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左三)与深圳市委书记王荣(右三)。(网络图片)
最近深圳市委书记王荣与其上司省委书记汪洋尖锐交锋,可谓中共官场上的一大奇观,大伙儿都评论说这两派的斗争都完全公开化了,对王荣这个低调的江派棋子也开始关注,今天老九也来说一点自己了解的情况。
王荣就是江泽民的内侄
网上都在讨论王荣到底是不是江泽民的亲侄子,很不巧,老九这事正好也知道。俺世居南方,有个多年的铁杆哥们就在无锡市政府内任职,十年前他来我家盘桓闲聊时就主动提起过此事。2001年,在江苏省教育系统内一路直升的王荣博士突然被空降到无锡当市领导时,市政府内的人都不知其来历深浅,而不了解领导的背景和派系这是为官的大忌,遂群起而人肉之,当时官场的口风都没有现在这么紧,最终大家都明白了原来他是江泽民的内侄,此事也便在无锡官场传开。后来这个消息在无锡和苏州一带的官场上传得太广了,以致江苏省政界还专门派人出来为他“辟谣”,这种“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手段正所谓欲盖弥彰,其实更凸显出其背景的不一般。
在当前的紧张情势下,王荣为血债帮站台,公开与改革派叫板,谁都知道他是江派的人了。
掰一掰王荣的成长简历
其实在老九看来,只会作秀却被迫代表其派系势力进行政治反击的王荣也挺可怜可悲的,完全是色厉内荏。首先让老九来掰一掰他的成长简历。
从中共官媒公示的王荣简历可以得知,这位1958年出生在苏北农村的小伙儿高中一毕业就到当地公社插队劳动,三年后考入农学院,读农业专业,从20岁到30岁,他在这所学校里读书十年,专业都是农业经济。毕业后留校,给学生授课也是讲农业,可以说其青年时代就在学院里度过,埋头搞专业技术研究,是标准的技术型书生。1989年后,刚从农业经济博士毕业一年的王荣突然从普通讲师、副教授的级别被火速提拔为南京农业大学经贸学院副院长、南京农业大学校长助理。紧接着被公派留学一年之后,又回到该校任校长办公室主任、副校长(分管后勤工作),1996年被授予博士生导师头衔。但在1997年,这位从事行政管理工作没几年的年轻人就被调任省农科院院长,从此这位明星干部开始了他“每年蹦一级”的跳跃式从政生涯:
1998年任江苏省政协常委、省科协副主席;
1999年兼任省农林厅副厅长、党组副书记;
2000年任省教育厅厅长、党组书记、省委教育工委书记;
2001年6月调任无锡市委副书记、代市长
……
王荣空降到无锡,从副职到正职,两年时间,当上了地方的一把手。但他在无锡也只是过渡,第二年,他就被调到更富庶繁华的苏州市当一把手,这是在2004年10月,江泽民被迫正式交权的那一年。2004年时苏州的GDP为3450亿元,仅次于上海、广州和北京,超过了当年深圳的GDP指数。尽管政绩平平,风波不断,但苏州市委书记的头衔让王荣拥有了向更高点冲刺的政治资本。
王荣的个性与能力
在王荣调任苏州前,江苏省委组织部出过一个公开的“组织评价”,在这份评价中,有着博士学位的王荣被盛赞为是一个视野开阔,思维敏捷的“知识/智慧型人才”,但在政绩评价部分就充斥着官话套话,乏善可陈。在他主政苏州之后,苏州经济的发展停步不前,历任市委班子打下的经济基础逐渐被淘空。
2004年江泽民交权时,亲戚王荣被抓来在江苏政界站台;2009年江系干将许宗衡落马,他又被派去“捂盖子”。可惜他本来只是一个干事出身的知识型人才,辩才无碍,但从政的经验、资历与能力都欠缺,却被直升机空投到政界来支撑起一方势力,实在是有些勉为其难。
苏州本也只应是官员们仕途宦游过程中的一站跳板,但据熟知其情况的身边人爆料,个性孱弱却被委以重任的王荣在执政期间热衷于逢迎作秀,不务正业,不干实事;而到了苏州之后,更是贪腐丑闻不断,强拆事件影响恶劣,以致数年来迟迟不见升迁,成为1949年后在任时间最长的苏州市委书记。
书生作秀 闷声发财
曾有熟悉王荣的同事说,王荣初上位时,除了梳妆打扮一丝不苟之外,最喜欢表现他的亲民姿态,低调乖巧,通过娴熟作秀来扬长避短,弥补自己能力基础的欠缺与不足,他特喜爱记者报道自己十年在校求学、教学及行政管理生涯中的典型事例,借以暗示自己是凭能力被组织提拔为党官的。因为十多年的学院生涯确实是其一生的亮点,除了这些之外真的没有多少好宣传的了,而如何被火箭式提拔晋升的从政生活,那是绝不适宜对外多讲的。
而江系势力看中他的也正是这一点,文质彬彬的学者风范,形象不错,口才好,做事乖巧,出身干净,为人低调而有亲和力,四平八稳不得罪人,正是在地方上帮助站台的好人选,是江系集团军中不可多得的清新面孔。而2009年汪洋围歼大批江派高官,江泽民急调王荣“空降”深圳阻止团派扩大查案,王荣上任后不久就宣布“大赦涉案高官”,纾解了江派等利益集团的燃眉之急,但也与以江洋为首的团派力量正式结怨,这对王荣的执政能力提高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会侃英语,能拉小提琴,学院派的演讲和答辩口才,王荣具备知识型人才的亮丽风格,又同薄熙来一样,很善于包装自身形象,喜欢跑场子,频频在媒体亮相,作秀水平达到了“低调的华丽”之至高境界。身边人透露说,每一次亮相讲话他都要事先准备充分,所以尽管空话连篇,但取得了比较好的形象宣传效果。
在无锡主政时,尽管政绩平平,王荣却以城市改造与建设为名,自2002年起掀起了大拆大建、强拆强建的狂潮;到了苏州之后,继续打着招商引资的幌子加紧掠夺农民土地,并充分调动当地政法委力量,强力打压失地公民的上访维权活动,这背后,就是天文数字的黑色利益进入他们的腰包,貌似忠厚的王荣深得江泽民“闷声发大财”教诲之三昧,在江系黑集团在地方上的违法运营中起到了主持主导的作用。他在苏州执政期间,副市长、政协副主席等官员都因巨额贪腐被严惩,自己虽也屡屡被告却因靠山强硬而未被追究法律责任。
与改革派“斗智斗勇”
到了裙带关系林立的深圳之后,王荣不敢再强势打出城市改建的唬人口号,更不敢拿出在无锡和苏州强制拆迁的魄力和勇气了,这个准备不足的空降兵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在政治博弈中维护其集团势力的地盘和利益黑链条。
深圳是最早一批建立的特区城市,这个外来打工人口比例全国居冠的新兴城市的突出特点之一就是人口流动量大,治安状况很差,黑恶势力强盛,抢劫成风却见怪不怪。2009年12月王荣上任后不久,《羊城晚报》和深圳《晶报》报导了该市多次发生学生遭绑架的恶性事件,但市政府领导一直保持沉默,当记者就学生安全问题设法采访王荣时,却遭到了市政府办公厅的婉拒,以及警察、保安的驱赶。
2012年初,省委在讨论部署“打黑除恶”会议上,汪洋对深圳市委下达了恶性刑事案件、黑恶势力作案案件与黄赌毒案件发生率的下降指标,但王荣当即以“黑恶势力背后都有通天的保护伞”为由,拒绝领命。
今年2月,王荣从外地考察归来,批评深圳市的干部作风虚浮,效率低下,扯皮推诿,散漫拖拉,不为民解决实际问题,必将坐吃山空,将优势消磨殆尽。
而在今年5月的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汪洋来到深圳组说了同样内容的一番“训示”,指出深圳在这几年来改革发展的激情淡漠,优势正在逐渐丧失,并强调关键就在于领导讲空话、讲套话,空谈误事,热衷于表面作秀与形式主义,这一点需要改变。
这番话可能戳到了王荣的痛处,会上王荣率市长当场反驳省委书记的训导,称自己在“空话、套话、口号式改革”方面是“甘拜下风”,并以联翩的套话陈述了一大通客观困难来应对了事。可能自己也感觉到面对领导强势质询的“反驳”很没有力度,他随后在当天的《南方都市报》上补充演讲,为自己的部下打气,其中既有“深圳始终充满改革的锐气,改革难度愈大、层面愈广”这样的谎言和套话,也有“如果说当年的改革仅仅需要勇气,今天的改革还需要智慧”这样故作深沉式的自诩自赞。
这“勇气”与“智慧”的提法被外界认为是江系势力向改革派公开叫板的表现方式。
王荣们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气
王荣是学院派出身,博士学位,这在大陆政坛上不多见,遵照上头的旨意,他也找准了定位,以“智慧型”的学者政客形象自许,常拿清新的知识分子形象作秀,来掩盖自己浅薄的从政资历和执政能力。而其强调“智慧”自然也有深层的涵义,即意在暗示其他人,江派才是老而弥辣的姜,根基深厚,深谙“闷声发大财”的官场潜规则,他不热衷“改革”即是要保护各派人马的既得利益;同时却将胡温习“改革派”的行动称之为单纯的“勇气”,意谓冒进,不合党文化规则。“智慧VS勇气论”摆出了一副老谋深算的政客腔调,却与王荣自身孱弱的个性特点、青涩的政治经验严重不符,以致让观察者们认为他要么就是为挽回颓势而再放空话,要么就是其背后另有智囊捉笔,企图用隐讳的官话来笼络利益同盟。
学者和专业人士从政,这在国外很常见,本身无可厚非,只是王荣的身上缺乏一名知识分子应有的道德与风骨,为了保护“血债帮”的地盘和利益而站台,利欲熏心,以盘剥与迫害民众为能事,充其量只是一个利用裙带关系搞投机犯罪的小喽罗而已。
王荣发迹前的工作经历主要就是农业研究、教学与后勤管理,升官只因为上面有人不断在提拔,所以这名听话的投机喽罗缺乏的就是实干经验和魄力与勇气。避实就虚而打出的“智慧”幌子更是让人难以信服,在时代浪潮风起云涌、江派势力被全球围歼的今天,老九不知王荣自己是啥心情?他放风暗示要充当深圳“各路人马既得利益的保护伞”,这把“保护伞”即使能撑,又能撑多久呢?
王荣是一个昔日“血债帮”中形形色色喽罗角色中的一个典型标本,对很多人都有启示意义。他原是一名手脚相对干净的知识分子,因为血债帮的笼络而选择了政治投机,为全球闻名的犯罪团伙站台,泥足深陷而不知自拔,在末日恐惧面前还要被迫充当戏子强颜欢笑坚持到底,真谓可悲!
王荣们空有亲民作秀、闷声发财、暗箱操作的小脑筋,却被畸形的党文化扭曲了思维,看不清历史与时代发展的走势,可谓不智;此身已被陪绑却不思如何破局而出,可谓无勇,所以江系抛出的什么“智慧VS勇气”论只是一句自欺欺人的空话而已。
老九写此文,谨希望更多的王荣们引以为鉴,为自己将来的前程选择一个美好的未来。巨变就在眼前,王荣们需要智慧更需要勇气。
来源:
看完这篇文章觉得
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