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财政部不断给地方政府开“后门”发行专项债券。(图片来源:Getty Images)
【看中国2017年6月12日讯】(看中国记者李正鑫综合报导)中国财政部一方面对外宣称在约束地方政府的违规举债行为,同时另一方面不断的给地方政府开“后门”。继发行土地专项债之后,财政部与交通部联合制定的收费公路专项债也已经将额度下发的各省。
中国大陆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难以为继。随着投资的效率降低,维持较高的投资增速会对宏观经济产生影响,经济学界均有不少意见认为,尽管基建投资可以短期托底经济,但长远而言,则可能加剧经济形势的复杂,阻滞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
目前房地产调控的持续,楼市交易明显降温。有专家认为,房地产投资增速将从二季度开始出现拐点,下半年房地产投资会随着房地产市场交易萎缩而有所回落。此外,下半年基建投资可能略有减速。兴业银行、华福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表示,一季度数据显示,财政支出速度较快,但预算内资金到位同比增速却为负。
中国基建传统融资渠道的压力正在不断增加,这种压力来自于债市、信贷利率攀升。中国金融期货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赵庆明认为,目前资金仍是基建投资的“瓶颈”。
实际上,地方融资平台的贷款一般是以一年为期,这意味着今年地方融资平台使用的是去年的资金。由于中国央行收紧了其货币政策,今年的资金压力将会在未来半年时间中更为明显地体现出来。
据经济观察报6月11日报道,一位东部城商行信贷部门的负责人称,“目前还有些投资平台还挺乐观,他们还在等成本下降,但是有些反应快的平台已经把以往签订的信贷合同余款提走了,尽管利率比以前还是要高。”
在地方基建资金来源中,通过融资平台发行债券或者从银行获得信贷是两条重要的途径,如今这两条途径的融资成本都在不断提升。形势的变化让一些省份的基建投资受到影响,中部一省份截至目前完成的交通基建投资尚不足年初制定计划的五分之一。
不过,新的渠道也正在尝试被打通。接近政策制定的相关人士表示,目前财政部与交通部正在制定一份有关收费公路专项债的管理条例,这是一种针对收费公路的政府专项债券,目前选择了部分省市作为试点。根据交通运输部公布的信息显示,今年地方政府收费公路专项债总额度为730亿元人民币。
另外在6月1日,中国财政部和国土资源部印发《地方政府土地储备专项债券管理办法(试行)》显示,土地储备专项债券是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的一个品种,以项目对应并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的国有土地使用权出让收入,或国有土地收益基金收入偿还。财政部在地方政府年度专项债务限额内,根据土地储备融资需求、土地出让收入状况等因素,确定年度全国土地储备专项债券总额度。
此前在4月份,前中国财政部部长、现任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理事长的楼继伟公开演讲时表示,中国经济当前最大的威胁是过度杠杆化,以及去杠杆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系统性风险。目前中国整体杠杆率为250%,非金融企业杠杆率高达160%,而且由于人们消费观念改变和购房贷款增长,近两年居民杠杆率上升了近50%。
除了企业和居民的杠杆率,财政的杠杆率也不容忽视。现任中国财政部部长肖捷在今年3月答记者问时称,全国财政杠杆率为36%。楼继伟透露,这只是规范统计的杠杆率,“假PPP真债,假引导基金真债有多少,很难分得清楚”。由于地方政府控制了一些国有企业,使得相当一部分的财政杠杆率变成企业的杠杆率。
楼继伟还表示,金融部门多层次加杠杆,特别是小银行靠拆借维持运转,短钱长用,拆来拆去把风险定价不断提高,紧缩压杠杆的时候,很多企业难以维持下去。目前,出现一些信用债甚至一些地方政府债务违约。
据财经杂志文章,日本一桥大学教授伍晓鹰认为,中国经济最显著的风险在于边际资本产出率下降,资本产出比上升,投资效率越来越低,势必导致“风险铁三角”。所谓“风险铁三角”:即生产率在不断下降、杠杆率在不断上升、宏观经济政策的空间明显收缩。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責任编辑: 辛荷 来源: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