王縉、王繟、王紘、王紞和一個妹妹 。天寶十五年(公元756年),安祿山攻占長安,王維被安祿山脅迫作了他的官員。但是他並不願意,長期居住於輞川別墅,曾作詩表達了心跡。當安祿山兵敗後,王維本以六等定罪,其弟王縉願辭刑部侍郎(即憲部侍郎)換取兄長免罪,後來以〈凝碧詩〉得到了赦免,王縉降官一階。乾元年間,王縉被外放為蜀州刺史,時任尚書右丞的王維作《責躬薦弟表》稱自己忠、政、義、才、德均不如王縉,請求盡削自己官職放歸田里,換取賜王縉散職令其在朝廷。

2 滄海桑田,如今嶅湖已乾涸「蘇堤」成了「大路田」,盡是綠油油的稻田、菜畦。當時蘇堤長一千多米,高2.5,堤頂寬2.5米,底部寬6米,厚實的梯形堤防。外牆為石砌,中間用沙土夯實,堤上的路面部分鋪鵝卵石、部分鋪青磚。蘇堤是嶅湖的堤壩,又是古時龍川驛道上重要的一段,往南可至河源、惠州、廣州,往東往北可達梅州、潮州、福建、江西。

宋代端平初年,循州(龍川宋時稱循州)太守宋翊築堤蓄水成嶅湖,從城濠開閘,灌溉堤下千餘畝田。湖面縱橫兩公里多,水深可行舟。湖口有山叫湖山,湖內有湖光亭、飛躍亭、台隱堂、蘇陳堂、關帝廟、嶅湖書院,有東橋、西橋、北橋、龍津橋、白雲橋。元末至順二年,嶅湖湖堤崩毀,後代屢築屢崩。

明、清以來,湖水逐漸乾涸,淤積成田。湖上亭、閣、寺廟雖不存,但湖內秋月潭、蘇堤故跡仍可尋。「嶅湖秋月」是古龍川八景之一。「蘇堤」曲折迂回,垂柳含翠,堤上拱橋如新月。蘇軾與蘇轍共遊曾賦詩吟:「嶅湖湖水水澄清,最喜秋來月漾金,夜靜問渠天在水,嫦娥推倒玉輪沉」。

3 :浙江寧波一帶唐代就是望海鎮,五代吳越改制望海縣,宋朝改名直到康熙以前都稱定海縣,到了康熙一朝,改名鎮海縣。虎蹲山屹立海口如虎得名。

註4:陸游《入蜀記》卷五紀錄:「黃鶴樓,舊傳費禕飛升於此,後忽乘黃鶴來歸,故以名樓,號為天下絕景。崔灝詩最傳,而太白奇句,得於此者尤多。今樓已廢,故址亦不復存。」今之黃鶴樓為後代所建。@*

責任編輯:方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