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經典】諸葛亮:誡子書(外二篇)

人氣 3264

【大紀元2016年05月31日訊】《誡子書》是三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諸葛亮寫給8歲兒子諸葛瞻的一封家書,成為後世歷代學子修身立志的名篇。它可以看作是諸葛亮對其一生的總結。諸葛亮也是一位品格高潔才學淵博的父親,對兒子的殷殷教誨與無限期望盡在言中。《誡子書》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長,言簡意賅,主旨是勸勉兒子勤學立志,修身養性要從淡泊寧靜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險躁。

原文

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

譯文

君子的操守,(應該)恬靜以修善自身,儉樸以淳養品德。不把眼前的名利看得輕淡就不會有明確的志向,不能平靜安詳全神貫注地學習就不能實現遠大的目標。學習必須靜心,才識需要學習,不學習無從拓廣才識,不立志不能學習成功。沉迷滯遲就不能勵精求進,偏狹躁進就不能冶煉性情。年年歲歲時日飛馳,意志也隨光陰一日日逝去,於是漸漸枯零凋落,大多不能融入社會,可悲地守著貧寒的居捨,那時(後悔)哪來得及!

外二篇:

誡外生書
  
夫志當存高遠,慕先賢,絕情慾,棄疑滯,使庶幾之志,揭然有所發,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細碎,廣咨問, 除嫌吝,雖有淹留,何損於美趣,何患於不濟。若志不強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滯於俗,默默束於情,永竄伏於凡庸,不免於下流矣。

譯文

一個人應當有高尚遠大的志向,仰慕先賢,戒絕情慾,拋棄阻礙前進的因素,使先賢的志向,在自己身上顯著地得到存留,在自己內心深深地引起震撼;要能屈能伸,丟棄瑣碎,廣泛地向人請教諮詢,支除猜疑和吝嗇,這樣即使因受到挫折而滯留,也不會損傷自己的美好志趣,又何必擔心達不到目的。倘若志向不剛強堅毅,意氣不慷慨激昂,那就會碌碌無為地沉湎於流俗,默默無聞地被情慾束縛,勢必永於淪入凡夫俗子之列,甚至免不了成為庸俗的下流之輩。
 
  

與群下教

夫參署者,集眾思廣忠益也。若遠小嫌,難相違覆,曠闕損矣。違覆而得中,猶棄敝蹻而獲珠玉。然人心苦不能盡,唯徐元直處茲不惑,又董幼宰參署七年,事有不至,至於十反,來相啟告。苟能慕元直之十一,幼宰之慇勤,則亮可少過矣。

譯文

參署,是使集合眾人思想集合,賢明的謀略廣聚的人。如果因為小的過時而不重視他的意見,那意見就很難有相互的對立,暴露出來的過失就少了。如果意見有相互的對立,從而得到中肯的意見,這就好像丟棄了破舊的草鞋,卻獲得了美玉一樣。然而人(參署)心恐怕不能讓別人意見表達窮盡,只有徐庶擔任參署不有所畏懼,又有董和擔任參署七年,前來見我十餘次糾正我的過失,我做的有不到位的事,有很多人多次來告訴我。如果能像徐庶一樣有前來糾正我過錯十餘次的人,董和的兢兢業業,對國家效忠的提出意見,那麼我諸葛亮就可以少犯過錯了。

責任編輯:朱穎

相關新聞
【重溫經典】禮記:大同與小康
【重溫經典】范仲淹:岳陽樓記
【重溫經典】王勃:滕王閣序
【重溫經典】蘇軾:前赤壁賦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