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外長安娜萊娜·貝爾博克(圖片來源:Henry Nicholls - WPA Pool/Getty Images)
【看中國2023年9月19日訊】(看中國記者路克編譯)中國在德國外交部長稱習近平為「獨裁者」後進行了抨擊,並召見了德國駐中國大使予以警告,這是中國與西方民主大國在如何描述中國領導人方面緊張關係升級的最新事件。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報導,德國外長安娜萊娜·貝爾博克上週訪問美國期間接受福克斯新聞採訪時發表上述言論。
當被問及俄羅斯對烏克蘭的戰爭時,她說:「如果普京贏得這場戰爭,這對世界上其他獨裁者,比如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來說,會是一個什麼跡象?」
德國外交部發言人週一告訴CNN,中國政府週日召見德國駐華大使帕特里夏·弗洛爾,抗議貝爾博克的言論。
中國外交部表示,北京對貝爾博克的言論「強烈不滿」並「堅決反對」。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在週一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德國的言論極其荒謬,嚴重侵犯中國的政治尊嚴,是公然的政治挑釁。」
後來在外交部網站上發布的正式通報記錄中,沒有提及有關貝爾博克言論。中國外交部經常在定期通報的記錄中省略其認為敏感的內容。
這並不是中國第一次對外國領導人如何稱呼習近平表現出敏感。習近平是中國這一代人中最自信的領導人,權力高度集權,打破常規的第三個五年任期已經接近一年。
6月,美國總統拜登也將習近平稱為「獨裁者」,引發北京方面的強烈反彈。
當時,中國外交部對拜登的言論感到憤怒,稱其「嚴重違背基本事實,嚴重違反外交禮儀」。
2000年,習近平的前任江澤民在哥倫比亞廣播公司(CBS)的《60分鐘》節目中與美國記者邁克·華萊士(Mike Wallace)進行了激烈的交流,反對被稱為「獨裁者」。
「你的意思是我是一個獨裁者?」江澤民顯然很驚訝,他用英語回答,同時大笑起來,稱這種描述是「一個大錯誤」。
自從十年前上臺以來,習近平已經廢除了「集體領導」模式,並重新轉向更接近於一人統治的模式。
德中關係微妙
柏林與其最大貿易夥伴中國有著複雜而微妙的關係,這在德國內部引發了爭論和反省,特別是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之後。
莫斯科的戰爭暴露了德國對俄羅斯天然氣的依賴程度,德國外交政策的批評者指出了德國與中國關係中的類似弱點。
北京拒絕譴責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與莫斯科日益加強的夥伴關係以及對臺灣和南中國海的軍事姿態,這些選擇引發了歐洲各國政府的恐慌,對中國的態度也變得更強硬,從而導致兩國關係緊張。
德國試圖重置與北京的關係,同時也試圖減少對中國的經濟依賴。
在7月份發布的一份期待已久的戰略文件中,德國將中國稱為「合作夥伴、競爭對手和系統性對手」,並宣布將減少在醫藥、電動汽車用鋰電池和必需元素等「關鍵領域」對中國的依賴。
德國現任政府由中左翼政黨聯盟組成。外交部長貝爾博克來自德國綠黨,她推動對中國採取更強硬的立場,特別是在人權和臺灣問題上。
八月,她對澳大利亞一家智庫表示,中國對「我們在這個世界上共同生活的基本原則」構成了挑戰。
她的講話引發了中國官媒《環球時報》的尖銳評論,指責她「抹黑中國」並對中國持有「根深蒂固的偏見」。
貝爾博克在四月訪問北京期間警告說,中國控制臺灣的任何企圖都是不可接受的。她還表示,北京正日益成為一個系統性競爭對手,而不是貿易夥伴和競爭對手。
来源:
看完那這篇文章覺得
排序