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做生意,不是爲了賺取金錢,而是賺取人心;並不是要獲得利潤,而是要獲得人心。賺取人心獲得人心,這就是做生意,到了那個時候,金錢自然隨之而來。」 |
【人民報消息】在現在的中國大陸,一提起商人,人們常見的評價就是「無商不奸」和「無奸不商」,似乎商人沒有不奸詐的,不奸詐的就做不了商人。人們對商人的這種印象,並非自古就有,而是在中共治下,特別在「改革開放」後才得出的。
得出這種印象是因爲在道德淪喪、人心不古、追名逐利成爲人生主要追求的社會大背景下,很多商家也爲暴利所驅使,不僅市場上充斥着各種假冒僞劣產品,而且他們還想盡辦法鑽法律的空子,偷稅漏稅。屢次被黑心商家所害的民衆對此十分痛恨,其後大概是在中共御用文人或媒體的刻意誤導下,接受了「無商不奸」和「無奸不商」的說辭,而不再知曉古代「無商不尖」和「無尖不商」的真實含義。久而久之,甚至以爲商人自古如此。
然而,事實上,古代的「無商不尖」和「無尖不商」中的「尖」與「奸」雖然是同音字,但意思完全不同。古人賣糧食,是用鬥和升的容器來稱量的,鬥是圓錐形的容器,升是圓柱形的容器,故有「升斗小民」之說。
賣家在稱米時會用一把紅木戒尺之類的東西削平升斗內隆起的米,一般平了就可以,不多不少。如果沒有東西刮,賣家就會用手心向下一刮。有的商家厚道,手背往上拱起這麼一點,手心虛一些,就會有冒尖的部分高出來,給的份量就多一些,讓買家得一點小利。這就是「無尖不商」和「無商不尖」的含義。
推而廣之,去布莊買布,「足尺放三」、「加三放尺」;拷油拷酒都有點添頭等等,都是「無商不尖」的體現。而冒尖的商人無疑是厚道、誠信的好商人。而「無商不尖」的讓利行爲,是古代商人做生意奉守的黃金法則,也是商人成功的祕訣。儘管古代也有不法商家,但絕非是主流,歷朝歷代有很多誠實守信、宅心仁厚的商人。
子貢是孔子最爲著名的七十二弟子之一,也是中國儒商的鼻祖。他性格豁達、直率,非常樂善好施,25歲跟隨孔子學習,對孔子的「仁、義、禮、智、信」爲核心的儒家思想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
學成後,子貢曾出仕做官,但後來轉而經商。孔子認爲「利者,義之合也」,即儒家強調的「利」是自身利益與羣體、社會利益的高度統一。而子貢就是以儒家思想指導自己從事商業活動的,從不損人利己,在經商中堅持「仁、義、禮、智、信」。子貢經商也因此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在具體經營方面,子貢有着非同一般人的天賦。他懂得隨時令變化和市場供需狀況的不同來獲取利潤,因此孔子評價他擅長揣度行情,而且預測準確。他的經商論點是:有美玉在櫃子裏,就該等待善價出售,而非永遠貯藏。他還認爲商品價格的高低取決於供求關係,並提出了「物以稀爲貴」的理論。
在獲取了鉅額利潤後,子貢還廣泛幫助民衆,實現了儒家兼濟天下的理想,同時宣揚儒家思想。由於他在商業中的特殊才能,所以後來被稱爲中國儒商的鼻祖。
● 商聖白圭經商講「仁術」
戰國時期也出了一位大商人,名叫白圭。他曾出任魏國國相,並施展治水才能,解除了魏都城大梁的黃河水患。後來他棄政從商,取得了不小的成就。
白圭選擇的經營方向主要以農產品、農村手工業原料和產品的大宗貿易爲主。《史記‧貨殖列傳》說,白圭喜歡觀察農副產品市場行情和年景豐歉的變化,並累積了豐富的經驗。若當年豐收,來年大旱,當年就大量收購糧食。當貨物過剩低價拋售時,他就收購;當貨物不足高價索求時,他就出售。「時賤而買,雖貴已賤;時貴而買,雖賤已貴。」
在經營原則上,白圭奉行的是「人棄我取,人取我與」的原則。即在收穫季節或豐收年景農民大量出售穀物時,適時購進穀物,再將絲綢、漆器等生活必需品賣給手頭比較寬裕的農民;而在年景不好或是青黃不接時,適時出售糧食,同時購進滯銷的手工業原料和產品。
白圭所說的「與」,就是給人實惠。當某些商品滯銷時,白圭用比別家高的價格來收購;當市場上糧食匱乏時,白圭卻用比別家低廉的價格銷售。白圭的這種經營方法,既獲得了豐厚的利潤,也在客觀上調節了商品的供求和價格,同時在一定程度上保護了農民、個體手工業者和一般消費者的利益。是以白圭稱此爲「仁術」。
白圭認爲身爲經營者應該具備「智、仁、勇、強」四方面的素質。他曾說過:「我做經商致富的營生,就像伊尹、呂尚籌劃謀略和孫子、吳起用兵打仗及商鞅推行變法那樣。所以,如果一個人的智慧夠不上隨機應變、勇氣夠不上果敢決斷、仁德不能夠正確取捨、強健不能夠有所堅守,雖然他想學習我的經商致富之術,我終究不會教給他的。」
正是因爲白圭有着這樣的眼光和素質,他在經商時處處爲消費者着想,同時提高了自己的商譽和盈利能力。比如,他向農民提供優良的穀物種子,既幫助農民提高了產量,也讓自己獲得了利潤,並贏得了人心。
白圭所爲,影響了彼時和後來的許多商人,他們以白圭爲榜樣,在經商中重視「仁術」。民間因此稱白圭爲「中國第一商人」或「中國商人祖師爺」。宋景德四年,真宗皇帝封他爲「商聖」,從此民間爲其建廟,並設立神牌供奉。
● 清朝商業巨賈喬致庸不賺昧心錢
清朝晚期的晉商名揚天下,其中尤以喬致庸最爲有名。喬致庸生於清朝嘉慶二十三年(1818年),卒於光緒三十三年(1907)。幼年喜好讀書,後中秀才,曾雄心勃勃要走舉人、進士的仕途。可是天命難違,因長兄、父親相繼去世,他只好棄儒從商,走上了經商之路。
在雄才大略又多謀善斷的喬致庸的策劃下,喬氏商業遍及全國各大商埠及水陸碼頭,業務繁榮,其最有名的當屬喬家的大德通、大德恆票號。喬致庸也成爲當時的商業巨賈。
喬致庸的成功在於他非常重視「德行」,其經商理念是一信、二義、三利。在他平日的訓講中,喬志庸也多次強調「人棄我取,薄利廣銷,維護信譽,不弄虛僞」的道理。即要以信譽贏得顧客,不能以權術欺人,更不能將「利」字放在首位,賺昧心錢。正是因爲如此,才使喬氏票號能夠在社會動盪及信用風險極大的情勢之下贏得民衆及官府的信任。
身爲鉅富的喬致庸同樣也是位樂善好施、扶危濟困的商人。他不僅在災年出錢出力賑濟百姓,而且平時對於任何有求之人都是盡力幫助。據說喬家開糧發粥,粥還必須得濃。濃到什麼程度呢?濃到用毛巾裹起來,再打開時米不散;濃到放在碗裏,插上筷子,筷子不倒。
此外,爲了幫助鄉親們,喬家在農耕時節都要在門口拴上三頭牛,誰家耕地需要就牽去,傍晚送還即可。正因爲喬家的善行,「文革」時期,老百姓都不捨得砸碎喬家大院一塊磚,因爲誰都不想揹負「忘恩負義」的惡名。這也是今天的我們還能看到完好的喬家大院的原因。
● 當代誠信商人
在當代人心不古、世風日下的社會上,依然有一羣有信仰的商人堅持誠信爲本。 |
在當代人心不古、世風日下的社會上,依然有一羣有信仰的商人堅持誠信爲本。海外明慧網刊登了不少這樣的例子。
如2012年6月1月的報導中提到河北唐海縣十場場部小家電店老闆鄭祥星夫婦,從來不賣假貨、次貨,對顧客和藹可親,送貨上門。他們對自己賣出的電視機負責安裝、調試,直到顧客滿意爲止,是人人稱道的好人。夫妻倆誠信經營,生意紅紅火火。在十農場、十一農場,人們都說買電動車上鄭祥星家,買冰箱上鄭祥星家,因爲他家從來不賣假貨,而且還義務爲大家修車。因爲他們學的是「真、善、忍」,買他家的東西放心。
如2012年9月2日報導中介紹了福建漳州商人黃美玲的故事。她是經營食用糖的個體商戶。她在修煉法輪功後,嚴格按照「真、善、忍」的要求去做。有一次,黃美玲在對賬時,發現客戶多付了一萬元錢。經過覈實之後,她立即打電話告訴客戶,把錢退還給他。那客戶非常感動,說上哪去找你這樣的好人哪!還有好幾次也是這個情況,有多付二千元的,有多付幾百元的,黃美玲都主動地一一退還。客戶們都非常高興,對她很是信任,都喜歡與她做生意。
再如2015年3月16日,一名大陸網店店主講述了自己在經營中按照「真、善、忍」要求去做的故事。他如實地介紹貨物的使用壽命,讓顧客自己來衡量是否來購買,並做到一分錢一分貨,不虛妄標價,做到價格實實在在。有一次客戶拍的東西重複了,他就如實地將每一款是怎麼回事清晰地告訴了他,客戶很感動,他說:「你的生意會越來越好的!」
● 結語
深受中國儒家文化影響的韓國,曾拍了一部電視連續劇《商道》,劇中的主人公林尚沃在踏上經商之路時,前輩給其的諫言就是:「所謂的做生意,不是爲了賺取金錢,而是賺取人心;並不是要獲得利潤,而是要獲得人心。賺取人心獲得人心,這就是做生意,到了那個時候,金錢自然隨之而來。」
若干年後,當在商海歷經沉浮而終於成爲鉅富時,林尚沃總結了自己經商的信念:「一個真正的生意人,不應該追求所謂的利,而是要追求所謂的義」;「視財物如水一樣的平等,做人如同秤一樣的公正剛直。」
的確,真正做到仁心並秉持「義大於利」的商人才可以走的長遠,而這樣的故事在幾千年的中華歷史中實在是舉不勝舉。△
參考資料:
《論語》、《史記‧貨殖列傳》、明慧網
(轉自大紀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